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0月29日),通用汽車(GM)執行長瑪麗‧巴拉(Mary Barra)表示,電動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面臨激烈競爭,有太多公司在中國銷售電動車,導致價格戰不可持續。
「商業內幕」報導,周二,在舊金山舉行的TechCrunch Disrupt會議上,巴拉在回答有關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激增的問題時發表上述言論。
2023年,中國有120多個品牌銷售電動汽車,而美國只有約60個品牌,說明通用汽車和其它外國製造商在中國面臨競爭的激烈程度。
巴拉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已經過度飽和。她說,中國電動汽車業務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而這種競爭導致價格「越來越低」,將難以為繼。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電動汽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共)監管的推動。」巴拉說,她指的是中共政府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
「但目前中國有超過一百家OEM,主要專注於電動汽車(市場)。」她補充道。OEM是原始設備製造商,為其它企業生產的產品提供零部件。
近年來,大量專注於電動汽車的初創公司在中國推廣廉價汽車,給歐洲和美國汽車製造商帶來越來越大的挑戰。
「你必須考慮什麼是可持續業務,因為目前的情況是不可持續的。」巴拉說,「在這一百多家公司中,只有不到幾家是盈利的。」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前9個月汽車行業整體利潤率4.6%,低於下游工業企業平均獲利率6.1%;9月利潤總額僅人民幣324億元,同比下降28.5%,利潤率為3.4%,不僅是今年以來最低,也是近4年以來第二低月份。《界面新聞》報導,這一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激烈現狀,壓縮利潤換取銷量和市占率是汽車製造商不得不做的選擇。
在7月公司第2季財報電話會議上,巴拉曾形容在中國的是一場「逐底競爭」(Race to the bottom),並會破壞產品的剩餘價值,「那裡虧損的數量不可能無止境地持續下去」。
歐洲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飽和的電動汽車市場也舉步維艱。在本月初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梅賽德斯-奔馳報告稱,2024年第三季度利潤大幅下降,幅度達53%。下降反映了競爭加劇,尤其是在亞洲市場,以及中國市場的整體放緩。該公司表示,電動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1%。
為了防止中國廉價電動車衝擊海外市場,在進行一項反補貼調查發現中共補貼削弱歐洲汽車製造商後,歐洲聯盟周二正式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加征最高達35.3%的關稅。
此前,加拿大和美國最近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達100%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