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真有膽量,那就去波瀾街試試。」這是香港影片《古惑仔》裡,山雞哥講過的一句話。
1980年,13歲的陳小春不再上學了,跟著父親去到香港討生活,是泅水過去的。
剛到香港的時候,誰也不認識,父子倆一個工地又一個工地地找活,只要能讓肚子不挨餓,啥活都攬,啥活都做,能活下去就是他們生活的唯一指望。
1983年的時候,16歲的陳小春就離開父母,一個人在外討生活。
他起初在銅鑼灣的一家大排檔給糕點師傅幫忙,學著做中式早茶,手打牛肉丸就是那會兒掌握的拿手本事,後來呢,為了能更好地討生活,他認為得學一門更實用的謀生技能。
經熟人牽線,他輾轉去了一家理髮店做零活,先從掃地、買菜這些事兒做起,過了兩年,總算當上了年輕的理髮師。後來眼界寬了,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小理髮店滿足不了陳小春對人生的嚮往,他得要更大的平台,來達成自己的志向。
1985年,陳小春走進了他的波闌街。
不過,對陳小春來說,就算用盡一生也找不回被3000元賣掉的親弟弟,就算身家過億那又能怎樣。
【窮小子的藝術人生】
1985年,香港無線電視台招聘舞蹈藝員這事兒,把在理髮店當小弟的陳小春給深深吸引住了。
剛到香港那會,陳小春老是能在電視中瞅見一些打扮時尚的年輕人在舞台上又唱又跳,肆意釋放著青春活力。這個從廣東惠州來的少年,頭一回意識到,生命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有別的意義。
沒人在的時候,他就照著腦海里的記憶,學著扭動身子,每一迴轉圈,感受著身體帶來的快樂。
要不是有這次招聘,陳小春沒準就在銅鑼灣做理髮師了,不過生活里的美好往往就是這麼巧,來得正是時候。
1985年,陳小春進入了香港無線電視台的舞蹈藝員培訓班,在那兒使勁兒苦練基本功還有舞蹈動作。培訓完以後,由於成績出色,他就被編進了豹小子組合,專門給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這些歌壇大明星伴舞。
人生更大的舞台向來是留給努力打拼的人的,這在陳小春那兒得到了很棒的印證。
1992年,陳小春跟朱永棠、謝天華組成了三人組合「風火海」,從而正式以藝人身份出道。
兩年以後,憑藉電影《朝九晚五》,獲得了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1996年,陳小春參演《古惑仔》系列電影,他演的山雞哥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其事業就此迎來了好時候。
2010年,過了四十歲的陳小春碰到了他這輩子的另一半,就是同樣是明星的應采兒,這個性格風風火火、特別愛笑的姑娘,讓陳小春心甘情願地收起了長久以來的浪子心思。
三年過去,人到中年的陳小春成功當上了奶爸,懷著對生命的滿滿感激,興奮地在平台曬出寶寶的照片。2020年,他們家有了第二個娃。
【割捨不掉的親情】
現今陳小春愛情和事業都搞得特別好,資產過億,絕對算是人生的大贏家,不過呢,在他內心深處一直有著一個挺大的遺憾。
2008年,陳小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領「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心青年」獎時,跟記者講了自己有個失散多年還沒找到的弟弟這樁心事。
雖說過去好多年了,可弟弟的失聯一直是他心裡解不開的疙瘩。
小時候陳家窮得很,他爸媽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家裡除了有幾塊田,啥都沒有。趕上收成好能湊合著過,收成差了,全家人就得挨餓。
家裡孩子不少,就算父親拼命打工賺錢,也沒法解決吃飯穿衣的問題。沒辦法,父親只得狠心把年紀還小的弟弟以三千塊的價錢賣給了沒孩子的那戶人家。
當年父親的做法年幼的陳小春根本理解不了,等多年後,自己歷經了生活的種種艱難,陳小春才慢慢懂了父親的難處。
但是,他從沒放棄找弟弟,心裡一直想著,要是能行,他甘願拿自己換弟弟。這麼些年過去了,也不曉得弟弟過得好不好?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家了?
父親曉得他還沒放棄找弟弟,沉默了好一會兒,這老人家勸兒子說:
「得了,都這麼多年了,當年人家能出那麼多錢買孩子,家庭條件估計不錯,你弟在那種人家起碼不至於跟咱一起挨餓。再說了,把一個孩子養大也不簡單,這麼久了,別去打擾人家了,也替人家想想難處吧。」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咱國家剛打完抗美援朝戰爭,接著又碰上三年乾旱的糟糕天氣,糧食大量減產,只能按照人頭給大夥分配口糧,而且不同的人,拿到的糧票都不一樣。
通常有21斤/月、27斤/月、32斤/月這三個檔次,而一些重體力勞動者以及解放軍能分到40斤/月。
然而在好幾個月都吃不上葷菜的年頭,這種分配比例壓根就沒法讓一個人正常獲取糧食,餓極了的人們只得去挖樹根和樹皮來填肚子,有些身體不好、常生病的人甚至得了浮腫病丟了命。
在農村,有些家庭孩子不少,可糧食不多。農民就靠種地掙錢,要是趕上災啊禍的,基本就一兩個能幹的勞力,養活全家老小很困難。這時候,要是有富人家願意收養孩子,對農民家庭來說,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唯一的辦法了。
抱養出去的孩子如果去了條件好的家庭,不但口糧不用愁,還能過上原生家庭沒法給的好日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再也不用一輩子當農民。
而且收養家庭出的錢,能幫原生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熬過艱難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兩個家庭的需要。
只是在親情這塊兒,割捨掉孩子會讓原生家庭的父母一輩子都心懷愧疚,留下陰影。畢竟呀,但凡不是迫不得已,沒有父母願意失去自己的親生孩子,哪怕只是暫時分開,那也是讓人揪心的折磨。
再看陳小春的父母,當初做出這種選擇,想必是經歷了很激烈的思想鬥爭。至於為啥捨棄的是弟弟不是哥哥,父母應該也是從孩子的方面考慮的。
弟弟年紀小,對原生家庭沒啥清楚的記憶,去個新地方能很快適應,等成年了,也不會牽掛和指望原生家庭,這從根本上不影響他未來的日子。
這大概就是多年以後,當老人知道大兒子還在執意尋找弟弟的消息時,為啥會說放棄的緣由了吧。
與其找到後挑破這層關係,讓小兒子有被遺棄的那種悲痛感,還不如就讓一切過去算了,不打擾應該是對被送走孩子最大的尊重。有時候,善意地騙一騙,可比殘酷的真相明智多了,這是老人能為小兒子做的最好的打算。
【山雞哥的溫柔】
在別人看來,陳小春那直脾氣可是出了名的。在《朝九晚五》電影頒獎晚會的時候,輪到陳小春上台講獲獎感言了,對著頒獎嘉賓還有台下的觀眾,他居然說:「反正謝謝啦,把獎給我吧。」
在內地參加綜藝當比賽評委的時候,他的點評特別犀利和獨特,惹來好多議論。就連接受記者採訪時,他都會主動叫大家守紀律,當個好市民,絕對不會去討好記者。
這樣的直性子在演藝圈那可真是獨一份,好多人都講他脾氣差,不過對待家人,他可不是那個樣子,成了不一樣的「山雞哥」。
等有了經濟實力,他把親情看得特別重,在他看來,啥都比不上親人重要。
母親患癌的那最後幾年,陳小春把能用上的人脈關係都用上了,到處給母親找名醫。只要聽說哪兒有醫術厲害的醫生,他哪怕推掉工作,也要連夜把醫生請到香港給母親看病。雖然母親最後還是走了,可他這份孝心著實感動了好多人。
好些年過去了,記者又來採訪他,他還是會眼淚汪汪地跟記者說,母親臨終前自己都沒成家,這大概是他這輩子最不孝順的事兒了。
還沒結婚的時候,他把妹妹的倆孩子當成自己親生的,但凡有點空兒,他就領著倆侄女出去耍,在倆侄女跟前,他那硬漢樣兒全變成了寵溺,侄女提啥要求,他都沒條件地答應。
2017年9月,陳小春領著兒子 Jasper參加了湖南衛視的親子戶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第五季》。這檔節目把他往常的熒幕硬漢形象完全給顛覆了,他跟兒子在節目裡那令人哭笑不得的真實表現,讓觀眾見識到了有血有肉的陳小春。
一路走來,陳小春起初是個沒啥名氣的小人物,後來變成了一代巨星,這一路的每一步都特別艱難。
在演藝圈子裡,陳小春的顏值跟演技可能都算不上是最頂級的,不過呢,他憑藉著那股子拼勁,在香港這個到處都是人才的大環境下,硬是給自己打出了一片天下,靠自己讓全家人都過上了富日子。
他最後做到了他在《古惑仔》裡演的山雞講的那句:「要是你真有膽量,就去波瀾街闖闖。」
2021年,陳小春的事業依舊紅紅火火。
他參與了好多綜藝節目,像《大灣仔的夜》、《616真心夜》之類的,特別是《披荊斬棘的哥哥》,給他吸了好多粉,讓觀眾發現了一個既酷又逗樂的山雞哥。
他跟應采兒的婚姻那叫一個讓人羨慕,好多綜藝里都能瞧見他倆有趣的互動。
不過就算日子過得再幸福美滿,弟弟的記憶也只會是他這輩子的一道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