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不向人民開槍,是蘇聯軍隊最後的尊嚴

—不向人民開槍,是蘇聯紅軍最後的尊嚴

這一次,蘇軍放棄了武力,他們拒絕向莫斯科街頭的群眾開槍。 8月20日,俄羅斯議會大廈前聚集了數萬群眾,他們構築了堡壘,誓死保衛議會,莫斯科市民的抗議聲掩蓋了坦克的轟鳴聲。 緊急狀態委員會多次催促亞佐夫下令採取行動。但亞佐夫知道,任何行動都無法挽回人心,蘇聯人民的軍隊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這讓他萬念俱灰。於是他表態說:告訴你們,軍隊不再玩這個遊戲了。 面對莫斯科20萬人大遊行,亞佐夫命令軍隊撤出莫斯科,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被迫停止了行動。

只要提到芭蕾,世人就會想起《天鵝湖》。《天鵝湖》是俄羅斯文化最燦爛的成就之一。但《天鵝湖》最著名的還是它的政治隱喻。

1991年8月19日,全蘇無數電視機被《天鵝湖》霸屏。彼時,熟悉蘇聯政治的人已經敏感的意識到:蘇聯要變天了。

夏秋之交的莫斯科,蘇聯解體前最重要的一幕即將上演。

8月19日的凌晨,蘇聯國防部大樓的燈一刻都沒有熄過,國防部長亞佐夫徹夜未眠。

終於,亞佐夫下定了決心。一個坦克團、一個摩托化步兵團以及其它幾股部隊,向莫斯科市中心進發。

莫斯科的清晨,天剛蒙蒙亮,霧氣瀰漫,大批坦克、裝甲車和滿載士兵的重型卡車就出現在了莫斯科的街頭,履帶沉重地碾軋著路面,發動機的轟鳴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很快蘇聯群眾就從廣播裡聽到了三歲小孩子都不相信的新聞:戈巴契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職務。

從亞佐夫發布命令伊始,到蘇聯群眾聽到戈巴契夫生病的新聞之前,蘇聯軍隊已接管了莫斯科重要的設施機構。

蘇聯異常的迷信槍桿子,蘇聯的軍隊和軍工集團被稱為「第16共和國」。1965年蘇聯軍費開支占財政預算的26%,1979年占比為33%,到80年代中期占比則超過了45%。無論是處理國內事務,還是對待國際事務,蘇聯軍隊都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但從80年代開始,國際油價回落,沒有了石油紅利,僵化的計劃經濟重新讓蘇聯的財政崩潰,蘇聯軍隊和軍工集團的好日子來到了盡頭。

戈巴契夫上台後,能做的只有削減軍費,裁軍裁減軍備。因為彼時,蘇聯不只是普通士兵的津貼被拖欠,就連頂尖科學家的退休金都發不出來。

1987年,亞佐夫訪問美國,堂堂蘇聯的國防部長,竟然留下了一句奇葩的名言:我要是能拿到美國士兵的工資就好了。

而且80年代末,東歐國家的民主化浪潮,以及加盟共和國的獨立浪潮,已經讓蘇聯軍隊疲於應付。華約的軍事同盟國,就像一張張多米諾骨牌,接二連三的棄蘇聯而去。

1989年4月4日,喬治亞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活動,要求脫離蘇聯,實施民主化改革。

屢試不爽的蘇聯軍隊,這一次卻沒有奏效。亞佐夫不僅未能平息事態,反而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一手掌握「槍桿子」,一手掌握「筆桿子」,這是蘇聯的一貫做法。但流血事件之後,空降兵司令格拉喬夫卻在《紅星報》上公開表示,他不同意利用軍隊對付群眾。

1991年7月,葉爾欽視察圖拉空降兵樣板師,格拉喬夫給他介紹情況時,葉爾欽突然問了這麼一句:「如果突然出現某種特殊的情況,合法選出的俄羅斯總統遭遇叛亂,是否可以依靠軍人呢?」格拉喬夫回答道:可以。

一語成讖,一個月後,格拉喬夫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1991年8月4日,戈巴契夫飛往克里米亞別墅休假,並將於兩周後返回莫斯科,出席8月20日的新聯盟條約簽字儀式。

按照新的聯盟條約,新的聯盟由一個個主權共和國組成。誰是領導?哪些機構能夠保留?在條約中並沒有明確,這就讓莫斯科的許多大人物惴惴不安。

於是,他們來到了莫斯科一座代號為ABC的秘密據點,成立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其中有蘇聯第一副總統亞納耶夫、國防部長亞佐夫等等。

亞納耶夫信心十足的說,只要蘇聯軍隊出現在莫斯科的街頭,一定會贏得群眾的熱烈擁護,形形色色的民主派都將溜走,祖國將迎來新生。

但是,現實讓他們失望了。

亞佐夫是蘇聯的受益者,蘇聯讓他到達了權力的頂峰。所以,他同意把軍隊開進莫斯科,他認為只要軍隊開進莫斯科,就可以挽救蘇聯。

8月18日,亞佐夫率領三名軍官衝進戈巴契夫的別墅,宣布暫時停止戈巴契夫的一切權力,同時將其軟禁。

很多人喜歡替蘇聯挽尊,還煞有介事的說蘇聯人民不希望蘇聯解體,但819事件用現實打了他們的臉。

雖然戈巴契夫被軟禁在了別墅,但葉爾欽卻走出了俄羅斯蘇維埃大樓,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跳上了一輛坦克,開始了他著名的表演。

這一次,蘇軍放棄了武力,他們拒絕向莫斯科街頭的群眾開槍。

8月20日,俄羅斯議會大廈前聚集了數萬群眾,他們構築了堡壘,誓死保衛議會,莫斯科市民的抗議聲掩蓋了坦克的轟鳴聲。

緊急狀態委員會多次催促亞佐夫下令採取行動。但亞佐夫知道,任何行動都無法挽回人心,蘇聯人民的軍隊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這讓他萬念俱灰。於是他表態說:告訴你們,軍隊不再玩這個遊戲了。

面對莫斯科20萬人大遊行,亞佐夫命令軍隊撤出莫斯科,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被迫停止了行動。

當國家面臨消亡的危險時,亞佐夫希望拯救國家,但當他發現,戰場竟然在莫斯科,敵人竟然是那些說著俄語、喝著伏特加的同胞。那一刻,他害怕了。

四個月之後,1991年12月25日19時32分,蘇聯紅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落下,亞佐夫為之奮鬥的國家消失了。這一刻,卻沒有群眾走上街頭抗議。

2004年,亞佐夫80歲生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給他授勳。普京說:亞佐夫當年保持克制,不向人民開槍,是蘇聯紅軍最後的尊嚴。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捉刀漫談max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16/213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