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會撲街,但沒想到撲的這麼慘。
就比如李少紅的《紅樓夢》,被書迷們稱為紅樓夢的噩夢。
2006年,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李少紅籌拍《紅樓夢》。
為了選擇演員,該劇在開機前先在北京衛視錄製了一檔「紅樓夢中人」的綜藝節目,光報名人員就有40萬人,歷時數月才選出來十幾位主演。
該劇從08開機,09年殺青,10年上線,參與人數十幾萬人,投資高達1億。
而最後問世後,因其陰森詭異的氣氛,被觀眾稱為「聊齋之紅樓夢」,口碑一落千丈,也成為李少紅的人生一大污點。
本以為這版《紅樓夢》已經是恥辱柱上的制高點了。
沒想到在2024年的今天,還有人敢挑戰這個IP。
而她成功戰勝了李少紅,成為《紅樓夢》最新,也是最爛的一次改編——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
慘,太慘了。
難以想像這竟然是一部大導演胡玫作品的評論區——
「四大名著是一個都不肯放過是吧?」
「把這當成青春疼痛愛情在拍,確認半天不是饒雪漫編劇。」
「早上起床看這個應該是我今年幹過最癲的一件事了。」
更有甚者,看完電影之後愣是把自己整破防了——
「全員槍斃!全員槍斃!!!」
還有人幸災樂禍,稱這版《紅樓夢》出現之後,李少紅終於可以歇歇了——
「她這一上映,從此把眾人對咱們的噁心暫可解了。」
一部電影能做到評論區全員差評,而且每一條評論都能清晰感受到網友的憤怒。
除了當年的《封神傳奇》之外,我還真想不到同樣的場景了。
但相較起來,《封神傳奇》好歹還有2.8億票房,到這部《金玉良緣》就慘了。
8月16日該片上映,作為一個大IP大製作大導演的作品,本片首映日卻只拿下了169萬票房,勉強破百萬。
排名第八,手握4.9%排片,卻被兩部1.5%夾擊。
開局慘敗,再加上這如有神助的口碑加持,導致本片的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專業媒體給出的最終預測是760萬。
一部頂著《紅樓夢》IP的電影票房連千萬都過不了?你敢信?
19年心血換來2億血虧?導演:上映第二天我就出國,票房愛咋咋地要知道,本片可是拍出《雍正王朝》、《漢武大帝》、《喬家大院》的名導演胡玫歷時19年的嘔心之作。
2006年,就在李少紅忙著為自己的劇集選人時,胡玫就對外宣布要把《紅樓夢》搬上大銀幕,並開始籌備劇本。
經過十年的打磨與修改,一直到2016年劇本完成送審。
電影立項後就開始選角,劇組在2萬名報名者中選出了80個人,最後進行了為期9個月的專項訓培訓。
製作方面就不多說了,反正就一個字兒——
貴。
儘管主演都是新人片酬忽略不計,但總投資仍然高達2億元,基本上都用在了製作上。
本片2018年殺青,而後進入漫長的後期製作,直到今年今日才跟觀眾見面。
可結果呢?
口碑勇奪李少紅之後最爛,票房不過千萬,怒賠2億。
要問《金玉良緣》為啥這麼慘,說到底還是犯了老毛病——
創作者對原著的「霸凌」。
本片早在預告片發出後就引起了網友的一片嘲諷,光是選角就讓人胃酸翻湧。
看看林黛玉。
這小眼睛,這小板牙,再配上這寬大的鼻翼,深邃的鼻孔...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cos周冬雨呢。
再看賈寶玉。
本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而片中的賈寶玉出場這張一望無際的大長臉就嚇人一跳,額頭上的面積大到能放牧。
當然,五官這款是過關的,可比起賈寶玉的氣質還是相去甚遠。
其他角色也都是貨不對板,不加字幕都不知道演的是誰。
諷刺的是,唯一看順眼的還是以「演技」著稱的關曉彤,而這樣一張娃娃臉,演的竟然是皇妃賈元春。
咱也不知道這兩萬人的篩選是怎麼來的,是不是把篩子和盆弄反了。
光是預告就遭受一波吐槽,到正式上映後更是不得了。
胡玫把《紅樓夢》完全變成了《青樓夢》——
薛蟠當著寶釵薛姨媽的面兒就要對香菱圖謀不軌;賈璉剛進家門洗個臉都要脫成半裸;另一邊寶釵洗澡也要懟著背部全裸入浴;秦可卿大晚上被賈珍拖進屋裡.....
王熙鳳就更離譜了,全片衣不遮體,滿身的風塵氣息。
總之就是能穿多少就穿多少,剛一見面就要往下三路走,就感覺這群人一天天啥也不干,光想著怎麼突破生理極限了。
原著中的經典段落像是死前的走馬燈一樣一筆帶過,等完成對原著觀眾的交代後,反而在「賈坑林財」這種題外話上大費周章,把大量資源用在「原創情節」上,盡情發揮導演的「個人訴求」。
簡單的來說,就是你想看的都沒有,你不想看的全都是。
每個人物出場都要配上占滿屏幕的大字報,字體丑到像是從word直接扒下來的原生字體。
更可氣的是導演對《紅樓夢》的理解。
預告片中寫著五個大字「陰謀與愛情」。
把《紅樓夢》的格調降低成了一群小娃娃為了一己私慾的勾心鬥角,表現在人物上更是明爭暗鬥,齜牙咧嘴,每個人都藏著八百個心眼子一肚子壞水。
這哪是《紅樓夢》,這分明是《我在缽蘭街的那些年》。
最後總之,這部《金玉良緣》能撲成這樣是有原因的。
從2006年到2024年,跨越19年時間的歷史長河,當年的初心到今天早就變了樣子。
或許,那一年胡玫心中的《紅樓夢》根本不是這樣,在多方影響下的不斷推倒重組中,慢慢成了眼前這一坨不可名狀的雜交產物。
就連胡玫自己都沒有信心,在電影發布會上乾脆直接擺爛——
「電影16號上映,我17號就離開,票房愛多少是多少,隨它吧。」
如此看來,胡玫對這部電影早就有了心理預期,但始作俑者究竟是自己,還是其他人這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可惜了這2億真金白銀。
多少人嘔心瀝血,豪擲千金,最後只剩下兩個字「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