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有些戰爭,雖然仗尚未打完,但輸家、贏家卻早已經確定。這個道理是十分淺顯的,因為一場戰爭帶來的影響極為深遠,表面看來只是土地得失、戰場上的勝負,但對地緣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在戰爭尚未結束之時就已經確定了。
俄烏戰爭就是這種戰爭。
這要從帝國的概念說起。
什麼是帝國?
根據百科的定義,在現代國際政治範疇內,帝國是指在一個較大的地理面積、涵蓋較多人口的區域內,建立起擁有鮮明政治、經濟、社會、軍事與人文價值觀特徵的國際政治體系,又有能力維護並不斷推廣這種國際政治體系的國家。
按照這樣的定義,蘇聯毫無疑問就是一代帝國。
蘇聯本身就涵蓋了15個加盟共和國,以蘇聯為基礎又形成了華約,涵蓋了更多的歐洲國家,然後以蘇聯和北約為基礎,在世界各地形成了與自己擁有緊密地緣政治、價值觀和軍事聯繫的國家集團。這就讓蘇聯在歐亞大陸和世界各地擁有了廣泛的影響力,這些影響力體現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人文等方方面面。
或許可以這麼說,鼎盛時期的蘇聯跺跺腳,整個世界都要抖三抖,這就是蘇聯帝國。
蘇聯怎麼建立起自己的帝國地位?
價值觀、人文等固然是主要的紐帶,軍事、經濟、科技上的緊密聯繫是外在反應,這其中,軍事聯繫處於最核心位置。
鼎盛時期的蘇聯是全球最重要的軍售大國,其它國家一旦使用了蘇式武器裝備,就意味著對蘇聯的價值觀、人文等高度認同,當然也就實現了高度綁定。否則一旦蘇聯斷供武器零部件、維修服務甚至彈藥,這些高昂的軍備就會成為廢銅爛鐵;再有,戰後已經逐漸進入了資訊時代,一旦使用蘇式裝備,就很容易形成軍事機密雙方共享的事實,所以,接受了蘇式裝備,就意味著從政治、經濟、人文等方面加入了蘇聯帝國集團。
戰後全球能源市場的大變局,推動了蘇聯帝國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快速擴大。
從19世紀後期,現代石油工業作為新能源開始崛起,到一戰二戰時期,人們對石油的認識開始空前深刻,更有歷史學家認為美國就是憑藉強大的石油生產能力打贏了兩次世界大戰。小鬍子為什麼要在莫斯科戰役打的如火如荼的當口分兵史達林格勒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開闢新戰場?日本為什麼在大陸戰爭如火如荼的當口一定要分兵進攻馬來半島、荷屬印尼和緬甸?本質上都是為了石油,沒有石油,那些機械化部隊就都是擺設。而當時的美國最不缺的就是石油,它的石油產量占全球的六成以上,最終打贏了這場石油戰爭。
1896年,亨利·福特生產了他的第一輛車,石油成為驅動汽車的燃料。
戰後是全球汽車業大發展的時期,當然也就成為石油行業突飛猛進的時期。
從1948年到60年代末,原油價格一直在1.8美元/桶和3.00美元/桶之間波動,這一時期的油價主要是英美政府通過石油公司來壟斷價格。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油價從3美元/桶瞬間飆升至12美元/以上,1979年兩伊戰爭爆發之後又迅速飆升至30美元以上。
二戰之前,美國的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一,蘇聯居第二位,蘇聯主要的油田在巴庫,這是二戰中德國小鬍子非常渴望到達的地方,拿下史達林格勒就可以直達巴庫,但史達林格勒卻最終成為他的滑鐵盧。
可六十年代以後,蘇聯開始翻身做主人,在陸續發現了十幾個超大型油田之後,石油產量一躍超過了美國。1955年蘇聯石油產量是9300萬噸,1960年是1.48億噸,1965年是2.43億噸,1980年已經高達6.03億噸。
今天的人們崇拜美聯儲,源於美聯儲有美元印鈔機,可當時的美聯儲在蘇聯眼中只能算是小弟,因為他自家就有十幾台美元印鈔機——油價暴漲之後每個油田本質上都是一台美元印鈔機。
這一時期的蘇聯,最不缺的就是美元。
這是美國在國際上灰頭土臉的時期,美軍還深陷越戰中無法自拔,美元危機反覆發作,加上蘇聯有強大的工業、先進的軍工和花不完的美元,這推動蘇聯的綜合國力快速增長,美國只能抱著頭當孫子。
從兩國匯率的對比上可以明顯看出這一時期雙方國力的此消彼長,美元兌蘇聯盧布出現了長期的下跌,從1961年1月的1美元兌換0.9蘇聯盧布下跌至1980年1月的0.6395盧布。
既然有花不完的美元,這就成為蘇聯大撒幣的時代。
蘇聯進行大撒幣,接受援助的各國當然會將其中的大部分用於購買蘇式武器,當時的蘇式武器在國際市場上也是響噹噹的,所以,當時的蘇聯是國際軍售市場上最重要的國家。
這些受援國家接受了蘇式武器之後,意味著全面接收蘇聯的政治、人文、軍事和價值觀體系,蘇聯對世界的影響力就空前增強,進而成為全球性大帝國。
雖然蘇聯和華約解體導致很多東歐國家倒入了北約的懷抱,但繼承蘇聯帝國遺產的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依舊還在,源於很多國家依舊在使用蘇式武器,需要購買蘇制武器的零部件和維修服務,也需要進行系統升級服務。
所以我們就看到,雖然蘇聯帝國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在已經在世界十名以外,雖然俄羅斯的工業已經嚴重衰落,但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卻遠超其經濟實力,源於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軍工體系和地緣政治遺產,這支撐俄羅斯繼續在全球發揮影響力。
所以,從全球地緣政治和軍事體系來說,俄羅斯也是一個帝國。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工業體系日漸衰落,這已經對俄羅斯軍工體系的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制約。俄烏戰爭打響之後,基於俄制武器的拉胯表現,蘇聯帝國時期構建起來的全球地緣政治版圖開始瓦解。
首先是波蘭、保加利亞、希臘、捷克等眾多歐洲國家將自己的俄制武器援助給烏克蘭,在俄烏戰場上消耗掉,然後自己換裝美式裝備或歐式裝備,這意味著從政治、人文、軍事上與俄羅斯徹底割裂。
俄羅斯在歐洲的鐵桿盟友是哪個國家?
毫無疑問是塞爾維亞,兩者之間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的牢固友誼,塞爾維亞也是蘇制武器和俄制武器的忠實客戶。但據媒體最新報導,塞爾維亞在最新的軍購中最終還是放棄了購買俄羅斯戰鬥機,轉而與法國達成協議,斥資27億美元購買12架「陣風」戰鬥機。武契奇本人口頭保證他不會與莫斯科分享「陣風」技術,並將確保有關「陣風」戰機的關鍵信息不會傳到俄羅斯。他說「我們不是幫他們盜取技術的俄羅斯間諜。我們用塞爾維亞公民的錢來支付我們的國防費用。」這說明塞爾維亞這個俄羅斯百年以上的歐洲鐵桿盟友在政治與安全問題上開始與俄羅斯漸行漸遠,正在投入歐洲的懷抱。
俄羅斯人認為自己是歐洲國家,當自己對歐洲的影響力喪失,被徹底邊緣化之後,如果不考慮核武,這樣的國家將變的無足輕重。
然後我們再看其它地區。
俄烏戰爭打響之後哈薩克斯坦就將自己的俄制裝備轉移給美國,由美國轉移給烏克蘭,然後自己換裝歐美裝備。
印度一直是俄制裝備的大客戶,印軍裝備中有六成來自俄羅斯。但隨著戰爭的進行讓印度看到了俄制武器的真面目,他們將一部分俄制武器運回俄羅斯,名義上是維修,但最終卻「援助」給了裝備短缺的俄軍,自己則不斷加大對法國軍備的採購,其意圖再明白不過。
2024年1月,南美國家厄瓜多總統諾沃亞表示,儘管俄羅斯不贊成,但厄瓜多依舊將把俄羅斯的舊裝備轉讓給美國,由美國援助給烏克蘭,換取美國價值2億美元的新裝備。
等等。
一部分國家是看到俄制裝備在戰場上的拉胯表現之後,主動通過軍援烏克蘭或俄羅斯的方式將俄制裝備消耗掉,然後換裝歐美裝備。還有另外一部分國家則是被動的,由於俄軍出現了裝備短缺,俄羅斯的生產部門就只能優先滿足俄軍的需求,也就無法完成外國訂單造成違約,此時,這些國家就只能被動採購其它國家的軍事裝備。隨著這些國家與俄羅斯之間軍事裝備方面的合作結束,俄羅斯與這些國家的政治與人文聯繫就會漸行漸遠,讓俄羅斯喪失地緣政治影響力。
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大部分是蘇聯的遺產,在俄烏戰爭打響之後開始快速解體。
俄烏戰爭不僅意味著俄羅斯全球地緣政治版圖的解體,還意味著俄羅斯軍工體系的解體。
當代軍事工業研發成本十分高昂,當俄羅斯軍工企業失去全球市場之後,以今天俄羅斯的經濟規模,他根本無法獨自承擔如此高昂的研發成本;當俄制武器只剩下俄軍一個買家之後,由於銷量有限,生產成本就會劇烈上升,這會讓俄軍難以承受,最終,由沙俄和蘇聯建立起來的帝國獨立軍工體系就會解體。
最終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沙俄和蘇聯花了百年以上的時間、花了無數的金錢在全球建立起獨立的地緣政治版圖,藉助很多機緣方才建立起來的獨立軍工體系,這裡的機緣包括1929年之後美英爆發大蕭條,一戰德國戰敗之後急需通過出口軍事技術以緩解內部經濟危機,等等,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開始迅速解體。
俄羅斯這個國家非常特殊,雖然實行的是聯邦制,但國家內部各地區之間的聯繫主要依靠的並不是價值觀和人文因素,反而是自上而下的力量控制,這是遊牧文化的典型特徵。俄羅斯全球地緣政治版圖的解體,是控制力下降的過程和結果,一旦這種控制力下降開始影響到俄聯邦內部各地區之間的穩定,就很容易導致劇烈動盪。
上述變化說明,雖然俄烏戰爭尚未結束,但普皇卻已經輸掉了戰爭,這無關左右和立場,未來,即便俄軍在烏東占有幾塊土地,也改變不了這樣的結局。
這種全球地緣影響力、獨立軍事體系解體甚至內部動盪的過程會讓普皇如坐針氈。
俄羅斯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節點上,普皇的政治命運也到了關鍵時刻。或許就因為對外部盟邦的影響力正在快速解體、對俄聯邦內部各地區的控制力嚴重下降,普皇轉身熱烈地擁抱東方,源於他急需東方以貿易投資等方式為自己輸血來穩定內部,當然也穩定自己的政治地位,但如此一來就意味著彼此間地位的此消彼長,最終,作為一代帝國的俄羅斯就搖身一變成為東大的小夥伴和能源與原材料基地,這是地緣政治力量的劇變,也是東大崛起於歐亞大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