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教育體制內生活了九年後,我來到了美國。本以為就算融入不了同學,也能很快適應學校的生活——不就是上課下課嘛。沒想到,美國學校的一切都與中國大相逕庭。
令人迷惑的課表
首先,課表就讓人感到迷惑。
學校的課表並不像我在中國那樣,從周一排到周五,每節課叫什麼都列得清清楚楚,而是分「紅日」和」藍日「,學校的日程表每天根據這兩種日子穿插切換,這一周的」紅色日「是周一,三和五,藍色日是周二和周四,下周則相反。
每個人都會選7門課,每天只有四節課,在紅日上單數課,在藍日上偶數課。你們一定注意到還有一個課時是空著的,原來,每個藍日第四課叫」重返「課程,這個課期分為兩半,分別上兩節課,按照自己選的課表,輪流「復返」。好暈,我好久才搞明白,這節課其實就是複習課,學生可以按課表排期去找老師答疑。
每節課下課後,學生們從各個教室湧出,學校里好似在進行一場大遷徙。這場遷徙由近2000名學生組成,出發地和目的地是大約100間教室——像走迷宮一樣,以至於我們學校自己就有個地圖——而時限只有10分鐘。「堵車」、遲到,都是經常發生的事。
上學的第一節歷史課,我早早地去教室,找到了教室就在後面的座位坐好。但是我聽了半天:怎麼講得不像歷史?講的好像是不同地形差異下的船舶動力,還有個船的模型。
我坐在教室後面。快十分鐘後,老師才看到我這個不認識的學生。走過來問我:你為什麼在這裡?
沒錯,我走錯教室了——因為這200間教室有很多教室號是相同的,靠ABCDE來區分,而我只看到一個教室號就進來了。
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下課時我都要提前掏出課程表和學校地圖,研究下節課要去哪上,應該走什麼路線,有點像做旅遊攻略。
哪種排課方式更好?我覺得各有利弊。美國這種方式需要學校足夠大,有足夠多的教室、老師和課程,我的學校應該有200多位老師,這肯定是需要很多錢的。但好處是學生們的選擇更多,課程也更豐富。
中國的方式更有利於集中,學生們不用總想著下節課我要到哪個教室去上,也更方便老師管理和熟悉每個學生——我覺得美國學校的老師不可能認識他所有的學生。在中國,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情況如數家珍,同學位天天在一起,也更容易認識和結交朋友——我在美國這一年,大多數同學只在某一節課上能見到,只遇到一個同學和我選了兩節同樣的課,這就算是我的「同學」了,但我還沒有機會和他說話。
人人都背著電腦
在教學方式上,美國和中國最大的不同,是學校會給每個學生發一台學習用電腦。學校作業大都是通過電腦在網上提交的。這種方式不僅能方便地提交文字和圖片,老師還能設置作業截止時間(過期不能提交)、統計有多少人交了作業、自動分配作業以及方便評論等功能。有些考試也是在網頁上進行的。
有一次,歷史老師為一次作業布置了十幾個主題,在網絡教室里採取先到先得的方式,於是大家開始了「搶作業大賽」——大家都想寫那些相對容易的,這種形式只有在電腦網路上才能實現。
肯定有家長說,用電腦上課,有人偷偷上網玩遊戲、刷視頻怎麼辦?別擔心,這些電腦都被安裝了防火牆,只能訪問學校及各種課程、學習網站。當然,總有人能找到各種漏網的小遊戲網站偷偷玩。
為了不讓孩子接觸太多網際網路上的信息,美國和中國學校都想盡了辦法。比如,中國學校里就明令禁止學生帶手機,帶了的,要上交老師,放學時再拿回來。如果被發現沒有上交偷偷使用,會面臨非常恐怖的懲罰,比如手機被老師暴怒地扔到垃圾桶里。
恐怖的當然是老師,不是扔垃圾桶。還會有退宿、休學、找家長等一系列舉動。
但我想說,其實是管不住。我的同學裡,有人準備了兩個手機,上交一個,留一個;還有人交模型機,甚至有人上交了一個弄假成真的手機殼。
美國學校人人都可以帶手機。我覺得手機帶到學校並沒有什麼,很多時候我需要要手機翻譯,我的同學們有很多是課間用手機聽音樂、刷視頻。美國的課間時間很少,即便讓我玩兒手機,我還在找教室的路上呢。
但有一個傳言是真的,就是美國課堂上沒有教材。
英語課的教材就是小說。老師會提前給出本學期要讀的小說,可以自己買,或者去圖書館借。你要懶,什麼也不做,每年課前老師會把這節課要看的篇章的複印本發在網絡教室里。上課就是看小說,對於愛看小說的人來說,可謂福音;對於不愛看的人,可能是種折磨。我的英語課堂有些同學就不看,他們小聲說話,或者看看別的。
數學課有教材,我的數學老師還特地給我發了兩本,但我也沒用,太沉了,裝在書包里跑不到,反正老師也會把授課內容發在電腦里。
歷史課就更沒有了。基本上老師一上課就開聊,課後作業全靠在網際網路上搜索。從這個角度說,學校發電腦,也就不奇怪了。
好創意能讓老師為你加很多分
(美國一所高中學生的課堂展示)
美國學校與中國的另一個不同,是平時表現在成績中比考試成績重要得多。大家只要想到這個,也不會在課堂上玩手機了。
平時表現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化學課,我們需要收集老師的「印章」。每個單元開始時學生們會得到一張活動表,每完成一課的作業,找老師檢查完後她就會在表上印一個章。學期末的成績是根據這張表決定的——聽著是不是有點幼稚?但很管用。
平時表現還包括課堂測驗等。之前我聽說美國學校不怎麼考試——騙人的。現實情況是有非常多的考試(Test),考試之外,還有小測驗(Quiz)。
學生的成績評分是在APP上實時更新的(家長也能看到)。小測驗的成績占比雖然沒有考試高,但也不敢忽視,一次小測失誤,成績就能從A掉到C,掉到C就會影響GPA,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在某些文科課上,考試不是筆試,而是展示。
以歷史課為例,每個單元的考試都是項目展示。老師會讓我們從一個和本單元主題相關的內容清單里自選一個主題,先自己做一份research,可以理解成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自己做PPT,再到課堂上展示。
美國學生看起來對這個系統非常熟悉,但對我來說挺難的。因為歷史課主要是美國歷史,那些人物我別說認識,好多都沒有聽說過,但我還要去找這些人的簡歷,他們的貢獻,還得說出自己的評價。我壓力非常大。後來我發現,很多美國同學也不知道這些「人物」,才稍微輕鬆了一點。
資料收集好了後,就是想辦法展示出你的資料和評價。展示方法五花八門,除了製作PPT,有人製作海報,有人製作棒球卡,甚至還有製作雕像來展示,好的創意能讓老師為你加很多分。
教室一角
你們一定聽說過,美國學生熱情開朗大方,在課上侃侃而談,實則也不是這樣。比如在棒球卡交換展示課上,我的歷史課同學只有一半做了展示,剩下那一半,不管老師和助教怎麼鼓勵,也沒有人站出來。十分鐘後,老師只好繼續講課。
這些沒有展示的人怎麼辦?老師會額外安排補考。補考日那天,教室人滿為患。
回想我在中國的學習,評價學習的主要方式主要是考試,月考、單元考、期中考、期末考……
和你們想得不一樣,相比之下,我覺得中國教育更容易,因為平時的考試和作業不會計入最終成績里,差不多就得了,往往可以偷懶,考試前突擊一下就行。但美國的學習更讓人緊張,有種一點也不敢鬆懈的感覺。
不過,老師也會開一些後門,比如,延長交作業的時間。
我剛到美國時,還不知道作業要通過電腦交,等弄明白時,離第一學期結束已經沒有幾天了,當時我心想「這下完蛋了,要不及格了」。但我在電腦上補作業時,發現每一科都有很多人同時在線補作業(這也是網絡作業的優勢),看來,不只我一個人沒有按時交作業。
此外,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成績不理想,並且你認為自己有能力獲得更高的成績,還可以主動向老師申請補考。老師通常都會給機會。補考安排在學期結束前一兩周的放學後,老師會臨時通知參加補考的同學哪天補考。
但補考也不是放水,題不會更容易,可也不會更難——和平常一樣,沒錯,很公平。
這個階段,你可以看到Schology系統里,你的成績隨時一項項作業上交和評定成功、一個個考試成績被修定而發生變化,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中國老師VS美國老師
(英語教室一角,後來發現這是特教課程,我暈)
我還想說說老師。
美國老師和中國老師誰更好?
我的感覺是,中國老師更認真負責,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更關心,更了解。當然,這也和中國是固定班級、學生數量較少有關。
美國是走班制,沒有班主任,每個課的老師一年可能有200個學生,讓他把學生名字全部記住都不可能,更不要說是否了解每個人的情況了。
美國學校有一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和班主任差不多,叫Counselor,負責解決學生的排課、成績以及任課老師不負責的所有事項。但每個Counselor要負責從九到十二年級五六百名學生,他更不可能了解每個人了。
我的Counselor姓蔡(Tsoi),一看就是個中國人的名字。接到郵件時我們還以為學校特地為我安排了一個中國老師師,見了面一看,是中國人不假,但他根本不會說中文。後來我發現,學校給導師分配學生是按姓氏的首字母排序的,「蔡先生」負責L,就是這麼簡單。
「蔡先生」也沒有特別關照我,而且還給我排錯了兩次課表,導致我在上學的頭兩個月頻繁換課表,又經歷了更多的「教室迷惑」。好在,後來終於穩定下來。
美國老師也不像中國老師那樣起早貪黑,我們8點10分上第一節課,很多老師都是踩著點到學校,有時候還會遲到,大家進不去教室,就坐在教室門口的地上。下午2:55最後一節下課,3點鐘,整幢教學樓都空了,所有老師都走了。
每個課任老師都有一個助教,負責改作業、做教學資料,上課發「廁所卡」等工作,幫助主教老師分擔了不少工作。
反觀中國的老師,很早就到校,放學後還會給學生補課,周末也在微信群里督促大家寫作業、答疑,所有作業和教學資料都是自己準備,中國老師的辛苦,美國老師肯定想像不到。
不過,美國的學期後半段,每科老師都有專門的答疑時間,在安排好的答疑時間,老師一定在教室里出現。美國就是這樣,什麼都提前規劃好,該做的都會做,不該做的,也很少有人主動做。
但也有非常主動的老師,比如我的數學老師麥考倫女士。雖然我是插班生,又是轉學生,其他老師都是把我和其他同學同等看待,只有數學老師格外照顧我。她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老師,剛剛生過寶寶,渾身散發著母性的味道。她不只破例給了我兩本數學教材,剛開學前幾周,還在放學後給我開會,想知道我需要什麼幫助,怕我聽不懂,她還提出用谷歌翻譯。這樣熱忱的關心,讓我很不好意思,也讓我覺得這是位能親近的老師。
有一次上課,她講了一道題,我覺得這個解題思路不對,如果是別的老師,我就走了。因為是麥考倫女士,我就和她講了我的想法。她很認真地聽完我的思路,稱讚我是唯一向她提出不同思路的學生,她說課後會認真想想。
後來我就把這個事忘記了。但再次上課時,她又特地告訴我,我的想法是對的。
即便如此,我在數學成績上並沒得到優待。學期中間,我有點鬆懈,幾次小考沒有考好,GPA一下子就掉下來,我趕緊找麥考倫老師要求補考,這才好不容易在學期末把成績追上了一些。
11年級我要上IB數學了。本來,我不想離開麥考倫老師的課堂,不想換數學課,但麥考倫老師關心我到底應該選哪個數學課,不厭其煩地找我和IB課程顧問討論。我也就不好意思太任性了。
在美國上學的第一個學年,過得慌張又混亂,有聲色,也有消沉,但我終于堅持下來了。
第二個學年,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