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俘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1427-1464)
傳奇經歷:太子—皇帝—俘虜—囚犯—皇帝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鎮,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
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年僅九歲,繼位稱帝,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誠孝昭皇后)把持,賢臣「三楊」主政。隨之,張氏駕崩,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無奈之下,釋放英宗。隨即,景泰帝將他軟禁於南宮。一鎖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位稱帝,改元天順。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廟號英宗,諡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裕陵。
2.白痴皇帝——晉惠帝司馬衷(259--306)
傳奇經歷:白痴—太子—皇帝—戴綠帽子—被廢—復位—被叔父毒死
晉惠帝司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晉武帝司馬炎次子。在位17年(290年-307年)
司馬衷於267年被立為皇太子,290年司馬炎去世後即位,改元永熙。他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後皇后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在八王之亂中,惠帝的叔祖趙王司馬倫篡奪了惠帝的帝位,並以惠帝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墉城。齊王司馬冏與成都王司馬穎起兵反司馬倫,群臣共謀殺司馬倫黨羽,迎晉惠帝復位。又由諸王輾轉挾持,形同傀儡,受盡凌辱。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307年,惠帝去世,時年48歲,相傳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3.女人手底下的皇帝——唐中宗李顯(656-710)
傳奇經歷:皇子—太子—皇帝—被廢—廬陵王—太子—復位—被老婆毒死
唐中宗李顯原名李哲,高宗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一生兩得立儲、一次被廢、兩次登基,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兩番登基的皇帝。時間是683年12月~684年2月和705年正月~710年5月。
公元710年,有官員密報中宗,說韋皇后干預朝政。韋皇后怕中宗查究她,安樂公主則希望母后臨朝稱制,自己當皇太女,效法武則天。母女倆便密謀害死中宗,終年55歲,葬於定陵。李顯死後,韋後不久就被李隆基所殺。
4.從太子到太上皇的皇帝--唐睿宗李旦(公元662-716年)
傳奇經歷:太子—皇帝—太子—王—皇帝-太上皇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輪,又名李復,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李顯同母弟。初封殷王,領冀州大都督。他一生兩度登基,二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690年讓位於母后武則天,被封為皇嗣。公元710年再度即位。公元712年禪位於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歲,廟號唐睿宗,諡號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葬於橋陵。
5.亡國的皇帝——唐昭宗李曄(867—904)
太子-皇帝-太上皇-皇帝-被臣子殺害
昭宗是懿宗第七子,僖宗的同母弟弟。6歲時封壽王,原名李傑,公元888年三月僖宗駕崩,昭宗同月即位,改名李曄,時年22歲。僖宗駕崩之際,大臣們本想擁立吉王李保,但昭宗在掌握軍權的宦官楊復恭等人支持下成為唐朝最後一個以皇太弟身份即位的皇帝。
乾寧四年,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王仲先藉機要挾宰相召百官署狀同意「廢昏立明」,隨即帶兵突入宮中。昭宗交出傳國寶璽,被囚禁於東宮。同日宦官迎立皇太子監國,假傳昭宗之命自稱太上皇,並令皇太子登皇帝位。
公元901年宰相崔胤聯合禁軍將領孫德昭發兵打敗了劉季述,為昭宗「反正」,昭宗復位。皇太子裕降為德王,改名佑。
天佑元年(904)正月,朱全忠提出要皇帝遷都洛陽。途中,朱全忠下令將昭宗衛士、宦官全部坑殺,將皇帝身邊的侍衛全部換成了他的部下。天佑元年(904)八月昭宗被朱全忠派左龍武統軍朱友恭、右龍武統軍氏叔琮、樞密使蔣玄暉弒殺於東都之椒殿。
6.元文帝圖帖睦爾
皇帝--王爺---皇帝--病死
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1304~1332),中國元代第八位皇帝,1328年—1329年在位;後復位,復位後在位時間為1329年—1332年,總共在位時間共計4年。武宗海山次子,明宗之弟。
元文宗死於1332年九月,終年29歲,廟號文宗、漢文諡號聖明元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