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瑞士銀行與野村證券等多家投資銀行宣布下修中國經濟成長後,中國經濟離5%目標已愈來愈遠。隨著中國電動車、鋰電池與太陽能電池等產業被美國、歐盟與加拿大等國加征關稅,中國的出口部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將會減少,這使得中國要達到5%的經濟成長率目標更加困難。面對持續衰退的中國經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與證監會等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在本月24日宣布了包含貨幣、房地產與股市等政策,希望可以刺激經濟。
房價預期使得台灣央行與中國人行的政策完全相反
就寬鬆貨幣政策而言,中國人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率0.5個百分點與降低既有房貸利率0.5個百分點。此外,中國人行也宣布降低第一戶與第二戶房子的頭期款比率。相較於中國人民銀行的寬鬆政策,台灣央行在本月理監事會後是調高新台幣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並降低房屋貸款成數等較嚴格的選擇性信用管制,造成台灣與中國兩國央行政策差異原因在於房價的「預期心理」。
我國央行為了避免更多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故採取較嚴格的選擇性信用管制來因應。相反的,在面臨房地產開發商破產與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中國人行是希望藉由增加市場的流動性與民眾繳納頭期款負擔來增加其買房的誘因。但中國人行所採取的政策是否有效,值得進一步討論。
中國人行希望藉由增加市場的流動性與民眾繳納頭期款負擔,增加買房誘因。(美聯社)
調降存款準備率的效果
首先,就降低存款準備率而言,當一個國家的存款準備率愈低時,該國金融機構可以運用的存款愈多,故可以在金融市場放款的金額就會愈大。但是,當金融機構可以放款的部位愈大時,不代表金融機構的存款都可以貸放到市場。
第一,就金融機構而言,若國家的經濟前景不好、市場風險提高或借款人的信用惡化時,即使央行沒有調降存款準備率,金融機構也無放款的誘因。此時,央行調降存款準備率是無效的;第二,即使銀行有放款意願,但若市場上的投資人因對未來預期悲觀而無貸款意願時,金融機構的存款就無法貸放出去,進而形成「爛頭寸」。此時,央行調降存款準備率也不會有作用。
降低頭期款無法提高購房意願
其次,就房地產政策而言,降低既有(存量)的房貸利率可以直接降低民眾房貸支出,增加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對經濟可能會有所幫助。惟當民眾的儲蓄意願因對未來預期悲觀而增加時,將會降低該政策的效果,但仍有提高民間消費的可能。然而,中國除了面臨通貨緊縮外,生產者物價指數自2022年10月至今年8月已連續23個月負成長,顯示中國廠商的生產活動與消費者的需求已陷入惡性循環。在此情況下,今年七月與八月的中國青年就業市場又呈現17.1%與18.8%的高失業率問題。
因此,中國經濟除了面臨生產與消費的衰退外,再次增加的青年失業率,更可以說明中國經濟尚未有復甦的可能。此時,我們合理預期,中國房地產價格會進一步下跌。換句話說,預預售屋價下跌的心理對有住屋需求者的影響,應會遠大於降低頭期款的政策吸引力,因此,人行政策應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沒有幫助。
最後,隨著中國生產者受到生產過剩的傷害增加,這些生產者的產能將會過剩與減少雇用勞動的需求,甚至可能發生倒閉的危機,使經濟進一步衰退。以中國汽車為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八月新車市場的折扣比率為17.4%,汽車業殺價競爭的結果已使得今年1月到8月的汽車廠商損失約6,200億新台幣。因此,中國政府有效的經濟政策應是改變人民對經濟悲觀的預期,而非推出一籃子的無效政策。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