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吃飽喝足已經成為日常,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慢性病,比如血管的「定時炸彈」——血栓。
血栓部位不同,危害不同
血栓可分為不同的類別,下面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
白色血栓:一般出現在血液流動比較快的部位,這類血栓由很多聚集成珊瑚狀的血小板組成,在其表面還有很多中性白細胞粘附,因此看起來是白色的。
混合血栓:這是靜脈的延續性血栓組成,呈現出紅色跟白色的間隔條紋,主要分布在左心房部位。
紅色血栓:當混合血栓逐漸增大之後,阻塞管腔周圍的局部血流停止之後就會有紅色血栓形成。
透明血栓:常見於微循環的學校管,一般很細很小,會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而血栓出現在不同部位,其帶來的後果也有所不同。
如果血栓出現在下肢,患者會感覺到劇烈的四肢疼痛,會影響到正常運動,皮膚溫度會降低,動脈搏動減弱甚至可能還會消失。
血栓出現在大腦時,患者會出現視線不清甚至失明的症狀,單側臉龐或者四肢出現物理刺痛以及麻木的症狀,說話也較為困難,會出現劇烈的頭痛感。
心臟的血栓屬於冠狀動脈血栓,患者會有胸部疼痛以及壓迫的症狀,還會出現呼吸短促、頭昏或肩膀放射性疼痛症狀。
4個動作幫你預防靜脈血栓!
因為飲食以及生活習慣的影響,現在血栓不僅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很多青年人也難逃其害。那麼如何預防血栓上身?醫生教大家四個簡單動作。
踮腳運動:保持坐立姿勢,然後將雙腳的腳尖著地,讓其跟腳踝持平,以腳尖作為一個支點帶動足部向後上下移動十五次。
按摩腿肚子:將左腿彎曲,然後彎腰用左手按摩小腿肚十五次,之後換右腿重複進行,可以促進腿肚子的血液循環。
足跟運動:保持坐立姿勢,雙腳的腳跟著地,然後以腳跟為支點帶動整個足部上下運動,在向上移動的時候要儘量讓足踝靠攏,進行十五次。
抱膝旋轉:保持坐立姿勢,然後用雙手抱住左腳的膝蓋,然後以腳踝作為支點讓足部向左旋轉,之後向右側旋轉,每個方向十次,之後右腳也進行同樣的動作。
答疑:打點滴通血管可以預防血栓嗎?
通過打點滴這個過程來預防血栓,其實並無醫學依據,一方面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長期的血管阻塞,並不能通過打點滴將其沖走,另一方面打點滴也不能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症狀。打點滴是否能改善血栓,依賴於其中的藥物,但是相對而言,持續時間較短,操作不當還可能出現醫療事故,因此不建議大家使用。
預防血栓需要從日常生活著手,要飲食清淡、作息時間規律,同時還需要採用相應的鍛鍊配合才能遠離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