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CDT報告匯》欄目收錄和中國言論自由及其他人權問題相關的報告資訊。這些報告的來源多種多樣,包括機構調查、學術研究、媒體報導和網民匯集等等。也歡迎讀者向我們推薦值得關注的報告。
2024年2月16日,一家名為「安洵信息」(英文名稱 iSoon或 Anxun)的中國公司內部文件被發布到 GitHub上,文件顯示該公司協助中國政府進行黑客攻擊行為。11月29日,日本放送協會(NHK)走訪了包括中國數字時代在內的多家機構,對此事件進行了調查和報導。
中國數字時代創始人蕭強接受NHK採訪
日本放送協會首先採訪了最先發現文件泄露的台灣杜浦數位安全公司。該公司介紹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今年2月,該公司在社交網站 X上發現了一條神秘的 URL。這條 URL指向 GitHub上大量令人震驚的數據。它們包含關於據稱由安洵信息開發的技術的信息,這些技術可能被用於網絡攻擊。這些技術包括一種據稱可以用來入侵微軟和谷歌郵箱帳戶的工具,以及用於竊取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信息的技術。
這家台灣公司追溯到了數據的來源——安洵信息公司。他們的分析發現,這家公司實際上在為 中共公安部門充當黑客支持:
這些文件揭示了中國政府如何與網絡安全公司合作。它們是近年來發現的最重要文件,有助於理解中國政府與私營部門的關係。
無獨有偶,去年5月,中國數字時代曾披露一份中國公安的內部文件。NHK記者因此採訪了中國數字時代的創始人蕭強。
蕭強向記者介紹了這份文件的由來。文件是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的一份通知,該機構組織了全國40多名工作人員在北京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偵查專項會戰」。而該行動的主要內容是「派員參加與境外『網軍』的輿論爭奪戰,切實維護網上政治安全」。
相關閱讀:【立此存照】關於派員參加境外「網軍」偵查專項會戰的通知
蕭強進一步說明,通過調查發現,這些工作人員實際上是在警校期間的學生:
對名單上公安人員的背景調查顯示,他們在警校期間學習了網絡技術。這是一張在網際網路上收集數字證據的競賽照片,參與者是警校學生。他們現在都是警官。
記者通過進一步的採訪和調查發現,安洵公司的黑客行為之一的目的是影響海外輿論,開展「認知作戰」:
泄露文件中的技術是操控社交網絡上公眾輿論的工具。它們包括所謂的「Twitter輿論控制系統」。據稱該系統能夠大規模入侵帳戶並進行大規模發帖。系統的描述表明,它是根據中國公安的要求開發的。這些文件還確定了涉及此類網絡攻擊和輿論操控的行動,這一行動被稱為「認知戰爭」。
隨後,NHK還採訪了加拿大記者格雷厄姆·伍德(Graham Wood)、傳播專家阿普里爾·范·厄特(April van Ert)、加拿大前軍事情報官斯科特·麥格雷戈(Scott McGregor)和中國前公安鄧海燕等人。他們分別講述了 中共當局採取的「資訊戰」行動。
最後,NHK提醒觀眾,在網際網路時代,手機、電腦和社交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民主社會正在面臨「認知作戰」的威脅。「我們應該對我們所信任的內容保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