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供應鏈形勢在經歷改變,中國正逐步與美國和日本脫鉤,而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出口則顯著提升。
亞洲慈善組織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在中美貿易戰、冠病疫情,以及對俄羅斯的制裁下,亞洲供應鏈形勢在改變。這項報告主要比較了2018年和2022年不同市場中間商品(Intermediate Goods)進出口的數據。
報告指出,全球中間商品貿易四年間每年平均增長6%,去全球化和國際供應鏈網絡回縮的說法仍為時過早。
亞洲內供應鏈的形勢正經歷重大轉變,其中美國和日本與中國逐漸脫鉤,中國在美國中間商品總進口量的占比從2018年的18.5%,降至2022年的14.1%,並在2023年上半年跌至11.4%。中國在日本的進口量占比也從26.5%降至24%。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中間產品總量占比也在減少,從8.4%降至7.5%。
相反的,中國的中間商品在其他市場進口量有所增加。其中,以中國在德國和英國中間商品進口中的份額增長最多。德國從2018年的11.1%增至2022年的15.9%,這一增長主要由電子產品、機械和化工投入品推動。其次是巴西和澳大利亞。
此外,15大中國大陸中間商品進口市場中,不同市場總進口量占比有變化。其中台灣從2018年的12.2%上漲至2022年的14.0%,增長最多。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大陸對台灣投入品市場的依賴卻增加,部分原因是冠病期間中國對先進半導體產品需求增加。台灣生產全球超過60%的半導體以及90%以上先進半導體。
韓國則從12.7%跌至10.0%,下跌最多。新加坡也從2018年的3.6%下跌至2022年的3.5%,降低0.1個百分點。
越南中間商品出口增長最多
相對其他區域,亞太地區是唯一一個區域採購增加區域,從2018年到2022年,區域內部採購占總進口的份額,從59.7%微增至60.6%。
報告也指出,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在2018年至2022年間的中間商品出口增長最多,分別為12.8%和10.4%,遠超亞太市場5.9%的平均值。相比之下,日本和紐西蘭增長最低,分別為0.8%和2.4%。這證實了最近外國直接投資流入亞洲的趨勢。
韓禮士基金會國際貿易研究主任葉雋?說,在中美和兩岸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最容易受到干擾和短缺影響的行業是那些供應鏈較長的行業,尤其是科技、化工和關鍵礦物領域。
全球供應鏈重組亞洲企業和投資者機會或增加
他也補充,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和企業的普遍共識是,中美貿易將在關鍵領域繼續脫鉤。日本的政策制定者也在努力使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他建議新加坡企業密切關注這些發展在亞太地區的影響。不過,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亞洲企業和投資者的機會依然存在,並可能增加。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首席政策官穆薩(Musa Fazal)分析指出,在中美等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下,也考慮到可持續發展和數碼化議程,企業應保持關注最新的發展,並靈活應對。此外,他們還必須能讓供應來源和市場更多樣化,並能利用新加坡的貿易協定網絡以降低風險,以及建立長期的供應鏈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