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升級,或許還不是所有人能觸及受惠,但總要有個開始。步伐能否更快,得靠印度自己權衡。
印度都是泥路嗎?路上很多牛嗎?有瀉肚子嗎?
上個月在印度外交部安排下,到新德里、孟買和班加羅爾採訪。回國後,朋友的問題讓我啼笑皆非。
10多年前,我曾到印度短住,這次故地重遊,明顯感受到城市基礎設施的提升。以新德里前往泰姬陵的路程為例,當年塞在高速公路四五個小時,汽車被成排的載貨卡車兩面夾攻,不耐煩的鳴笛聲此起彼伏,讓人很是煩躁。
此次再訪,同樣的220多公里幾乎一路通暢,路邊還冒出幾處高聳的住宅樓和購物商場。雖然四條車道偶爾還是擠進五六輛車並肩而行,但至少這迴路上已有清晰的劃分線。關鍵是,全程只用了三個多小時。
當然,官方肯定會刻意向外國記者展示光鮮的一面,此行所見絕非印度社會全貌。印度高架橋下和偶然轉角處瞥見的貧民窟,以及街上突兀的垃圾山,時刻提醒訪客,這個國家仍有數億人生活在貧困中。雖然印度媒體稱,印度已基本剷除極度貧困,但世界銀行去年9月的報告,則以調高至每天生活費少於2.15美元(約2.8新元)的新貧窮線為基準估計,印度還有11.9%人口極度貧困。生活在「中等偏低貧窮線」下、生活費少於3.65美元者更是占46.5%,即有6億5000萬人。
顯然,印度貧困問題依然嚴重,但硬體設施的改善也不容否認。
隨著開發中國家崛起,美國的相對勢力減弱,國際舞台上出現越來越大的空間,供印度發揮影響力。印度正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新多極世界的其中一極,爭取成為金磚國家和全球南方的領導者。它也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組成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把觸角伸向亞太。
通過設立區域合作組織,印度致力加強與他國互動,積攢善意。旨在幫助各國提高抗災能力的抗災基礎設施聯盟、加強海上信息共享的印度洋區域國家信息融合中心、為欠發展國家提供身份認證技術的「模塊開源身份平台」,都在過去六年裡成立。
上述機構都是針對開發中國家的需要,以及區域安全需求所設,體現印度欲成為「世界的導師」的雄心。同行的太平洋島國和非洲記者,在會上積極發問,希望了解這些機構能如何幫助他們的國家。可見,印度已取得一些成績。
既是人口大國,有著龐大的國內市場,又是全球資訊技術人才的培育地,印度絕對有潛力成為舉足輕重的強國。但要實現潛能,印度須尋得有效的平台發力。金磚國家和全球南方雖受矚目,但成員散布半個地球,關注事項不一,難統一發聲。印度與接壤鄰國關係緊張,卻又削弱印度代表區域爭取利益的力道。
印度國內的貧困問題也亟須解決。以印度經濟中心孟買為例,當地一半人口住在貧民窟。市政機關雖想整治,但這多達700萬人的群體,不是要搬就能搬的。搬遷成本、個人的負擔能力,政治因素交織難解。
新起的亮麗大樓,為誰服務?10多年前在新德里,想請司機吃個飯,結果對方謝絕,稱自己種姓卑微,不能踏足高檔商場,讓我心頭一怔。此行沒有機會與路人交流,無從判斷這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是否已消減。但在號稱開放給所有國人的孟買嶄新文化中心裡,找不到穿著樸素者。前去參觀的記者,大概是整棟樓里著裝最「隨便」的人了。
這個集劇場、高檔購物中心和會展設施的文化中心,是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妻子所籌建,華麗不在話下。為提倡包容,中心刻意保持部分演出門票低廉,也設免費的休閒設施。問公關是否真有平民會來,她立馬說「當然」。進一步追問下,她承認種姓尊卑仍存在,但說:「這不是單靠一個文化中心能改變的。隨著更多場所更包容,希望情況會慢慢好轉。」
基建升級,或許還不是所有人能觸及受惠,但總要有個開始。步伐能否更快,得靠印度自己權衡。我能回答的是,印度城市裡都是柏油路,路邊確實有看到幾頭牛,而幾乎每餐都只能在酒店或會議室解決的我,沒有拉肚子。(作者是《聯合早報》國際新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