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國民議會左翼提出對政府不信任動議後,右翼表示了支持。這意味著除非最後時刻發生奇蹟,巴尼耶總理領導的法國政府最早可能於周三倒台似已勢在必行,那麼,法國政府倒閣後會發生什麼?借貸利率風險、預算危機、未知的政治局勢等等,法國將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
瑪琳娜.勒龐領導的右翼國民聯盟周一宣布將投票支持不信任提案,如此,加上極左翼或者左翼的票,這個在法國經歷數周政治危機後終於在9月21號組建的政府將隨即倒台。
法國債台高築,政府希望推行大量備受批評的撙節措施,因此在本周一決定動用憲法49.3條款,讓《社會保障融資法案》不經議會表決過關。
政治後果
如果巴尼耶政府倒台,根據憲法,馬克龍總統必須任命新總理,他手中有幾個選項,但每項都有風險。馬克龍於六月份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期冀化解執政黨歐洲議會選舉失敗帶來的危機,但產生了更大的政治危機,新一屆國會中,馬克龍的中間黨派更加縮減,極左極右兩派勢力壯大,在經過數周的危機之後,巴尼耶領導的少數派政府誕生,該政府一誕生就受到極左與極右挾制,而且極左翼早就亮明立場,數次動議倒閣政府未達目標,因為右翼有自己的盤算,每次動議都棄權,才得以讓新政府過關,因此,新政府倒台預計是遲早的事,但沒有料到會發生在聖誕前。化解議會混亂一團的景象只有再度解散國會,但是根據法國憲法,在2025年7月前,馬克龍沒有權力再度解散國會。
目前法國國民議會基本分裂為三大陣營,左翼、中右翼以及右翼,三大派無法達成任何妥協,不信任案帶來的風險極大。
馬克龍有可能決定挽留巴尼耶,這樣,後者必須作出更大讓步誘使右翼國民聯盟讓步;另外,有關前總理、社會黨出身的卡澤納夫出任新總理的呼聲一直不斷,但他是左翼陣營中極左翼「法蘭西不屈服」的天敵;還有一種說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組成一個技術型政府,讓國家運轉。
財政後果
如果法國政府被推翻,2025年國家預算落空怎麼辦?得益於法國『憲法』的多重機制,法國機構「關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可能出現美國式的公務員不再領取工資的行政癱瘓。根據法國『憲法』規定,如果法國國民議會沒有在特定期限內對預算進行表決,政府可以訴諸行政命令,根據國民議會的一份文件,今年的截止日期分別為12月5日和21日。然而,這一解決方案仍然存在法律問題,可能會阻礙行政命令的有效使用。
政府也可以請求議會在12月11日前只對2025年年度預算案中的「收入」部分投票,或者在12月19日前提交一項徵稅的特別法令,從而投入讓國家得以運轉的費用,這一費用不得超過2024年度的預算。法國在1963年和1980年已經經歷過這樣的先例。
無論採取哪種辦法,嚴重的問題仍然擺在那裡:即,一個被國會罷免的政府,只能處理普通事務的政府能否操縱預算機器?
(示意圖)
市場風暴
法國是僅次於德國的歐盟第二大經濟體,標準普爾目前將法國信用級別評為「AA-」級,並指前景穩定,標準普爾沒有給法國降級,等於給予法國一個喘息的機會。
法國政府垮台的前景讓市場擔心,在巴尼耶動用憲法49.3條後,市場上法國與德國的利率差立即大幅上升。這兩個比率之間的差額被稱為「利差」,是投資者對法國信用度信心的晴雨表,已升至0.88個百分點,與2012年的水平相當。
雖然法國主權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對法國的借貸成本影響不大,但評級下調至較低類別,再加上政府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下台,可能會加劇緊張局勢。
巴尼耶警告說,「金融市場將出現嚴重動盪」,法國的利率已高於評級較差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接近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