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被封殺)胡耀邦在延安時期的活動舊址及其經歷考略

作者:
胡耀邦跟隨中央紅軍大部於1935年11月7日抵達瓦窯堡,算是結束了一年零半個月的長征。紅一方面軍從瑞金出發時有86000多人,到達陝北時僅剩下7000人,這其中很多人是沿途擴紅進來的,真正從江西一路走下來的可能也就是三四千人,存活率約僅僅5%,打一個不恰當比喻,比歐洲猶太人經歷了二戰種族清洗後的倖存率還低,可見這一路軍事鬥爭和自然環境的惡劣。胡耀邦作為人小體弱的紅小鬼,能夠生存下來是個奇蹟,到達延安後,他的體重下降到不足70斤。

【404文庫】阜成門六號院|胡耀邦在延安時期的活動舊址及其經歷考略(延安、瓦窯堡、呂梁)

大家對於胡耀邦的研究和關注集中於「新中國」成立以後,尤其是文革之後。但是胡耀邦在延安時期的經歷在他的一生中也非常關鍵:

第一,這是他重要的政治上升期,這期間他受到毛澤東的關心和培養(用毛澤東的原話講,胡耀邦是他「看著成長起來的」),職務越來越重要,成為最年輕的高級幹部之一,奠定了他在第二代領導集體中的地位。

第二,這是他思想的重要成長期。延安時代,中國共產黨踐行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主張,在民主選舉、發展私營經濟、保看護商業者等方面進行了很好地實踐,胡耀邦在陝北根據地親自見證了這些實踐,奠定了他後來治國理政思想的基礎。

第三,他在延安與女青年李昭結婚,並生育了兩個兒子,擁有了一個溫馨家庭,對於他的個人生活而言,也是一個最重要時期。

筆者最近前往陝西延安、榆林,山西呂梁地區探訪了胡耀邦工作、生活舊址,以此為線索,整理還原胡耀邦在延安時期的經歷。這些舊址以時間順序呈現,而非以探訪順序出現。

img

剛剛抵達陝北的胡耀邦,他還稚氣未脫,但是手不釋卷,他在延安時期的照片多數是著名攝影家吳印咸留下的,大概由於他過於年輕,具有典型的「紅小鬼」特徵,成為這位攝影家創作「模特」

1.瓦窯堡中共中央組織部和少共中央舊址

胡耀邦跟隨中央紅軍大部於1935年11月7日抵達瓦窯堡,算是結束了一年零半個月的長征。紅一方面軍從瑞金出發時有86000多人,到達陝北時僅剩下7000人,這其中很多人是沿途擴紅進來的,真正從江西一路走下來的可能也就是三四千人,存活率約僅僅5%,打一個不恰當比喻,比歐洲猶太人經歷了二戰種族清洗後的倖存率還低,可見這一路軍事鬥爭和自然環境的惡劣。胡耀邦作為人小體弱的紅小鬼,能夠生存下來是個奇蹟,到達延安後,他的體重下降到不足70斤。

img

img

到達陝北後,黨中央恢復了少共中央局,凱豐、馮文彬、劉英(張聞天)、胡耀邦是核心領導,胡耀邦擔任秘書長。這時候,劉英與張聞天結婚,根據劉英的回憶,每當她去見張聞天、毛澤東的時候,就帶上胡耀邦,胡耀邦因此與兩位黨的領導人關係逐漸熟悉起來,胡耀邦在江西蘇區經常見到毛澤東,還曾經與毛澤覃長期共事,但是二人沒有直接接觸。

另外,張黎群等人的《胡耀邦傳》認為胡耀邦回到少共中央工作,是在紅軍東征返回陝北以後,這是不正確的,他們的依據是《張聞天年譜》中1936年5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中對任命胡耀邦為少共中央局領導成員,即便張黎群在延安時代與胡耀邦是老相識。根據郝玉堂的《回憶黨中央在瓦窯堡的情況》,11月下旬,陝北少共組織即開始向胡耀邦匯報工作,說明他當時已經開始履職,1936年5月政治局常委會的任命,可能是一次重新確認。

少共中央辦公地在瓦窯堡的前河灘胡家大院,跟中組部一起辦公,雖然叫做胡家大院不過有6口窯,可見陝北這個地方的貧瘠,富戶不過如此。這個小院是中組部、少共中央局、西北軍事委員會供給部三個部門一起辦公,可見經過長征後,各部門減員很厲害,倖存者無幾了。目前這個舊址沒有得到妥善保護,只是門口有個標記,原貌已經被基本破壞。

img

img

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這就是著名的瓦窯堡會議,制訂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主張。此時胡耀邦雖然沒有資格與會,但是在27日的中央機關400人學習討論會上,他與劉英作為代表發言,這也是他第一次在中央政治活動舞台發言記錄,第二天他又去張聞天的辦公室參加了小組討論。

img

瓦窯堡會議舊址

胡耀邦在瓦窯堡的生活依然非常艱苦,剛剛達到這裡的時候雖然進入冬天,沒有棉衣穿,紅軍籌到款後,才穿上新棉衣。胡耀邦的工資是4角邊幣,他唯一一次改善生活是花了2角錢,讓警衛買了一屜羊肉蒸餃,兩人一人吃了五個,算是解了饞。

2.石樓縣紅軍東征時期舊居

石樓縣位於山西呂梁山區,是至今仍是山西省最貧困、閉塞的地方之一,石樓人均GDP為2.17萬,不僅在山西省墊底,在全國也是最低的縣之一,同時也是117個縣區中唯二沒有通高速公路的之一,從呂梁市區到石樓僅有100多公里路程,需要在山路上盤旋3個多小時。

胡耀邦舊居坐落在義碟鎮,這個院子本來是清道光年間華州知州郝升榮的住宅,共114間窯洞,是該縣最大的院落,1936年紅軍東征時郝氏出逃,遂被征來當做蘇維埃政府駐地。東征前中央決定成立山西地方工作委員會工作,負責建立地方政權、籌款、擴紅等非軍事工作,地方工作委員會在新擴蘇區派出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微信公眾號「阜成門六號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18/213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