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園晟:赫魯雪夫下台政變全過程

作者:
1964年的十月政變是蘇聯歷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歷史事件。在整個政變過程中,沒有發生流血事件,軍隊沒有一兵一卒的調動,也沒有發生兵變,克格勃和警察機關也沒有逮捕一個人,更沒有製造所謂的「反革命集團」「間諜份子」和「反黨集團」。黨內和國內幾乎沒有任何反抗和質疑,就接受了最高領導人的變更。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周密而平穩的政變,誰是幕後的真正導演呢?

他正向他走來

1963年4月,蘇共二號人物、主持蘇共中央書記處工作的科茲洛夫突發腦溢血,喪失工作能力,被抬進醫院治療。科茲洛夫病休後,赫魯雪夫將勃列日涅夫和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波德戈爾內同時調入中央書記處,擔任中央書記。根據赫魯雪夫的安排,勃列日涅夫主持書記處工作,波德戈爾內在書記處主管組織人事工作。

為防止內外震動,赫魯雪夫緊接著擴大了「黨和國家監察委員會」的權力,增加監察外交部、軍隊、克格勃和警察機關的職能。時任監委會主席謝列平當時還僅僅是蘇共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但他的權力幾乎趕超當年的貝利亞。因為,時任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是謝列平的老部下兼好友,克格勃也就成了他權力的後花園。

儘管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赫魯雪夫親手提拔的,但是,赫魯雪夫主導通過的蘇共二十二大新黨章規定:「每次例行選舉時,蘇共中央委員會及其主席團成員至少更換1/4。」這一規定嚴重傷害了這些人長期坐江山的願望。大家普遍擔心被隨時召開的黨代會選下台。那麼問題來了,怎樣保住自己的職務?很簡單,搞掉赫魯雪夫!

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時任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伊格納托夫就屬於失意者。伊格納托夫和科茲洛夫一樣,是1957年六月政變中赫魯雪夫的功臣,政變後當選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誰曾想,他卻成為新黨章的第一個犧牲品。在1961年的蘇共二十二大上,伊格納托夫落選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由此心懷不滿,不久便和勃列日涅夫等人組成了「倒赫集團」,密謀政變。

行動分工是這樣的: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爾內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經常有事沒事地找高級幹部談話,試探他們對赫魯雪夫的態度,爭取蘇共中央委員們的支持;謝列平負責監控高層政治人物動向,排除干擾倒赫行動的一切不利因素;謝米恰斯內負責調整克里姆林宮的警衛和高層領導人的通訊聯絡,保障政變順利進行;伊格納托夫前往烏克蘭,肩負起更關鍵的任務。

和往年一樣,1964年7、8月間,蘇聯黨政軍高級幹部紛紛來到克里米亞和高加索,享受一年一度的帶薪休假。伊格納托夫也來到克里米亞,和時任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謝列斯特匯合,四下串聯,拉攏正在休假的中央委員們在11月的中央全會上罷黜赫魯雪夫。

謝列斯特全名彼得·葉菲莫維奇·謝列斯特,是中央書記波德戈爾內的親信。波德戈爾內擔任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時,謝列斯特先後擔任基輔州委第一書記和烏克蘭共產黨中央書記。波德戈爾內被提拔到莫斯科後,謝列斯特繼任烏克蘭共產黨第一書記。烏克蘭是赫魯雪夫權力的發源地。作為那裡的最高領導,波德戈爾內和謝列斯特很重視爭取烏克蘭高級幹部們的支持,以求全面摧毀赫魯雪夫在烏克蘭的權力基礎。

十月政變密謀串聯地點

就這樣,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爾內在莫斯科頻繁活動,伊格納托夫和謝列斯特分別在高加索和克里米亞秘密拉隊伍,再加上謝列平和謝米恰斯內的秘密監控手段,按說政變準備工作應該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不曾想,事情還是敗露了。

1964年9月初的一天,伊格納托夫的警衛隊長加柳科夫秘密會見赫魯雪夫的兒子謝爾蓋,向他透露伊格納托夫近期經常與各州委書記私下談話,並且不定期地和勃列日涅夫、波德戈爾內打電話,言語中多次提到「11月」。謝爾蓋半信半疑,立刻將這事告訴父親。赫魯雪夫不以為然,完全不相信他們敢這麼做,反而在9月底去到克里米亞的皮聰大海灘休假。

克格勃很快知道了這件事,政變者決定加快腳步,提前動手。赫魯雪夫離開莫斯科後,勃列日涅夫找到蘇斯洛夫(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主管意識形態的中央書記),爭取他對政變的支持。蘇斯洛夫稍顯遲疑,表示了支持。

10月初,勃列日涅夫出國訪問,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等人找到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柯西金,希望他和蘇聯部長會議能夠支持政變。柯西金反問克格勃是什麼態度,當聽到肯定的答覆後,表示同意。

柯西金(二排右二)、蘇斯洛夫(二排右一)

10月12日,勃列日涅夫主持召開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在赫魯雪夫缺席的情況下,會議作出決議:第一、通知赫魯雪夫返回莫斯科,參加定於10月13日召開的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第二、撤回赫魯雪夫在1964年7月18日下發的《關於農業向集約化過渡的領導問題的意見書》;第三、把中央委員、候補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召集到莫斯科,聽取中央主席團的有關報告。三條決議都暗藏殺機,第一條是告訴赫魯雪夫我們要廢了你,第二條是告訴地方黨組織我們要廢了赫魯雪夫的政策,第三條是要告訴大家我們要廢了赫魯雪夫。

10月12日,赫魯雪夫接到蘇斯洛夫的電話,要他回來參加有關「農業改革」的主席團會議。赫魯雪夫聽了火冒三丈,斷然拒絕。因為原定會期是11月,主席團竟敢在他不在首都的情況下擅自改了時間。蘇斯洛夫表示,如果赫魯雪夫不返回,主席團將在他缺席的情況下召開會議。

赫魯雪夫這才反應過來,情況有些不對,他猛地想起了兒子告訴他的那場預謀。但他還是不願相信,自己親手提拔的部下們會對自己下手。而且,他也不相信,平時對自己畢恭畢敬的部下們有勇氣、有能力罷黜自己。

他忘了,他是怎樣對待對他關愛有加的老領導卡岡諾維奇。

他也忘了,他曾經對史達林多麼的畢恭畢敬,又怎樣在史達林死後詆毀他。

卡岡諾維奇(左一)、赫魯雪夫(左二)、史達林(左三)

10月13日早晨,赫魯雪夫被迫乘飛機返回莫斯科。他沒有帶一兵一卒,因為他已經無法調動軍隊,軍隊已經倒向中央主席團。在從皮聰大海灘去機場的公路上,連他的兒子謝爾蓋都看得出來,「送行」的將軍們是在監視他們父子。不知此時的赫魯雪夫是否會想起七年前為他挺身而出又被他恩將仇報的朱可夫元帥。如果他在,軍隊還會失控麼?

10月13日下午,蘇共中央主席團召開擴大會議,多名委員發言,批評赫魯雪夫野蠻粗暴、獨斷專行的工作作風和後果糟糕的內外政策。赫魯雪夫的幾次辯解都被打斷,只好故伎重演,要求召開中央全會舉行表決。勃列日涅夫等人拒絕了,主席團沒有誰願意給赫魯雪夫再一次翻盤的機會。

10月13日晚上,赫魯雪夫用已經被監聽的電話打給米高揚,「我放棄了,隨便他們吧。」克格勃立刻把監聽的內容報告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隨後下令,通知已經來到莫斯科的中央委員們,在10月14日召開中央全會。

我自罰一杯,你們隨意

10月14日的中央全會決定免去赫魯雪夫的一切職務,由勃列日涅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柯西金擔任部長會議主席,同時決定,今後禁止同一人同時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加強集體領導,防止再度出現個人專斷。

1964年的十月政變是蘇聯歷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歷史事件。在整個政變過程中,沒有發生流血事件,軍隊沒有一兵一卒的調動,也沒有發生兵變,克格勃和警察機關也沒有逮捕一個人,更沒有製造所謂的「反革命集團」「間諜份子」和「反黨集團」。黨內和國內幾乎沒有任何反抗和質疑,就接受了最高領導人的變更。

一個明顯的例證是,10月19日,也就是政變結束後的第五天,蘇聯「上升」號載人飛船返回地球,莫斯科為三位太空人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勃列日涅夫發表了上台之後的第一次公開講話,贏得首都群眾和黨政軍高級幹部們的熱烈掌聲和歡呼。仿佛誰也不在意主席台少了個赫魯雪夫。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周密而平穩的政變,誰是幕後的真正導演呢?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903/209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