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世界大戰爆發之前

1938年8月28日晚,英國首相張伯倫在唐寧街十號官邸召開了一次深夜戰略會議。

儘管出身於政治世家,但張伯倫早年其實是個商人,42歲才棄商從政當選伯明罕市議員。

川普類似,張伯倫個性務實、直言不諱,希望把主要治國精力聚焦在國內事務,不願意過多干涉歐洲大陸上的危機。

可當時的形勢千鈞一髮,希特勒發表愈來愈好戰的聲明,揚言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德語區蘇台德,歐洲大陸國家無不心驚膽戰。

作為大英帝國的掌門人,該怎樣處理這場地緣政治危機呢?

28日深夜的小規模會議上,張伯倫做出了自己的決斷——親自飛往德國與希特勒談判,盡全力避免世界大戰爆發。

在當時的歐美人眼中,希特勒是個很神秘的人物,像羅斯福總統、史達林以及後來的英國首相邱吉爾等,他們均未見過希特勒本人,因此張伯倫「深入虎穴」的想法在政界人士看來多少有些離經叛道。

不過根據民意調查,高達70%的英國人支持張伯倫訪德以促成和平,這種民意基礎給了張伯倫談判妥協的底氣。

希特勒競選期間發表演說,1930年

1938年9月14日,英國駐德國大使發了一封電報給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電報內容很簡單:是否願意安排希特勒與張伯倫見面。

出乎英國人的預料,德國外交部當天即給予明確回覆:可以安排。

考慮到形勢千鈞一髮,9月15日上午,張伯倫乘坐飛機離開倫敦,飛往慕尼黑。

在慕尼黑機場,德方組織了數千人規模的盛大歡迎儀式,爾後張伯倫乘奔馳轎車到火車站,再乘專列前往遠郊的一座別墅——希特勒將在那裡宴請張伯倫。

會晤期間,希特勒帶張伯倫一起到他的私人書房,全程只有一名翻譯員跟隨。

根據張伯倫回憶,希特勒情緒不是很穩定,有時語調激昂地表示「準備占領蘇台德區,不管全世界怎麼想」「已準備好面對一場世界大戰」云云。

張伯倫則注釋著他的眼睛,問他「想要的是否就只是如此」(只要一個蘇台德就罷手)。

第二天上午,張伯倫飛回英國,在機場停機坪發表簡單演說:

「昨天下午我與德國元首進行長談,我們對彼此心裡的想法已有充分的了解。我們還會再見面,但下一次將在更靠近英國的地點,那是為了讓一個老人家不必再長途跋涉。」

張伯倫所說的「老人家」自然是指他自己——1869年出生的張比1889年出生的希特勒大了整整二十歲。

張伯倫與希特勒在1938年時的會面。

首次見面之後,張伯倫又飛了兩次德國,與希特勒一起談話、爭論、用餐、散步,他是那段時間裡唯一與希特勒進行過長時間接觸的同盟國領導人。

張伯倫向內閣成員表示:希特勒沒有瘋狂的跡象,他是理性、意志堅定的,他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決心達成它,而且會堅持到一定程度。

這種判斷絕非張伯倫一人之印象,時任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與長期觀察希特勒的英國駐德大使Henderson,均認為希特勒「跟所有人一樣厭惡戰爭」「不排除透過協商謀求和平」。

1938年9月底,張伯倫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訪問德國。

在確認好這是希特勒的「最後一次領土主張」後,他與法國總理、義大利領導人一起,在慕尼黑元首行館同德國簽署《慕尼黑協定》(全稱《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地區給德國的協定》)。

該協議規定了德國將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那裡居住著300多萬人,主要是德國人。

由於英法之前跟捷克斯洛伐克簽有軍事協議,所以《慕尼黑協定》被視為是一種背叛。

張伯倫回到倫敦,1938年9月30日。

簽字當天下午,張伯倫飛回英國,接受英雄式的歡迎。

在一群新聞記者的簇擁下,他從胸前口袋中拿出協定,向群眾揮舞:

「朋友們,這是歷史上第二次有人從德國帶著和平與榮譽回到唐寧街,我相信這將為我們的時代帶來和平,現在我建議你們回家,安穩地上床睡覺。」

根據當時的蓋洛普民意調查數據,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大多數受訪者均支持該協議(法國境內唯一反對協議的政黨是法共——受蘇聯態度影響),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貝內斯還被提名了1939年的和平獎。

蘇台德的德國人為德國軍隊進入蘇台德地區歡呼,1938年10月

希特勒開車穿過蘇台德區海布市(今屬捷克),1938年10月3日。二戰後,位於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德意志人遭到驅逐。

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協定》簽字當天,波蘭駐德國大使從里賓特洛甫處獲悉慕尼黑會議的結果。

波蘭方面最初十分震驚,認為這次會議是「大國理事會試圖將具有約束力的決定強加給其他國家」,不過隨即就宣布支持德方立場。

當時波蘭跟德國一樣都覬覦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地,得知德國成功拿下領土後,9月30日晚11點45分,波蘭也照貓畫虎,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

10月2日,波蘭正式向捷克斯洛伐克出兵,吞併了801.5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3萬人口,將其劃為自己的兩個縣。

德國人對波蘭的一番操作感到十分高興,為此還主動放棄了一小塊原本屬於德占區的領土給波蘭。

在希特勒和戈培爾看來,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宣傳素材,可以極大混淆國際試聽,分散外界對於德國的指責。

就這樣,波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德國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同謀。

實際上,1938-1939年間波蘭曾多次效仿德國,用武力威脅的方式對付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以恢復舊領土。

這些侵略作為讓波蘭在歐洲的形象急劇惡化,國際地位日趨孤立,也為德國入侵波蘭埋下伏筆。

波蘭軍隊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Trans-Olza,1938年。波蘭陸軍是有坦克的,只不過數量僅為德國的十分之一。

如果說《慕尼黑協定》在歐洲其他地區贏得了一片讚譽,那在莫斯科引起的就是恐慌與不安。

1935年5月,蘇聯曾跟法國簽訂《法蘇互助條約》,目的是共同遏制德國的侵略,而《慕尼黑協定》讓史達林對於法國人的承諾感到憂心忡忡。

在蘇聯看來,英法與希特勒一定是有勾結的——通過把中歐的利益部分讓渡給德國,藉機挑唆其對蘇開戰,所以「聯法抗德」之路已然走不通。

怎麼辦呢?只能對德和解。

1920年代期間,蘇聯與德國的關係是非常好的,畢竟列寧本人就跟德國淵源匪淺。

然而隨著希特勒上台,蘇德關係走向破裂,1934至1935年兩國貿易額急劇下降接近於零。

《慕尼黑協定》簽署後,希特勒思索著進行下一輪大戰,急需能源和各種原材料;史達林則想著趕緊緩和與德國關係,不能任由德國滑入英法的軌道,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時,後排的史達林面帶微笑。蘇台德危機期間,蘇聯曾堅定支持維護捷克斯洛伐克主權與領土完整,譴責英法對德妥協。當然,這種「堅定支持」也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

從1938年底開始,蘇德之間的貿易迅速恢復,德方提出用蘇聯原料換德國武器的方案。

1939年1月,蘇聯方面向德國遞交了訂貨清單:蘇方提供石油、棉花、磷酸鹽、鐵礦石、鉻礦石、錳礦石、有色金屬等戰略物資,德方提供海陸空軍新式武器裝備樣品以及通訊設備、工具機、發動機、氣輪機等。

伴隨著軍事能源領域的合作全面鋪開,雙方的政治關係也緩和下來。

此後半年多時間裡,英法、德國、蘇聯三方縱橫捭闔,彼此出價要價,最終(國內領袖)可以乾坤獨斷的德國與蘇聯於1939年8月23日(入侵波蘭戰役前的一周)率先達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至1941年6月間,蘇德雙方按協議瓜分了歐洲,蘇聯的後勤支持為德軍大殺四方提供了堅實物質保障。

直到蘇德戰爭爆發的前一天,德國始終按照協議要求供給蘇聯軍事工業裝備與相關技術,蘇聯也忠實履行協議給德國提供石油和原材料,整列整列的貨物停在邊境地區,等待西運。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江寧知府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911/210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