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十年前中國開發商實施的一個大膽的房地產項目:在馬來西亞的沙地和低矮紅樹林上建造一座耗資1000億美元的城市,作為中國中產階級的豪華「夢幻天堂」出售。
如今,在這個叫做森林城市的地方,許多居民都是臨時過客——清掃空曠道路、撿垃圾、修剪樹籬、給植物澆水的管理員。
「我看到了很多新面孔,」在KK超市工作的塔娜·塞爾維說。這是一家燈火通明的便利店,在街邊大多用木板圍起來的空曠空間中格外醒目。她在商店樓上租了間公寓,月租118美元。
在遠處,森林城市的一排排高樓聳立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柔佛海峽上,就像一座見證中國經濟成就的紀念碑。近看,街道很安靜,大多數公寓都黑著燈,巨大的石板將茂密的森林與「待開發土地」區分開來。
中國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設想中的森林城市是一座「未來綠色城市」,占地約3000公頃,有四座人工島。這裡應該有70萬套公寓。但只建成了一個島,幾十座高樓里有2.6萬套公寓。
自去年債務違約以來,碧桂園已成為中國房地產過熱的象徵,一家無力支付帳單或建造其所承諾公寓的賴帳企業。數十萬購房者和像森林城市這樣的項目陷入了困境。正在香港起訴碧桂園的債權人最終可能會接管森林城市。
碧桂園計劃建造多達70萬套公寓,並表示將「根據需求」繼續開發。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官員們希望利用森林城市的辦公大樓,為受到稅收優惠政策吸引的金融公司提供辦公場所。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森林城市居民寥寥,前途未卜,如今它就像一張空白的畫布。Netflix的真人秀《誰是內鬼》(The Mole)和韓國電視台的《戰鬥旅行》(Battle Trip)都曾在這裡取景。加密貨幣投資者巴拉吉·斯里尼瓦桑最近開始將森林城市的一個空間用作臨時技術學校。
森林城市銷售展廳的內部設有一個模型,其中包括尚未建成的公寓大樓。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森林城市一座公寓樓前掛鎖的店面。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森林城市的規劃包括免稅店和奢侈品零售店,但其中大部分店鋪都是空的。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但碧桂園並未放棄這個宏偉計劃。「森林城市的藍圖不會改變,」碧桂園在給《紐約時報》的聲明中表示。「將根據需求進行合理開發建設。」
多年來,碧桂園大量獲取廉價資金,維持「造了就會有人來」的戰略,這也是中國樓市狂潮的特點。當碧桂園試圖將這種模式帶到海外,追逐正在離開中國的資金時,它遇到了麻煩。
2014年,幾乎就在卡車開始將沙子傾倒在海草上造陸之初,該項目出了岔子。海峽對岸幾公里外的新加坡官員向馬來西亞提出擔憂後,森林城市的建設暫停了數月,以評估其環境影響。兩年後,由於擔心資金外流導致人民幣崩潰,中國開始阻止公民在馬來西亞和其他國家購買房產。
擁有森林城市40%股份的馬來西亞地方當局試圖重振人們對這個項目的興趣。他們承諾將把這裡變成一個金融特區,並於上月取消了對超級富豪投資者所謂的家族辦公室的所有稅收。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碧桂園誤判了需求。
在9月初前往森林城市的旅途中,可以看到該建築群中心辦公大樓上著鏈鎖,有保全把守,目前當地官員希望投資管理公司能在這座樓里開設辦事處。到了晚上,除了樓頂偶爾閃爍的一個破損的綠色LED指示牌外,大樓幾乎是看不見的。在附近的公寓樓里,整個樓層一團漆黑。
商場裡的商店曾經被指定為奢侈品零售店和免稅店,如今也被鎖住——一些商店裡堆滿腐爛的木材和建築材料。一天晚上,唯一的顧客是三個女人,她們騎著閃閃發光、播著凱蒂·佩里《上周五之夜》(Last Friday Night)的塑料機動恐龍四處轉悠。
「天國階梯」是一個意在成為網紅打卡點的旅遊景點。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由園藝師、清潔工和保全組成的團隊負責維護森林城市。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附近社區的家庭下班後帶著孩子來森林城市不大的水上公園玩耍。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碧桂園是在追逐潮流,而沒有真正去考慮創造一座城市的機會,」2014年底,佐佐木設計公司的景觀設計師麥可·格羅夫說。他與麥肯錫的顧問一起被請來,幫助開發商制定更具經濟和環境可行性的計劃。
「他們施工很匆忙,」格羅夫說。
如果說有哪家公司能成功打造「森林城市」,那本該是碧桂園。它曾經是中國最有名的開發商之一,以「開發和銷售速度快」為傲。為宣傳森林城市,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張貼了廣告。有興趣的中國買家飛來參觀樣品屋。房地產經紀人大肆宣傳獲得特殊簽證和成為馬來西亞公民的可能性。
在中國,除了房地產,幾乎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投資儲蓄,森林城市被視為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2016年,碧桂園為生活在上海的穆蘇(音)提供了一次免費的森林城市之旅。他發現那裡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在中國投資了房產的他花了大約15.1萬美元在森林城市買了一處房產。
「與中國的房價相比,這裡並不貴,」穆蘇說,他最近決定徹底搬到森林城市。「我現在40歲了,想換一個新的環境,重新開始。」他承認,他所在的大樓里人不多。「一開始不是很好,覺得很遠,很偏僻。」
當太陽在森林城市的白色沙灘落下時,附近社區的幾個家庭帶著孩子在森林城市不起眼的水上公園玩耍。
森林城市的開發商碧桂園曾是中國領先的房地產公司之一。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豪華公寓大多無人居住。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只有少數公寓在夜間亮著燈。Amrita Chandrada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一對中國夫婦在向天空延伸的長雕塑「天國階梯」上拍照。他們說,2016年,他們在森林城市買了一套公寓,每年從浙江一個沿海城市來這裡度假一次。
森林城市的大多數業主似乎都把公寓租出去,自己住在中國。在中國各地,很多開發商倒閉了,大量購房者無法拿到他們購買的房子。一些在森林城市擁有住房的人最近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一個私密小組中表示,他們的公寓已經建成,這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碧桂園表示,其80%的公寓賣給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買家。它拒絕透露如今有多少人住在森林城市。
但在上個月的一次旅行中,可以看到森林城市感覺像是被遺棄了。那裡的大多數人都是中國遊客、餐館和商店老闆,還有一隊來自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園藝師、清潔工和保全,他們不知疲倦地工作,維持一切正常運轉。一大早,在烈日下,一些工人在森林城市公寓的陽台上休息,晾著抹布和紗籠。
在街上,兩名中國商人用手機上的翻譯應用程式試圖招募來自孟加拉國的勞工做一些工作。
在附近,一群尼泊爾保全站成一排,迎接他們的森林城市經理。
在城外,碧桂園修建的一條通往新加坡的高速公路邊,穿著綠色襯衫、偶爾戴著太陽帽的園林工人們俯身修剪樹籬,或清掃街上的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