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山海經》中那些事正在不斷被證實

古時期的交通工具是非常不方便的,在這種情況下,祖先是如何看到類似於南美洲、北美洲、澳洲、極地的場景的?而且還對上山下海,飛天遁地的動物都有所記載?不管多隱秘都能被發現並品嘗,如果他們只是經過某地怎麼可能對當地動植礦物了解這麼詳細?如果是久居當地那麼又怎麼走遍世界? 諸多不解之謎更增添了《山海經》的神秘色彩,希望有朝一日能真相大白,也能滿足我們那顆跳動不休的八卦之心。

山海經》,成書於戰國時期至漢代初期,與《易經》《黃帝內經》並稱為上古三大奇書。《山海經》包含著關於上古地理、歷史、神話、天文、動物、植物、醫學、宗教以及人類學、民族學、海洋學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諸多內容,是一部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古老的奇書,裡面記載了很多山川地理和各種奇珍異獸,還有眾多的神話傳說,對於研究上古時期的地理、文化,以及中華民族起源階段的歷史,具有獨一無二的研究價值。

據記載《山海經》本應配有《山海圖》,而二者相合方是完整的《山海經》,但據記載西漢年間,尚有山海圖與經文並行,至今日圖早失而唯經獨存。

《山海經》全書原共22篇,但現僅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已遺失,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

對於《山海經》的內容性質真偽,從古至今一直是爭議不斷,有的人認為《山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先民的地理著作,其中傳遞的信息是真實的,只是後人沒有理解透徹而已。而另外一部分人認為此書記載內容過於奇幻,內容怪誕,不足以信,如司馬遷就曾因為其內容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之參考。 

對於《山海經》的地理方位的內容不可考證,很多學者認為《山海經》顯示了遠古時代的中國所在之地——古崑崙一帶的概貌,本應有圖有經,先有圖後有經;圖為地圖,經是圖的說明。現在作為根基的圖不見了,空餘一份說明自然看的人云山霧罩,不明所以。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足跡也遍布整個地球,慢慢的很多在《山海經》記載的奇珍異獸一個一個得到印證,這些新的發現讓人不由重新燃起了對此書內容的探究。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些動物卻不僅限於中國境內,而是遍布大半個世界。交通不便的古代。先人們是如何對世界進行探索的?

先讓我們用書中記載來對比一下現實中發現的動物

1

畢方-火烈鳥

漢武帝時,嘗有獨足鶴。人皆不知,以為怪異。東方朔奏曰:此山海經所謂畢方鳥也。驗之果是。因敕廷臣皆習山海經。」

《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

翻譯:有一種禽鳥,形狀像鶴,但只有一隻腳,紅色的斑紋和青色的身子而有一張白嘴巴,名稱是畢方,它鳴叫的聲音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它出現的地方就像著火了一樣。

而火烈鳥經常一隻腳站著,遠遠看去就猶如只有一條腿;而且火烈鳥羽毛的顏色是根據食物的礦物質而變化的。而且一大片一起飛起來就好像著火了一樣。但是火烈鳥喜歡生活中熱帶,主要是棲息地是在非洲、南北美洲等。

2

橐——雪鴞

《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見夏蟄,服之不畏雷。

翻譯:有種鳥狀如貓頭鷹長著一張人臉,冬天能看到,夏天就蟄伏了

這鳥不就是雪鴞嗎?讓我們來看看雪鴞的圖,像不像人臉?也是天冷了出現,天熱了就看不見了。雪鴞主要分布在北極圈附近,但是冬天偶爾也會出現在中國黑龍江省北部、新疆西部和庫頁島等地區。

3

蠱雕-美洲角雕

《山海經·南山經》: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是食人。

翻譯:有一種怪獸,叫做蠱雕,其形狀像雕而頭上長有角,發出的聲音如嬰兒,並且可以吃人。

來看看美洲角雕,美洲角雕體長89~102厘米,翼展176~224厘米,頭上羽毛遠觀似角,其獵物主要有棲於樹上的哺乳動物。關鍵它是美洲啊,還喜歡棲息於熱帶雨林,在熱帶低地森林的上冠層築巢和休息。

4

犰狳——鎧鼠

《山海經·東山二經》: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翻譯:有一種獸叫犰狳,形狀像兔子卻長有鳥的嘴,鷂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一看見人就躺下裝死,,發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一出現就會有螽斯蝗蟲出現而為害莊稼。

來看看鎧鼠,是不是蛇的尾巴鳥的嘴,看見敵人就縮成一球裝死?但需要注意的是:鎧鼠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特有的珍稀動物,它主要棲息在樹林、草原和沙漠地帶。

5

鹿蜀——霍加狓

《山海經南山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

翻譯:杻陽山中有一種怪獸,外形像馬而頭是白色的,身上的斑紋如老虎而尾巴是紅色的,叫起來聲音像人唱歌,名字叫鹿蜀,穿它的皮毛宜於子孫繁衍。

來看看非洲的霍加狓,這種動物不就是外形像馬但頭是白的,身上花紋類似老虎,尾巴是紅的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霍加狓生活在非洲剛果東部的熱帶雨林和高山森林中,雖然人們曾在埃及的壁畫中發現此類動物的圖畫,但是一直到1901年才在非洲薩伊森林發現活著的霍加狓。

6

文鰩魚——飛魚

《山海經西山經》: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於東海,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見則天下大穰。

翻譯:文鰩魚形狀像鯉魚,長著魚的身體鳥的翅膀,渾身布滿花紋,頭是白色的,嘴是紅色的,長在西海行走,在東海遊動,夜晚飛行。它叫的聲音像鸞雞,肉味酸甜,食用可以治癲狂病,人們看到它就意味著天下五穀豐登。

能飛的魚不就是飛魚嗎,不過描述的飛魚種類不同罷了。飛魚現存約40多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的溫暖海域,以能飛而著名。每年的四、五月份,它從赤道附近到中國的內海繁殖後代。飛魚有趨光性,漁民晚上在船的甲板上掛盞燈,成群的飛魚就會尋光而來,如飛蛾撲火,撞昏在甲板上。

7

狌狌——白頰長臂猿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翻譯:有一種野獸長得象猴子耳朵是白的時而是四肢著地爬行,時而人立行走,吃了後善於行走。

白頰長臂猿的白頰遠看像不像白色耳朵?這種動物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為中、老、越三國交界地區的特有種。該物種的所有總數估什不足350隻,已成為一個高度瀕危的物種。

8

赤鱬——水滴魚

《山海經南山經》: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鴦鴛,食之不疥。

翻譯:英水從這裡發端,向南注入即翼澤。水中有種名叫赤鱬的魚,它長著魚的身體人的面目,它的聲音像鴦鴛,吃了不會生疥瘡

來看看水滴魚的樣子是不是就是赤鱬?赤鱬名字帶赤字,應該是紅色的,還有魚的身體人的臉,完全吻合水滴魚的特徵啊。

但是水滴魚是生活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沿岸,最深達1200米的海底當中,由於很難達到這種魚的棲息地,所以很少被人類所發現。

9

鯥魚——牛角箱魨

《山海經南山經》: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

翻譯:有一種魚,形狀像牛,棲息在礁石上,長著蛇一樣的尾巴並且有翅膀,而翅膀長在肋骨上,鳴叫的聲音像犁牛,名稱是鯥,冬天蟄伏而夏天復甦,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癰腫疾病

這不就是是「牛角箱魨」嗎?長有牛一樣的角。「陵居」就是生活在礁石裡面。「冬死而夏生」就是冬眠。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區。主要棲息於沿岸礁石區或珊瑚礁附近。棲息水深不低於50米。

10

孟極——雪豹

《山海經·北山經卷》:有獸焉,其狀如豹,而文題白身,名曰孟極。是善伏,其鳴自呼。

翻譯:有一種野獸樣子像豹,額頭上有花紋,身上的毛是白色的,它的名字叫做孟極,善於潛伏隱匿,名字也是它自己的叫聲。

這應該說的就是雪豹,有豹子的花紋還是白色的,非常善於隱藏潛伏。雪豹主要分布地是亞洲中部山區、中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其皮毛為灰白色。

11

狸力——土豚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翻譯: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豬,長有爪子,叫的聲音如同狗叫,名稱是狸力,狸力出現的地方多見土地被挖掘。。

這說的就是非洲土豚,土豚的嘴如豬,舌長而粘。趾端具強大而銳利的爪,善於掘洞,多棲息在非洲南部和中部。

12

軨軨(líng)——林羚

《山海經·東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名曰軨軨,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水。

翻譯: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牛卻有老虎一樣的斑紋,發出的聲音如同人在呻吟,名稱是軨軨,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一出現而天下就會發生水災。

現在看來,這種長著老虎一樣斑紋,又像牛的動物,簡直和林羚一模一樣。有趣的是,軨軨的讀音和林羚也極為相似。這種動物屬於牛亞科,擅長游泳靠吃水邊的植物為生,主要棲息在非洲中部沼澤地。

13

鮨魚——海狗

《山海經·北山經》: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囂水,水中多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翻譯:諸懷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嚻水,水中有很多鮨魚,這種魚魚身狗頭,叫影音嬰兒。吃了它的肉可以治驚風顛狂病。

這不就是海狗嗎,海狗分為南北兩個屬,海狗屬僅北海狗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沿岸,其毛皮質量佳,中國稱為海龍皮,處於瀕危。南海狗屬種類較多,分布也比較廣泛,最北到達赤道附近的加拉帕哥斯群島,最南到達南極和亞南極,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南部沿海都能見到。

14

精精——角馬

《山海經·東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牛而馬尾,名曰精精,其鳴自詨。

翻譯:山中有一種像牛的野獸,它的尾巴像馬尾,名叫精精,它的叫影音在喊自己的名字

角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牛,長得牛頭、馬面、羊須。頭粗大而且肩寬,很像水牛;後部纖細,比較像馬。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15

豪彘——豪豬

《山海經·西山經》:竹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

翻譯:竹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豬卻長著白色的毛,毛如簪子粗細而尖端呈黑色,名稱是豪彘。

豪豬是一種分布很廣的夜行性動物,白天躲在洞裡睡大覺,晚上則出來找食物吃,廣布於歐洲南部、亞洲南部和非洲北部。

上面這些動物只是列舉了一部分,其餘很多的例如翠鳥,駱駝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從這些動物就能看出來,《山海經》不是一部荒誕無據的書,這部書描寫的動物和地理不是僅限於中國的版圖內,而是遍布了大半個世界,歐洲、美洲、非洲、南極都有涉獵,從極地到赤道,從高山到深海,水裡游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基本都有所探究。甚至對於那些在雨林里個頭小、善於隱匿潛藏或者晝伏夜出的動物都有所記述。看著此書讓人恍惚再看一本地理百科雜誌。

其實書中的動物都不是無稽之談,其中中記載的動物一般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和現實動物一樣,沒有改變

第二類,是由於當時的語法結構而出現問題導致後人不能理解,如何羅魚

第三類,曾經存在於古代中國,但現在已滅絕了。

而且古人不僅研究記載,還都一一品嘗了味道,很多描述後都附有食之如何,根據不完全統計,全書提到吃居然達九十八次之多,吃的東西既有植物,也有動物,甚至還有一些礦物,所以可以想像,當初一群原始人週遊天下,走到哪吃到哪,這可能也是最早的窮游創始人吧?只能說我們的祖先太彪悍了!

吃未知的東西就會有風險,書中還有兩條食物中毒的記錄,一條是在《北山經》所記錄的少咸山中,此山的河中有一種魚,吃了人會中毒身亡。另外,饒山中的河流產一種師魚,同樣有毒不可食用。估計這兩條都是血淚之言啊。正所謂:唯有犧牲多品嘗,敢叫萬物皆可食!

縱觀書中所及,關於吃的東西五花八門,不但記錄其形狀、味道,還記錄其功效。可以說這本書是地理加美食綜合雜誌。

現在的山海經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關於《山海經》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1、古崑崙究竟位於哪裡?

在《大荒西經》中這寫到:「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

那麼崑崙之丘究竟在哪?我們都知道《山海經》中所描述的崑崙山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崑崙山,而崑崙山在整個中國傳說中自古就有龍脈,祖龍,龍山等等稱呼,相傳西王母就居於崑崙山,同時崑崙山也是天庭通往人間的必經之地,現在崑崙山究竟在哪也有眾多說法,有人認為崑崙山可能是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但也只是猜測而已。

2、山海經的作者到底是誰?

《山海經》最早面世的版本是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並且在書中寫道「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

翻譯一下就是:禹劃分九州,根據土地級別制定貢賦等級,而伯益等人將生物劃分善惡類別,因此著《山海經》。

《列子·湯問》中也記載,舜帝時期,大禹、伯益和夷堅為擬定治水策略曾經遍訪華夏大地。他們將沿途的山川地理和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形成了《山海圖》。大禹治水成功後,鑄成了象徵九州大地的九鼎,將《山海圖》分別雕刻在九鼎之上。

但現在很多學者都認為《山海經》應該是春秋時期的著作,很可能不是一個人所著,也不是一時之作。而是一群人共同所著,而且後世還有增補。真相到底如何已經不可考證了,只能說越早的記錄越真實,越後的記錄越荒誕。

3、《山海經》中荒誕不經神獸和神話傳說全部是真實的嗎?

書中很多曾經以為不可信的動物很多已經在北美洲或者非洲發現了,但是還有很多沒有發現,不可考證。有種說法認為,我們不能以現代不存在就否認其真實性。《山海經》描述的是極其久遠的歷史,遠遠超越了人類文明的區間。這些怪獸都是曾經真實存在的史前生物,只不過在人類發展過程中逐漸滅絕了。

同樣其中記載的神話傳說也不一定就都是虛妄之言。有可能是史前的文明流傳過程中加入很多的誇張之言,讓其看起來怪誕。但真相如何卻不得而知了。

4、史前大洪水真的存在嗎?

《山海經》中記載了2次大洪水事件。一是女媧時期,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發生戰爭,撞破天柱不周山,引發了大洪水。二是堯舜時期洪水滔天,大禹的父親鯀治水失敗,被堯帝殺於羽山。大禹子承父命,治水有功成為天下共主。

中國考古學家經過考證後認為,距今4千多年前的夏朝前期,由於氣候突變導致降雨量異常,黃河和長江中下游曾經發生肆虐數年的大洪水,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原均被淹沒。在這一時期,浙江地區的良渚文明,為了抵禦洪水建造了285萬平方米的巨大城市,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水壩。可最終還是被迫放棄了家園和農田,向地勢更高的西北黃土高原遷徙。在中國各類古文獻的記載中,華夏先祖多出自西北,而不是來自生存條件更好的東部平原,可能也有大洪水的原因。

而且在世界範圍內,許多古文明遺留下來的資料中都提到了同時期的史前大洪水,那麼這場席捲全球的洪水真的真的存在嗎?真實情況到底多嚴重?

5、古人是如何足跡遍布世界的?

古時期的交通工具是非常不方便的,在這種情況下,祖先是如何看到類似於南美洲、北美洲、澳洲、極地的場景的?而且還對上山下海,飛天遁地的動物都有所記載?不管多隱秘都能被發現並品嘗,如果他們只是經過某地怎麼可能對當地動植礦物了解這麼詳細?如果是久居當地那麼又怎麼走遍世界?

諸多不解之謎更增添了《山海經》的神秘色彩,希望有朝一日能真相大白,也能滿足我們那顆跳動不休的八卦之心。

圖/素材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正源傳統文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06/212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