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國加強「兩用物項」出口管制 稱不影響國際經貿往來及合作

中共官媒新華社星期六(10月19日)報導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了國務院令,公布了所謂的《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該條例將於2024年12月1日生效。

根據該條例,兩用物項是指「既有民事用途,又有軍事用途或者有助於提升軍事潛力,特別是可以用於設計、開發、生產或者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貨物、技術和服務,包括相關的技術資料等數據」;所謂的出口管制,指的是從中國境內向境外轉移的兩用物項。

新華社稱,這些規定旨在「增強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政策的透明度和規範性」,「提升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治理能力」。

該條例的實施增加了便利化措施。出口業者無須事先申請兩用物項出口業者登記,可直接申請出口許可;對於符合特定情形的出口,例如出境維修、參展等活動,出口經營者可以「以登記填報信息方式獲得出口憑證」,自行報關出口。

美國表示,北京通過提供包括微電子設備在內的兩用物項,以支持俄羅斯烏克蘭的戰爭努力,這些物項可以幫助俄羅斯製造武器。中國則表示,其並未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不應中斷。

中共的這項新規定對兩用物項出口實行許可制度,並列出了管制清單。此類貨物的出口商必須披露出口貨物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

中國司法部、商務部負責人於星期六就《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時表示,該條例在出口管制法基礎上明確規定,進口商、最終用戶存在違反最終用戶或者最終用途管理要求、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或者將兩用物項用於恐怖主義目的情形的,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可決定將其列入管控名單。

另外,對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情形補充規定:「進口商、最終用戶存在將兩用物項用於設計、開發、生產或者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或者被國家有關部門依法採取禁止或者限制有關交易、合作等措施情形的」,主管部門也可將其列入管控名單。

關於相關管制措施是否會影響到其正常貿易、國際科技交流與經貿合作,負責人強調:「出口管制並不是禁止出口。」並稱促進兩用物項正常貿易,是為實現貿易強國戰略保駕護航,不會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順暢運轉設置障礙。

本星期,華盛頓對兩家涉嫌參與製造和運輸攻擊無人機的中國公司和一家俄羅斯附屬機構實施了制裁,並警告兩國停止為烏克蘭戰爭提供支持的合作。

(此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020/211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