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破防了…浙大受助學生曬國內外旅遊照片

既然做不到絕對公平,就需要採取措施,讓輔導員和評議組成員做到相對儘量的公平,後續做好跟蹤調查,確保助學金發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裡。

浙大一學生拿著學校助學金,卻在朋友圈曬國內外到處旅遊的照片,近日引發關注。

據大皖新聞報導,這位學生姓方,是浙大傳媒和國際文化學院2021級本科生,網上流傳的疑似其朋友圈截圖顯示,他發布的朋友圈定位包括昆明、麗江、西藏、三亞、蘇州等國內多個城市,以及濟州島、大阪等國外景點。

我看了下其中一張截圖,僅今年10月和11月,他的朋友圈定位就有6處不同地點。而據社交平台的網帖,他一年中去了20多個地方。

作為一名旅行愛好者,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他再怎麼窮游,這些行程加下來,開支不會很少。

就說他11月中旬去大阪吧,雖說是淡季,機票往返最低價也不太可能少於1000,而整個11月是日本紅葉季,住宿價格是平日的兩三倍。

方同學在校內論壇發帖解釋說,父母離異多年且都未負責他的生活費和學費,家裡還有8歲的弟弟,自己還要負擔爺爺的生活費等,以此強調他拿助學金的正當性,並列出了部分旅行的花費,表示所有開支除助學金和獎學金外,均由自己勤工儉學所得。

學院方面疑似在論壇發帖進行了回應,稱當初認定方同學為資助對象沒問題,後來他經過自身努力改善了生活條件,最近也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合理消費,所以學院決定停掉他的助學金。

對以上處理,網友們似乎並不滿意,認為有避重就輕之嫌,質疑學校當初在評定助學金人選時或存在不公平,讓沒資格的學生評上了。

浙大到底是怎麼處理,還未對外公開表態。如果是停掉助學金,我個人覺得這一處理問題不大。

網上流傳的方同學發布的資金來源明細,其助學金主要是國家助學金3900元(兩年)和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一年),加起來一共12800元,而他這些年一共收入7.5萬餘元,獎助學金占比並不大。

方同學主要靠勤工助學、獎學金的存款出去旅遊,跟他前面有沒有獲評資格,並不必然相關。除非有證據證明,方同學一開始誇大了家庭的困難程度,或者在評選之前就有高消費行為。如果是這樣,學校恐怕不能只取消資格,還應該追回助學金。

如果方同學確實家境困難,是憑自己的「搞錢」能力,才讓境遇好轉,這種情況下追問剛入學時評選過程的透明和公平,他是不是最合適的受助對象,可能比較困難。

高校評定助學金對象,一直存在爭議。無論國家層面,還是省市以及學校層面的助學金政策,通常只有「家庭困難」之類的模糊描述。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或家裡吃低保的學生,學校通常會直接給助學金,不用擔心他們評不上。

對於「一般貧困」的學生,則由班級評議小組來確認評選對象,落到了一個個具體的班級,選哪個不選哪個,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

我記得十幾年前上大學時,評定資助對象主要靠自己申請,然後由輔導員和學院審核。

據我當時的觀察,我們班同學沒有家境特別差,一眼就認為該選上的,這個時候就看大家寫申請信的水平,以及輔導員和學院的考量了。

此前有媒體報導了高校助學金評議的困境。在評選標準很難量化的情況下,加上評選者容易受人情因素左右,把票投給跟自己關係好的人,無論怎麼評選都會有人提意見。

很多時候只能依賴輔導員的「火眼金睛」,和對評議過程的嚴格把關。

我記得有個案例,某高校輔導員讓班委評議助學金人選,發現入選者中有三名班委成員。

擔心班委成員名額太多招來不滿,輔導員隨機抽選了10名同學重新評議,投票前告訴大家要降低人情因素,最終另一位家境更窘迫的學生入選,代替了其中一名班委。

但這一操作完全依賴於輔導員個人,可不是每個輔導員都這麼有責任心,社交平台上經常有學生吐槽,在經濟境遇差不多的情況下,誰跟輔導員關係好,誰就能拿到獎助學金。

為了降低主觀因素的干擾,某些高校近年開展了一些新的嘗試,比如根據學生每月飯卡消費情況,給月消費較低的同學自動儲值。

但這裡面也有個問題,如果學生不常去飯堂消費,而是頻繁點外賣、下館子呢?

飯卡消費情況恐怕只能作為參考,在評選過程中,學生眼中某名同學顯露出來的消費能力和經濟條件,依然是很重要的考量。

既然很難保障評選過程的絕對公正,及時糾偏就變得很關鍵。根據《浙江省學生資助對象認定辦法》,助學金評選工作,一般都是新學年開學60天內完成。

每學期應當按照學生經濟實際情況進行認定結果覆核和動態調整。資助對象如果「有不合理消費行為或奢侈消費行為者」,應取消其受助資格。

回到浙大這事上來,我個人認為,最應該追問的是,學校有沒有根據現實情況動態調整助學金人選。

方同學出門旅遊是今年才有,還是以前就有了?他在消費上的變化,輔導員和班主任此前一點都不知情嗎?

短期來看,助學金評選爭議不會止於浙大,或許不久又會發生在其它高校。

既然做不到絕對公平,就需要採取措施,讓輔導員和評議組成員做到相對儘量的公平,後續做好跟蹤調查,確保助學金發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裡。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四環青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23/213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