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車新勢力自2014年在地方政府補貼之下快速增長,2019年有超過60家新車企,然而過去幾年,它們中大多數已破產倒閉,留下千萬輛已規劃的過剩產能,與超過人民幣千億元的爛尾融資。
關於人民幣報導圖片©網絡照片
中央社今天引述陸媒第一財經消息,2014年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元年,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奇點汽車和遊俠汽車紛紛創立,許多傳統汽車高管也下場創業。直到2019年,市場上有超過60家造車新勢力(大股東非傳統車企),還有已註冊公司但實際但沒有把車造出來的公司高達400家。
根據不完全統計,過去10年中國23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建成和規劃產能共達到了1355萬輛,規劃產能投資達到了人民幣6853億元。目前有16家車企已經宣告破產或沒有銷量,合計規劃產能達到了1030萬輛,規劃總投資6065.8億元;預估已落地產能389萬輛,累計融資額1070億元。
這波造車投資熱潮背後不乏地方政府的推動,因為汽車產業鏈長,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大。各地方政府為了引進汽車項目,往往出資、出土地,給予免費工廠以及稅收補貼。
據該報導,2019年後,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已退出市場,只剩下8家:理想、零跑、蔚來、小鵬、小米、哪吒、極石、合創。極石合創單月銷量還不到5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