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老照片】陝北老鄉無意間說出真相:劉志丹的陝北紅軍也帶煙槍

蔡大成:在張思德燒炭的地方有兩個新打的窯洞作紀念室,旁邊就是塌陷的燒炭窯,豎著紀念碑,我們都舉手宣了誓。放眼望去,山溝里遍開著疑似罌粟的粉色花,是不是退化了的野生罌粟?村里上點歲數的老鄉幾乎都見過大煙,更有甚者,竟敢說劉志丹的陝北紅軍也是雙槍。

許紀霖:一個政權的合法性,從其與讀書人的關係便可窺見全豹。建國之後,讓毛澤東最頭痛的,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幾百萬知識分子。延安整風運動的巨大成功,讓毛澤東總結出一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攻心之術。於是,整個五十年代,針對知識分子的,不是某個特定的政治運動,而是一連串排山倒海、接踵而來的運動組合拳。

@正牌瞎溜達:這是1937年6月在延安,正在喝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送的咖啡,和老總一道和她談話。

曾彥修:到了整風運動,1940年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整風前延安就已完全沉寂下來了。什麼演戲、歌詠、貼標語、貼壁報,1938年後這些事兒已經沒有了,大家都是進步青年貼它幹什麼?有些青年開始苦惱,這樣下去,好像與原來的意氣風發,1937年、1938年初到延安的想法不太一樣。

蔡大成:在張思德燒炭的地方有兩個新打的窯洞作紀念室,旁邊就是塌陷的燒炭窯,豎著紀念碑,我們都舉手宣了誓。放眼望去,山溝里遍開著疑似罌粟的粉色花,是不是退化了的野生罌粟?村里上點歲數的老鄉幾乎都見過大煙,更有甚者,竟敢說劉志丹的陝北紅軍也是雙槍。

我父親曾任120師攝影科長,有一次對我說漏過嘴,說他們120師種過××。這些年看了館藏《謝覺哉日記》、《霍維德傳》、老毛子寫的《延安日記》以及陝甘寧邊區財政史料,才確認陝北貧瘠的常規資源根本養活不了大規模的外來人口,正是延安大生產時期所種的「特貨」挽救了邊區財政。這一史實終於在2013年第8期的《炎黃春秋》上被披露了,儘管招來一片罵聲。(我為何要把近四年的生命放在延安)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阿波羅網東方白編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18/213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