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王國位於歐洲西北部,緯度和中國黑龍江省差不多。
東部與德國相鄰,南部與比利時接壤。
西北邊是北海,與英國和挪威隔著北海相望。
面積只有4.1萬平方公里,只比台灣大一點。
除了摩納哥這樣的迷你國家,荷蘭算是最小的歐洲國家之一了,也就比比利時大。
低地
整個荷蘭地勢平坦,海拔最高處只有321米。
一半土地海拔1米以下,海拔最低點在鹿特丹附近,海平面以下6.7米。
荷蘭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是攔海鑄垻,把水排乾形成的土地。
因此,自古以來與洪水搏鬥,堤壩成為荷蘭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
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在內很多地名都已dam結尾,就是堤壩的意思。
如果沒有堤壩,荷蘭近40%的土地每天要被海水潮汐淹沒2次。
今天荷蘭沿海有1800公里的堤壩,也修建了大量海水控制工程,鹿特丹以南海岸的三角洲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海堤工程。
河道
受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荷蘭降水豐富。(溫帶海洋性氣候)境內河湖眾多,河道縱橫,水路四通八達。水域面積占了國土三分之一。
歐洲大河萊茵河、斯凱爾德河和馬斯河都在荷蘭東南部匯合流入北海。
流經南部注入北海的萊茵河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荷蘭也被叫作歐洲門戶。
河口的鹿特丹是世界頂級大港,吞吐量曾經連續42年居世界第一。
風車就是荷蘭人最早用於排水的設施,在荷蘭人心中,上帝創造了人類,荷蘭風車創造了陸地。
為了在低洼潮濕土地勞作,荷蘭人還發明了木鞋,木鞋能防水又可以保護腳。
荷蘭人對木鞋、風車有著深厚的感情,把風車看成民族和國家的象徵。
荷蘭牧草長得好,畜牧業產值占了農業一半。(溫帶海洋性氣候)
至今都是世界第一大奶酪出口國,很多城市有傳統的奶酪市場。
可能因為奶酪吃得多,荷蘭人保持著世界第一的平均身高。
平均比中國人高15厘米吧,2022年卡達世界盃身高最高的選手就是2米多的荷蘭門將諾珀特。
尼德蘭
早期歷史上,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個國家一直被稱為尼德蘭,意思就是泡在海里的國家,古代生活著狩獵捕魚的原始部落。
古羅馬帝國的軍事擴張之下,今天尼德蘭地區才正式進入人類歷史。
荷蘭南部城市馬斯垂克是羅馬人最早的落腳點。
但因為地理位置實在有點郊區,羅馬帝國大部分時候都顧不上這裡,天高皇帝遠,荷蘭人也過自己的日子。
有些人開始利用運河或溝渠聯通密集的河道,走了一條中間商賺差價的貿易道路。
將本地的皮革、毛紡織品、陶瓷出口到海外,換點棉花、糧食等農產品。
這種社會經濟模式促進了航海技術和造船業的發展,社會經濟有了起步。
當地一種德語方言也逐漸演變成今天的荷蘭語。
愛錢
自古做生意起家,荷蘭人一生放蕩不羈只愛錢,把搞錢當做終生信仰。
對於搞錢之外的其他事情,比如怎麼信不信上帝,誰當皇帝這些事情比較無所謂。
16世紀,狂征暴斂的天主教會騙人騙不下去了,倡導理性愛上帝的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興起,荷蘭就成為一個重要基地。
歐洲各地受天主教會迫害的新教徒紛紛逃到荷蘭避難。
但誰也沒料到幾次不太成功的聯姻,荷蘭包括整個尼德蘭地區被當做嫁妝送給了西班牙。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是個天主教神棍,不但瘋狂迫害尼德蘭地區的新教徒,還影響荷蘭人賺錢,當時西班牙國庫的一半收入來自於荷蘭。
影響搞錢這件事這讓荷蘭人忍無可忍,和西班牙打了一場長達80年的戰爭。
戰爭以1588年荷蘭共和國的獨立,西班牙也把自己玩到掉線結束。
之後,荷蘭人對宗教的熱情更少了,到今天,70%以上的荷蘭人不信教。
包容
宗教和政治上寬容變成了文化科技上的兼容並蓄,並且轉化成了物質利益。
比利時安特衛普來的難民把鑽石切割技術帶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鑽石切工是完美切割與高品質鑽石的代名詞。
維多利亞女王王冠上的鑽石就是荷蘭切的。
從德國南部和萊茵州來的人帶來了印刷術和雕刻術,製作出的大量地圖和航海圖。
西班牙人帶來了陶瓷技術,荷蘭出現很多陶瓷廠和陶瓷城市,海牙附近的代爾夫特就是中世紀有名的瓷都。
代爾夫特還模仿中國青花瓷做出了代爾夫特藍陶。
貿易
很多西班牙的猶太人逃難到荷蘭,帶來了整個地中海貿易網絡。
17世紀,荷蘭人扛起國際貿易的大旗,船隊遍布全球。
還組建了專門給商隊護航的海軍,經常和英國、法國這些海上大國爭奪霸權。
在全世界範圍內占了印度尼西亞、南非、巴西,紐西蘭,壟斷了台灣、日本貿易。
澳大利亞曾經叫作新荷蘭,紐西蘭就是以荷蘭的一個省命名,還在北美一個河口建了一個新阿姆斯特丹,就是現在的紐約。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航運中心,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跨國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貿易額占到全世界一半。
經過漫長、枯燥、又寂寞難耐的航海生活之後,水手們下船就想尋歡作樂一番,阿姆斯特丹的色情行業開始發展。
今天阿姆斯特丹紅燈區也是個景點供遊客參觀。
富裕
17世紀,荷蘭誕生了龐大的富商階級,成為歐洲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
阿姆斯特丹有了世界第一個證券交易所,荷蘭誕生了最早的中央銀行。
每當商船出海,所有人都可以投資,成功歸來後投資人都可以分錢,荷蘭人締造了錢生錢的資本主義。
生活富足的人們投身藝術,搞園藝,迎來一個文化藝術的黃金時代。
安姆斯特丹大學、格羅寧根大學等大學相繼創立,今天已經成為歐洲最好的大學之一。
一個沒上過大學,沒有任何生物學基礎的布料商人列文虎克第一次代表人類發現了微生物。
不同於傳統西方繪畫畫耶穌畫國王,荷蘭畫家畫得都是普通的有錢人,和有錢人的生活,誕生了倫勃朗、維米爾這樣世界級藝術巨匠。
人們痴迷鮮花,鬱金香這種神秘的東方植物和每餐吃生蚝一樣,成為炫耀財富的豐碑。
直到今天,荷蘭依舊擁有世界最大的鬱金香公園。
但黃金時代的背後卻是在殖民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和參與大規模的奴隸貿易。
2022年,荷蘭政府為此在全球8個地區發表正式道歉聲明。
戰火
在與鄰居們霸權的爭奪戰中,荷蘭黃金時代落下帷幕。
一戰荷蘭保持中立,靠給德國賣硫磺還賺了一大筆。
二戰又想中立,被希特勒大哥無視,德軍4天時間就占領荷蘭。
國家被破壞,鹿特丹被炸成平地,境內14萬猶太人最後只活下來3萬。
被選入中國語文課本的《安妮日記》就是荷蘭猶太小女孩躲避納粹追捕時候寫的。
最後可憐的小安妮還是死在集中營,就在勝利到來的前幾夜。
毀滅也意味著重生,戰爭中被炸成廢墟的鹿特丹成為一個未來設計之都,各種新銳建築設計競相開放,還擁有全世界顏值最高的菜市場。
讓人不得不感慨,人類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並不能被戰爭所摧毀。
科技
荷蘭自然資源匱乏,但卻在上個世紀50年代發現了天然氣。
由此,荷蘭也迎來了自己的工業化浪潮。
荷蘭人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農業,大量機器人在荷蘭的農田牧場工作。
胡蘿蔔最初是白色,就是荷蘭人人工培育成他們最喜歡的橙紅色傳播到世界各地。
科技讓國土如此狹小的國家,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
歐洲居民餐桌上的蔬菜有四分之一是荷蘭人生產,全世界的鮮切花卉有一半是從荷蘭出口。
沿襲了幾百年造船傳統,荷蘭是當今豪華遊艇的主要製造商,遊艇的英文yacht就來自於荷蘭語。
同時,化工工業、電器機械一直引領世界潮流,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煉油中心,還擁有殼牌、飛利浦、聯合利華等等這樣的大型跨國公司。
今天的荷蘭是僅次於中美德日的世界第五大出口國,人均GDP早已突破5萬美金,成為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生意人
自古以來,秉承著沒有人可以影響我搞錢的決心,給中國皇帝下過跪,跟著穆斯林信過教,天底下就沒有我荷蘭人談不下來的生意。
這種生意人的基因讓今天的荷蘭人開放包容,國際化程度非常高,從來不會因為種族、膚色、宗教、語言這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影響做生意。
基本上人人都能熟練掌握第二、第三外語,英語更是母語水平。
在錢貨兩清的情況下,和荷蘭人打交道會非常輕鬆愉快。
荷蘭人還痴迷電子音樂,喜歡開party,誕生了世界最成功的DJ,連國王加冕都要請DJ活躍氣氛。
幾乎每個荷蘭傳統節日,最後都變成大型蹦迪現場,很多還在嬰兒車裡的小朋友還沒學會說話就先學會了蹦迪。
自由花
人們常說,自由是荷蘭人的女兒。
在荷蘭歷史上,幾乎沒有出現過長時間的專制與獨裁,忍受過宗教迫害,戰爭屠戮,荷蘭人對於自由的嚮往延續至今。
這裡是世界第一個大麻合法化,安樂死合法化、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在對於軟性毒品、賭博、性服務都相對寬容的同時,卻一直保持著極低的犯罪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