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對這幾樣東西,都「不在乎」的人,內心往往很強大

在佛家裡邊,有這樣一種苦,放不下。

拿得起容易,可要想放下,那就特別困難了。人這種生物,一般都是拿得起,而放不下。不然,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落差。

昨天,你賺了200;今天,你賺了300。這個時候,你的欲望需求就會越來越膨脹。可如果你明天只賺了100,那你肯定會垂頭喪氣。

從200到300,這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多多益善,符合貪婪的人性。可從300到100,就會讓人抑鬱,因為沒有人能夠完全接受「不如過往」的現實。

一個人,要在什麼時候學會「放得下」,要在什麼時候學會「不在乎」,那他才算是真正活透了。

對這幾樣東西,都不太在乎的人,內心往往很強大。

一、允許一切發生。

很喜歡這六個字,允許一切發生。

首先,我們只是普通人,無法改變現實,就只能接納現實;其次,不論我們是否允許,該發生的一切,依舊會發生。與其跟現實對著幹,不如順應現實。

所謂「順其自然」就是這個道理。自然是什麼?就是客觀發生的一切,客觀運行的規律。

比如說,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循環往復,我們可以改變嗎?無法改變。只能依照不同的季度、節氣去生存。

春天的時候,迎接萬物復甦;夏天的時候,面對炎熱酷暑;秋天的時候,無奈蕭瑟悲涼;冬天的時候,儲備好糧食過冬。

何謂允許一切發生?認清楚自己是普通人的現實,對於喜歡的事物,或者不喜歡的事物,都做到完全包容。畢竟,人生在世,總有成敗取捨,悲歡離合。

少點排斥,多些接納,才能做到《道德經》談到的「和光同塵」。

二、不在乎人言可畏。

我發現,在人情社會,無數人都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光,一個舉動,而產生忐忑不安的心理。

在職場中,同事在背後議論你,你就會忐忑不安,心想,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得罪了他們呢?

在朋友圈,朋友總是喜歡給你臉色看,你就會特別尷尬,心想,是不是自己情商不行,得罪了朋友呢?

在親戚群,親戚總是唱衰你,各種為難你,你就會悶悶不樂,心想,是不是自己哪裡得罪了親戚,讓親戚不滿呢?

這當中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在乎人言可畏?

因為我們害怕在別人的心中留下不太好的印象。而這種害怕,根源於我們的不自信,以及對於他人的過分在乎。

說實話,人言可畏什麼的,不過是自己嚇自己罷了。別人如何看待,那是別人的選擇。做好自己就行了,至於他人,愛咋滴咋滴。

三、接納求不得的遺憾。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想得到什麼,卻得不到什麼,求而不得。

你希望賺到大錢,但你能力有限,非但賺不到大錢,還只能日曬雨淋打工。這是一種求不得的遺憾。

你希望夢想成真,但現實殘酷,讓你的夢想成為了一場空,造成嚴重的心理落差。這也是一種求不得的遺憾。

對於遺憾,無數人都會唏噓悲嘆,不是這裡感慨人間不值得,就是那裡覺得人生不好過。

有這個必要嗎?沒有這個必要。

要是人人都能心想事成,那這個世界還有窮人嗎,豈不是人人都是富豪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人世間最為奇妙之處,就在於一切都存在未知、不確定性。正因為如此,所以人世間才如此美麗。沒有所謂的遺憾,有的只是欲望的無法滿足罷了。

四、順應生老病死的軌跡。

有一個人人都厭惡的話題,生老病死。

一談到生老病死,相信無數人都會「呸呸呸,這些事不吉利」。這種態度,就有點像「掩耳盜鈴」了。

人,哪怕無法接受生老病死,也無法改變生老病死的客觀現實。要知道,生老病死,這是萬事萬物的必然經歷。

只要是地球上的碳基生物,哪一個不需要經歷生老病死?都需要。

出生,代表了希望;生病,會讓人逐漸珍惜當下;衰老,是時間下最大的公平;死去,是萬事萬物的最終歸宿。

對於生老病死,曾仕強教授提出過一個觀點:自然發生的事兒,不要想太多了。比如生老病死,你想太多也沒有用。」

該經歷什麼,不妨坦然面對。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如此恰好。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821/209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