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馬斯克會成為下一個基辛格?

我們甚至不能排除,在整個川普的第二任期,馬斯克都只是個民間人士,既然是民間人士,那最多發揮基辛格退休後的作用。2016-2024年,離開權力中心多年的基辛格發揮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完全沒有阻止中美關係的下行。我們也不應期望馬斯克能勝任這一角色。就目前川普任命的閣員看,大部分都是對華強硬派,其中國務卿盧比奧還在中方的制裁名單上,他們不僅觀點偏激,甚至都沒有來過中國,這樣一群對中國完全缺乏了解和善意的人,很難想像他們會制定對中國有利的政策。

最近網上很多人討論馬斯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基辛格,我覺得屬實是想多了,今天的國際形勢不同於70年代,川普也不是尼克森,即使馬斯克對中國有好感,也起不到關鍵作用。

首先,我們要明確為什麼70年代基辛格能成為中美關係的橋樑,主要是中美當時互相需要。

中國方面,中蘇決裂後,中國同時與兩大陣營對抗,面臨前所未有的封鎖與圍堵,中國急需拉攏美國擺脫外交孤立的局面。

美國方面,越南戰爭後,美國在美蘇競爭中處於下風,也急需拉攏中國擺脫被動局面。在美蘇競爭、中蘇決裂,中美國家利益相符,都有接觸意願的背景下,基辛格才發揮了關鍵作用。

今天的國際形勢不同於往日,中國成為世界第二,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地位和當年的蘇聯相似,而且與蘇聯不同,中國是在政治、經濟、科技全方面對美國構成挑戰,甚至直接影響到美國內部的產業布局。

川普反華很大原因是相當多的美國人認為是中國「搶走了」就業崗位,在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數據里,2020年後,一直有70%以上的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面態度,其中學歷、收入越低的群體,越認為中國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傷害,這些人恰好是MAGA的中堅群體。

川普第二任期沒有了連任壓力,要留下自己的政治遺產,那更得要回應MAGA們的需求,讓自己締造的政治集團長期存在下去,這一背景下,指望川普主動改善對華關係,極不現實。

另外,當年的基辛格是國務卿,主管中美關係,現在的馬斯克只是民間人士,雖然川普承諾讓馬斯克管理政府效率部,但效率部還是個未成立的機構,要成立需要國會的授權。它的功能也是對抗深層國家,而不是外交。

雖然川普完全控制了共和黨,共和黨控制了國會,但效率部能削減政府預算的權力等於爭奪了國會的權限,就算是對川普再忠誠的共和黨人,也不願川普從自己手裡爭權,國會未必支持川普的做法,川普自己的時間表也是在2026年7月前成立效率部,因此,這還只是個空頭支票。

我們甚至不能排除,在整個川普的第二任期,馬斯克都只是個民間人士,既然是民間人士,那最多發揮基辛格退休後的作用。2016-2024年,離開權力中心多年的基辛格發揮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完全沒有阻止中美關係的下行。我們也不應期望馬斯克能勝任這一角色。

很多人還高估了川普和馬斯克的友誼,川普反對電動車,支持化石能源,威脅要取消對新能源的補貼,和馬斯克的利益並不一致,馬斯克支持川普只是為了報復民主黨。很多人忘了,2022年,馬斯克可是鮮明反對川普而支持另一位共和黨人德桑蒂斯

川普和馬斯克都是強人,他們都以自我為中心,難免之後兩人因為觀念、利益不合而分道揚鑣。

現在川普和埃爾多安、澤連斯基通話都讓馬斯克參與,但如果他想,隨時也可以剝奪馬斯克的權力。畢竟就連老好人拜登都能監管社交媒體,更何況兇狠的川普呢?

對於中美關係,我覺得中國人最好還是儘快認清現實,不要用精神勝利法來自嗨,2016年川普上任時,也有很多人說川普是川建國,認為川普將讓美國衰落,中國得利,但2018年的貿易戰和2020年的事件徹底顛覆了人們的認知,事實就是川普任內,中美關係惡化的速度遠超過民主黨任期。

就目前川普任命的閣員看,大部分都是對華強硬派,其中國務卿盧比奧還在中方的制裁名單上,他們不僅觀點偏激,甚至都沒有來過中國,這樣一群對中國完全缺乏了解和善意的人,很難想像他們會制定對中國有利的政策。

川普的第二任期,對於中國絕不是福音,它一定會帶來另一場更大的風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修明札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18/213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