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真相是什麼?幸福的真相又是什麼?
錢、權、名利?車子、房子、地位?
無論是誰,這輩子都無法脫離關係而存在。人本質上就是關係的動物,這種關係包含了與自然、與他人、與自己的相處,這些關係中對個體影響最深的就是親密關係(親子和伴侶都是親密關係範疇),好的親密關係對於個體的幸福感知影響很深,同時又能幫助發展出更好的自我關係。
武志紅的這本《為何愛會傷人》中有個「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理論,對我啟發很大,這也是外在關係對內在自我關係影響的表現,生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通常一個人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是相愛的,那麼這個人就比較容易發展出良好的親密關係,反之,則會有很多問題。不過,這幾天也新看了《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主張「目的輪」,反對「原因論」,所以可能會不贊同這種外在關係影響內在關係的說法,我們暫時不談,本文主要還是摘錄或者總結一些《為何愛會傷人》的理論。
1、迷戀,不是真愛。
著名哲學家馬丁·布伯認為,關係分兩種:我與它,我與你。當我們將一個人當作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時,那麼,無論這目標看起來多麼崇高、偉大和迷人,這種關係都是「我與它」的關係。在這種關係里,「我」是唯一的主體,而「它」則是「我」為了實現自己目標所需要的客體。或者,用存在主義哲學的話說,我是主體,而對方則成了「他者」。
2、迷戀,源自愛的缺失。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伴侶的模型,這種理想源自缺失和幻想。所謂缺失,是撫養者令我們不滿,是幼年愛的缺失;所謂幻想,是在缺失後,我們在心目中勾勒出一個理想的愛的模型。現實越缺失,幻想的愛越完美,這也是迷戀的根源。
3、痛苦,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這個說法跟阿德勒的目的論一致)
童年習慣了快樂的人,以後不斷重複快樂;童年習慣了憂鬱的人,以後不斷重複憂鬱;童年習慣了痛苦的人,以後不斷重複痛苦。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墜入深淵的人時,不要以為,他只是一個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享受著這個深淵。甚至,這個深淵,還是他自己製造的。
意識上,我們都在追求快樂和幸福,並且一定有相應的人生哲學;但潛意識上,我們都在追求自己所習慣的情緒或情感,這是致命的誘惑。這一點,在戀愛上體現得最為徹底。
一見鍾情是不可靠的,但一見鍾情又是可靠的。
之所以說不可靠,是因為我們容易執著於源自父母的戀人原型,我們拿著這個模子到處去套,套中了一名異性,就一見鍾情了。但對方和你的想像經常大不一樣,你以為他是你的戀人原型,但這不過是你潛意識中對父母的執著而已。
之所以說可靠,是因為我們的確難以擺脫過去,源自父母的戀人原型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深深紮下了根,這一點很難擺脫。
但比這一切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一個「好的戀人」,也要去找一個「好的戀人」。
4、一個人越愛你,有可能越會傷害你。
假若一個人「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係基本是和諧的,是相愛的,那麼,這個人越愛你,就會對你越好。
但假若一個人「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係是病態的,是相互對立甚至是仇恨的,那麼,這個人越愛你,就會對你越糟糕。
我們所有重要的外部關係,都是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的結果。並且,外部關係越重要,我們內在關係模式投射的程度就越厲害。所以,一個內心充滿恨的人,他越愛一個人,他就越有可能成為那個人的地獄。
所以,我們要儘可能地遠離內在關係模式很糟糕的人,除非這個人有自省的能力。
5、戀愛關係中,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否可以繼續交往?
根據你自己的感覺。如果這個人以前談過戀愛,有過深度的親密關係,試著去了解一下他在這個親密關係中的真相。如果他對外人很糟糕,但和親人,尤其是配偶的關係平等而和諧,可以說,這個人的內心是比較健康的,他對外人的糟糕態度,改起來比較容易。如果這個人對外人很好,但和親人的關係充滿衝突甚至仇恨,可以說,這個人的內心是比較有問題的,並且改起來相當不容易。
6、對愛體驗越少的人,越無法接受全心全意的愛,也無法信任別人,信任對於他們來說是萬丈深淵。要穿越這種對愛的絕望是很不容易的。例如,如果一對很有愛心的父母收養了一個備受虐待的孩子,他們一開始就給予他全心全意的愛,那時反而會遭到這個孩子的攻擊。
7、幸福在於內心的和諧。
假若我們執著地認為,幸福就在於找對一個人,那麼可能我們終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答案。
假若我們能明白,幸福在於內心的和諧,而外部世界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展現,那麼我們可能會發現,原來答案就在自己身邊,就是那個和我們一直廝守著的伴侶。
8、經營感情其實是一種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礎。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經營感情,而安全感低的人自然就傾向於逃避問題並幻想正確的人。
9、投射與認同。
投射與認同,是人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機制,每一個人際關係中都充斥著大量的投射與認同。一般情形下,我們儘管玩投射,也渴望對方認同,但對方並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對方沒這麼做,我們也不是太失望。然而,有些人會特別執著,他投射時,抱著強烈的願望,渴望對方必須以他所期冀的方式回應他,如果對方不這麼做,他會嚴重焦慮,認為對方不愛他。這種心理機制,被稱為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是一種孤獨的遊戲。沉浸在這種遊戲中的人,會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親密關係,但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是看不到對方的真實存在的,他們只關注對方是否如自己所願,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對待自己。換一種說法,即玩這種遊戲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認同,但卻拒絕你投射他認同。
這樣一來,這個關係就失衡了。這樣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實他在乎的是他投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會誘導你或強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對待他,而你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存在,他會視而不見,他既不關心你的想法,也拒絕真正了解你。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你會覺得特別受壓制,因為你只有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對他,他才會滿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會滿意。
投射性認同的遊戲並不罕見,它有四種常見的類型:
權力的投射性認同。玩這個遊戲的人,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好,但你必須聽我的,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依賴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如此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迎合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對你百依百順,你必須接受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大壞蛋。
情慾的投射性認同。其內在邏輯是,我這麼性感(這麼有性能力),你必須滿足並對我好,否則你就是不愛我,你這個性無能(性冷淡)。
10、支配與服從。
對於控制者來說,你的想法不值一提,他們根本不關心你的想法,拒絕真正了解你。
支配者常意識不到自己愛否定人,他們內心中有這樣一個絕對化的邏輯: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支配者還可大致分為兩個類型:赤裸裸的支配者,他們甚至不願借用「我對你好」這個藉口,而是直接表達「你必須聽我的,否則我會讓你付出代價」;溫情的支配者,在表達支配慾望的時候,他們會使用「我是為了你好」這一藉口。
若和支配者談戀愛,那麼,在最初的蜜月期,一些自我意識不是很強的人會有完美感。因為,支配者越認定「你不行」,他就越要展示「我行」,所以,他會儘自己一切所能,無微不至地照顧你。
11、所謂感恩教育中隱形的權力與控制。
李陽讓學生下跪的名義是感恩,他認為要感謝師恩,就應當使用這個「最古老、最虔誠」的方式。他接受採訪時還宣稱要極力恢復跪拜禮。周常德給學生下跪的名義則普通一些,他稱「下跪是一種工作方式」,因為其他工作方式不能達到管理學校的目的,他才使用了這一特殊方式。
這兩起事件,很容易被認為「目的很好,方式不對」,但在我看來,這兩起事件的目的一樣有問題。
什麼問題?即權力。權力不是別的,就是讓別人聽從自己的意志,越多的人聽從自己的意志,就證明自己的權力越大。
包頭下跪事件發生後,李陽對記者說:「下跪的照片是真的,我已經習以為常了,學生下跪是對老師的尊重,過幾天我還要去成都講課,相信可以讓成都最好的中學的全體學生下跪。」這句話透著一種強烈的自大和自得的意味兒,當李陽說這句話時,他其實是在說,「我可以讓成都最好的中學的全體學生執行我的意志」。
這是再明顯不過的權力欲望了。評論家在評論這一事件時,都嗅到了其中的權力意味。
12、操縱戀人。
在一個健康的家庭,父母愛孩子,而且和孩子的關係很穩定,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那麼,父母就是最好的「愛人」。
相反,在一個病態的家庭,或很不穩定的家庭,父母要麼不愛孩子,要麼與孩子的關係很不穩定,結果這個孩子就會經常遭遇傷害,他就會特別缺乏安全感,幻想出的「戀人」就越重要。
所有在嚴重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長大的人,腦中都會有一個自己可以操控的愛人原型。這樣的人長大後,就會將這個幻想的「愛人原型」投射到真實的愛人身上,於是本來是想操控一個幻想的愛人,現在變成了操控一個真實的人。這種操控願望會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然而,沒有誰願意被操控,於是吵架成了兩個控制欲望比較強的情侶的家常便飯。
13、吵架的積極意義。
吵架也是磨合。每一個親密關係的一開始,雙方其實都沒有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我們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將自己腦子裡的愛人原型投射到對方身上。當發現真實的愛人和幻想中的愛人不相符時,我們會渴望真實的愛人朝幻想的愛人方向變化,但真實的愛人一定不大願意。反過來,真實的愛人也在對我們做同樣的事情,而我們也不願意。於是,兩人由此產生意志的較量。但這個較量過程自然也是一個相互了解的過程,最終,在一個健康的親密關係中,較量的雙方都失敗了,誰也沒有改變誰,同時又通過這個過程了解了彼此,而後就可以看到對方真實的存在,並與其打交道了。
從這個意義上看,吵架也有相當的積極意義。
14、別拿自己的尺子丈量對方。
同一件事情,因為坐標體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認識。家裡主要處理的是感覺,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如果,你渴望理解對方,就必須學會放下你的坐標體系,嘗試著進入對方的坐標體系,這是實現相互理解的唯一途徑。
15、隱形攻擊。
很多人際關係是失衡的,一方明顯處於強勢,一方明顯處於弱勢。並且,強勢的一方攻擊性很強,同時又不允許弱勢的一方表達他的感受。
弱勢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達憤怒,那麼,他們會發展出獨特的還擊方式。
被動攻擊非常普遍,並不是只有嚴重失衡的關係才會產生被動攻擊,實際上一般失衡的關係一樣也會如此。在一般的親密關係中,被動攻擊也是常見的調節機制。甚至,被動攻擊造成的傷害反而更大。
16、被拋棄和被吞沒的傷痛。
我們內心的傷痛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被拋棄的傷痛,一類是被吞沒的傷痛。因為有被拋棄的傷痛,一個人就會無比渴望愛情,並在愛情中時時刻刻都渴望親密,這樣的人在愛情中會不明白什麼是個人空間。
相反,因為有被吞沒的創傷,一個人在愛情中反而會特別留意自己是否有空間,他會隨時為自己保留一片天地,有時是獨處,有時是保守一些秘密,有時則是將注意力從愛情中轉移到別處去,甚至是背叛。
因為被拋棄,所以懼怕孤獨;因為被吞沒,所以懼怕親密。這雙重的需要和雙重恐懼交織在一起,令人既不能全然投入到戀愛關係中,也不能保持獨立而專心做事,就像卡夫卡一樣,既不能結婚,又不能沒有女人的陪伴。
男人主要遭受的是被吞沒的創傷,而女人主要遭受的是被拋棄的創傷。因為怕被吞沒,所以男人要逃離親密;因為怕被拋棄,所以女人要追求親密。
17、最美好之後是最絕望?
「那種美好的感覺結束後,他的心跌入了更糟糕的狀態中。」
假若我們覺得,只有對方狠狠地給愛蓋了一個戳,愛才是真的,那麼這種失望很容易到來。
但是,假若我們真的可以尊重自己的感受,那麼,每一次美好的感受,它本身就是一個愛的證明。
我們之所以期待別人給愛一個證明,是因為,我們將自己視為虛弱的,而將別人視為強大的。或者說,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都將自己當成了孩子,而將對方當成了父母。
所以,關鍵不是對方用愛的洪水將堤壩衝垮,而是自己看到這個堤壩,並將其拆除。
18、將心打開後,別人的愛才能流進來,自己對別人的愛才能流出去,深厚一些的感情才能建立。
這樣的感情一建立,自己的內心就有了支撐,會安定很多。
根據書中的內容,一個人的不幸大多與原生家庭有關,每個人一出生,未來會選擇怎樣的伴侶似乎就被註定了,大多數的戀愛關係其實都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射,很多不幸和不順都是自己潛意識裡主動選擇的結果。還有很多人,無法看到他人的真實存在,他們所迷戀的永遠都是理想中的戀人,這其實是根本不懂愛的表現,只是將他人看成了自我實現的工具。
如何破局?怎麼覺悟?其實就是要跳出原有的框架,追溯我們心中殘缺的根源,去治癒自我。
最後還是摘抄一段書中的話:
我不贊同人的存在意義是衰老、死亡、孤獨與自由這四大主題所決定的,但我贊同亞隆借布雷爾的口說出的道理:很多時候我們試圖借情愛找到生命的意義,而逃避了生命本來的意義。
愛情不能獨自賦予生命的意義,我們不能將愛情視為生命的唯一憑藉,如果你太期待愛情的神話,你真要問問自己,你是否想借著愛情從你本來的生命中逃走。
一如布雷爾醒悟之後所說的話:真正的敵人是「時間那吞噬人的巨浪」。但是為了某種理由,我現在不會在這些巨浪之前感到如此無助。今天,或許是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我感覺我好像決心要我的生活。我接受了我選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