評論 > 言論 > 正文

張杰:論中共政權的脆斷

作者:

摘要: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經歷了兩次嚴重的執政危機,都到了崩潰的邊緣,即十年文革結束前和六四大屠殺後,但中共領導層通過政策變化,將政權合法性建立在經濟發展之上,從而擺脫了覆滅的命運。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為阻止中國民主轉型進程,重返極權主義統治,政治經濟文化全面倒退,並通過修憲廢止國家領導人任期制,從而再次引發了執政危機,中共政權脆斷已難以避免。

關鍵詞:習近平極權主義脆斷

每個專制政權都會滅亡,儘管它存在的時間有長有短,滅亡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或內部政變,或暴力、非暴力革命,或發生對外戰爭等。中共1949年建政以來,已經經歷了兩次政權危機,但都僥倖存活下來,並在改革開放政策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今天的習近平政權卻失去了執政的彈性,體現出明顯脆斷的特徵。

一、中共政權危機和化解

我認為,中共在習近平執政前已經歷了二次重大的執政危機,但都化險為夷,體現了政權的彈性和韌性。

1、文革結束前,中共到了崩潰的邊緣

1976年9月,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去世,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文化大革命也隨之落幕。中國和中共經過十年的折騰,都已經奄奄一息。中共面臨失去執政合法性的危機,處於崩潰邊緣。[1]

毛親自選定的接班人華國鋒聯手老帥葉劍英等抓捕了"四人幫",以鄧小平陳雲為首的中共元老終結了毛"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治國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取代華國鋒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人,並重用具有改革創新意識的胡耀邦趙紫陽開啟了改革開放新時代。

胡耀邦、趙紫陽不辱使命,全面平反1949年以來的冤假錯案,開展思想解放運動,並推進政治經濟改革,如領導人任期制、黨政分開、政企分開;發展私營經濟,並通過對美國開放,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正是胡耀邦、趙紫陽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殫精竭慮的工作,中國迎來政治經濟的小陽春。毛時代的人人自危和萬馬齊喑被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黃金時代。

二、六四大屠殺後,中共再次面臨生死險境

胡耀邦、趙紫陽的改革新政,為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各種社會思潮湧現,讓鄧小平、陳雲等中共元老驚恐不安。他們支持改革開放的初衷是拯救共產黨,並非讓中國走向民主憲政。

鄧小平等中共元老發起了反精神污染和反資本主義自由化運動,隨著胡耀邦從政治舞台上隱退,中國寬鬆的政治環境再次陰霾籠罩。1989年4月,胡耀邦的猝然離世引發了震驚世界的學生民主運動。鄧小平在歷史的重要關口,以六四天安門大屠殺結束了胡耀邦、趙紫陽開啟的政治寬鬆時代。北京學生和市民的鮮血震撼了世界,推動了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中國和中共再次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鄧小平清醒地認識到,如果不繼續改革開放,中共將再次失去執政合法性。1992年初,鄧小平以私人名義南巡呼籲市場經濟改革,並對江澤民發出"誰不改革,誰下台"的警告。在西方綏靖政策的支持下,江澤民、朱鎔基對中小型國有企業實施私有化,對財政金融體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01年美國爆發911恐怖襲擊,江澤民迅速轉向支持美國打擊恐怖主義,改善了因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而惡化的中美關係。[2]美國對中國的反恐支持投桃報李,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從此,中國經濟開始快速崛起,並在胡錦濤溫家寶執政期間,國民生產總值(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我把中國改革開放分為兩個階段,一是1978年至1989年。儘管中共的目的是為了挽救中共,但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特別是在胡耀邦、趙紫陽的治理下,改革開放包括政治和經濟體制兩個方面。二是1992年鄧小平開啟的市場經濟改革(涵蓋江澤民、胡錦濤時代)。目的仍然是挽救中共,但僅存在經濟體制改革,且讓中國進入了權貴資本主義時代,經濟發展與全面腐敗並存。[3]

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讓中共統治集團的保守派寢食難安,他們擔心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將會促成顏色革命的爆發,中共將會失去執政地位。他們希望中共建成與西方抗衡的紅色帝國,並讓最高權力在紅色家族中傳承,這是習近平走上歷史舞台的時代背景。[4]

綜上可見,中共建政以來已經經歷了兩次嚴重的執政危機,都到達了崩潰的邊緣,但由於中共領導層及時採取了應變之策,將執政合法性建立在經濟發展之上,滿足了人民對安居樂業和對財富的追求,也契合了西方國家的經濟擴張,從而避免了政權的崩潰,並在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快速崛起。但深入分析這兩次危機,我們會發現它們都源於中共對喪失政權的恐懼,毛澤東用極權主義制度加強給社會的全方位控制,用此起彼伏的政治運動來改造人性;鄧小平用後極權主義放鬆了對社會的鉗制,用經濟利益換取政治合法性,但當人民要求民主自由時,他毫不猶豫地使用機槍、坦克鎮壓。

中共統治集團對於失去政權的恐懼源於極權主義統治邏輯,從而拒絕接受主權在民和分權制衡的普世價值。事實上,八九民運完全可以有另一個走向,那就是進一步開啟政治體制改革,讓中國走進以民主、自由、法治和人權為特徵的現代政治文明。在兩次危機的形成和化解背後是極權主義制度的擺動,從極權主義到後極權主義。但中共統治集團從未拋棄極權主義制度,鄧小平的四項基本原則就是中共絕不改變極權主義的政治宣言。這就為習近平顛覆改革開放重回極權主義埋下了伏筆。鄧小平進行改革開放是為了挽救中共,而習近平的重建黨國和顛覆二戰後以普世價值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同樣也是為了挽救中共。毛鄧江胡習的治國理念存在內在的一致性:共產黨對國家和社會的全面控制。

二、習近平政權走向脆斷

1、重返極權主義之路

習近平登上歷史舞台有其時代背景,那就是權貴資本主義帶來的嚴重腐敗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以及中共高層集體領導出現"九龍治水"尾大不掉的局面,中共保守派和紅二代焦慮中共將重蹈前蘇聯"亡黨亡國"的覆轍。在習近平的眼裡,他才是中共真正的接班人,他接的是父輩打下的江山。而江澤民、胡錦濤不過是中共聘請的"經理人"。在習近平眼裡的中共江山已經被他們糟蹋得不成樣子了。所以,習近平是帶著強烈憂患意識上位的,他不會再讓權力"擊鼓傳花"。[5]

習近平上台的初心就是為了挽救中共,他認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中國必須變軌,將經濟發展為中心轉變為政權安全為中心。他並不是要回到毛澤東時代,因為群眾運動會帶來天下大亂。他要實施的是列寧史達林式左翼極權主義,一個黨、一個領袖、一個主義、一個國家。黨就是中共,領袖就是他自己,主義就是共產主義,國家就是大一統的中國。習近平認為,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外交政策已經成功地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需要變軌為大國外交,與美國平起平坐,分治世界,充當世界領袖角色。他需要與俄羅斯普京政治結盟,要改寫二戰後的國際秩序,這就是他所謂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十九大就是習近平的政治宣示,他不僅要領導中國,而且要領導世界,讓中國再度成為自秦漢和大唐以來又一個舉世矚目的帝國,但由於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它是一個紅色帝國。

但當習近平開始施展拳腳,露出真容時,突然發現他高估了中國的實力,特別是經濟和高科技技術。他在與美國、歐盟對抗,也不得不與它們委以曲蛇。這就決定了習近平執政政策的搖擺,但搖擺的是形式和策略,不變的是執政的原則。

一是經濟"國進民退"。按照經濟學家許成鋼的分析,中國經濟崛起源於私營經濟的發展和深度融入全球化。但中共統治集團擔心私營經濟的發展會動搖中共執政根基,私營企業家會從爭取話語權到分享政治權利,會成為中國顏色革命的力量。江澤民對此採取的措施是"詔安",將重點私營企業家吸收到中共黨內,成為自己人。[6]但習近平認為這是自欺欺人,他的措施是國進民退,讓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對私營經濟實行全面控制。對私營經濟的打壓和西方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圍堵,加之中國經濟本身固有的結構性問題的惡化,特別是三年疫情封控使經濟雪上加霜,中國經濟終於盛極而衰,中國模式也隨之宣告破產。在經濟發展和政權安全上,習近平絕不會為了經濟發展而危及政權安全,強化國有經濟,全面管控私營經濟和外國資本是習近平既定的經濟路線,它從未改變。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國:歷史於未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818/209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