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不容忽視!每個人穿越時空的驚人秘密

—一場穿越時空的探索

我們的意識就像一條流動的河流,將記憶、經歷和靈魂的本質從這一世帶到下一世。如果我們的意識不會在死亡時消逝,那麼它去了哪裡?

我們的意識就像一條流動的河流,將記憶、經歷和靈魂的本質從這一世帶到下一世。如果我們的意識不會在死亡時消逝,那麼它去了哪裡?兒童的記憶為這一謎題提供了缺失的部分。(Illustration by The Epoch Times)

2002年10月11日,在路易斯安那州拉斐特市(Lafayette),居民布魯斯‧萊寧格(Bruce Leininger)正在自家院子裡清理颶風「莉莉」(Lili)侵襲過後的痕跡。休息片刻後,他和四歲的兒子詹姆斯(James)坐在一起,把他抱在腿上。布魯斯摟著兒子,對他說:「你真是個好兒子。」

詹姆斯抬頭看著父親,回答說:「這就是我選擇你的原因。我就知道你們會是好父母。」

這聽起來像是孩子的胡言亂語。然而接下來的對話卻讓布魯斯驚訝不已。

「你是在哪裡找到我們的?」布魯斯問道。

「夏威夷的一家粉紅色大酒店。」詹姆斯回答。

「你找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幹什麼?」布魯斯接著問。

「你們晚上在海灘上吃晚飯。」詹姆斯斬釘截鐵地說道。

布魯斯和他的妻子安德烈婭(Andrea)大吃一驚。1997年5月底至6月初,他們在檀香山(Honolulu)一家珊瑚粉色的王家夏威夷酒店慶祝結婚五周年紀念。在那裡,他們的確享受到了夜晚在海灘上享用晚餐的樂趣。

王家夏威夷酒店,夏威夷歐胡島(Oahu)檀香山的一家海濱豪華酒店。(Frank Schulenburg,CC BY-SA4.0)

這是一段很私人的經歷,他們夫妻倆從未在詹姆斯面前提起過。而且,這次旅行發生在安德烈婭懷孕前的四五個星期。詹姆斯不可能知道這些私密細節。

這些對話被記錄在布魯斯‧萊寧格後來撰寫的「意識在肉體死亡中存活」(Consciousness Survives Physical Death)一文中,這是一篇提交給畢格羅意識研究所(Bigelow Institute for Consciousness Studies,簡稱BICS)的獲獎文章。畢格羅意識研究所由畢格羅航空航天公司(Bigelow Aerospac)贊助,由美國知名企業家羅伯特‧畢格羅(Robert Bigelow)冠名創辦。

詹姆斯的回憶並沒有因為選擇了父母而結束。他是許多擁有超越今生記憶的孩子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意識會將記憶從一世帶到另一世。

二戰飛行員

詹姆斯從出生起就對飛機有著不同尋常的迷戀。

兩歲時,他開始做飛機失事的噩夢,在夢中他知道自己是一名美國飛行員,飛機被日本人擊落。

詹姆斯提供的細節包括航空母艦的名字、與他同機朋友的名字、墜機地點和具體細節。這些細節與二戰飛行員小詹姆斯‧麥克里迪‧赫斯頓(James McCready Huston Jr.,1923—1945年)的人生軌跡如出一轍。

此外,詹姆斯還知道一些具體的、準確的歷史細節,這是他的父母和普通人都不可能知道的信息。兩歲時,他就能辨認出赫斯頓的飛機是從那艘名為「納托馬灣號」(Natoma Bay)的美國軍艦上起飛的,還能辨認出同機的飛行員傑克‧拉森(Jack Larsen)。

赫斯頓的家人還證實了小詹姆斯所講述的一些赫斯頓以前的生活細節。例如,小詹姆斯知道赫斯頓給他妹妹起的綽號,只有她去世的哥哥——詹姆斯‧赫斯頓——才對她用過這個綽號。

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精神病學家吉姆‧塔克(Jim Tucker)博士在他的一篇題為「詹姆斯‧萊寧格的案例:生命輪迴類型美國案例分析」(The Case of James Leininger: An American Case of the Reincarnation Type,2016)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案例,他總結道:「從表面上看,這種聯繫最明顯的解釋是,他在擁有現在這一生的生活之前,經歷過小詹姆斯‧赫斯頓那一生的生活。本案的事實表明,這種解釋值得認真考慮。」

前世記憶(Past Life Memories,簡稱PLM)現象在一些亞洲宗教和哲學中被視為轉世,指的是人在死亡後意識的重生。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對這個話題產生了濃厚興趣。

美國著名太空物理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是總部位於紐約州的超自然現象科學調查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laims of the Paranormal,簡稱CSICOP,後來更名為懷疑式探究委員會/Committee for Skeptical Inquiry,簡稱CSI)的創始成員,他在《魔鬼出沒的世界》(The Demon-Haunted World,1995)一書中寫道:「在ESP(超心理學)領域有三種說法,我認為值得認真研究。」其中第三種說法是:「幼兒有時會講述他們前世生活的細節,經核實後發現這些細節是準確的,而且除了轉世之外,他們不可能通過其它方式知道這些細節。」

2500個案例:「不容忽視的數據」

關於前世記憶(PLM)的討論已經從宗教延伸到了科學領域。

維吉尼亞大學精神病學和神經病學系主任伊恩‧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1918—2007年)博士是第一位推動轉世研究的醫學專家。

美國靈異研究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總部位於紐約,致力於研究超自然心理現象,在學會舉辦的一次競賽中,史蒂文森選擇對44個有前世記憶的人進行分析。他的論文獲得了第一名。

在研究過程中,他被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來源的案例中的相似之處所震撼,覺得有必要進一步調查。

史蒂文森後來花了三十多年時間系統地研究前世記憶現象。他在自己的著作《輪迴與生物學》(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1997)中收集並縝密記錄了全世界2500多個聲稱記得前世的兒童案例。

他在《醫學假說》(Medical Hypothese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聲稱有前世記憶的現象:可能的解釋和重要性」(The phenomenon of claimed memories of previous lives: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and importance,4/2000)的文章,研究涉及856個PLM案例,其中67%的案例被標記為已解決。根據史蒂文森的研究方法,「已解決」的案例意味著研究人員找到了一個已故的人,其生死細節與兒童的回憶完全吻合。

在維吉尼亞大學伊恩‧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進行的一項研究中,856個聲稱有前世的案例中有67%得到了確認。(The Epoch Times)

史蒂文森的研究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土耳其、黎巴嫩、泰國、緬甸,以及南北美洲和歐洲國家等。

出於兩個原因,他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兒童身上。首先,年幼的兒童不太可能編造出具有高度可驗證細節的前世記憶。其次,他們接觸外界信息的機會通常有限,因此不可能通過普通途徑獲得關於已故個人的詳細知識。

他的文章概述了他的研究過程的每一步,並邀請讀者仔細研究他的方法和結果。

史蒂文森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在主流醫學界發表了約60篇文章。他的研究方法被廣泛推崇為研究前世記憶案例的典範。史蒂文森的貢獻為他贏得了「終身講席教授」(chair professor)的稱號,這是授予特別傑出學者的殊榮。

萊斯特‧金(Lester S. King)博士在《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JAMA)上發的一篇題為「輪迴類型的案例,第1卷:印度的十個案例」(Cases of the Reincarnation Type, vol1: Ten Cases in India,12/01/1975)的文章,對史蒂文森的研究做出了這樣的評價:「他不辭辛苦、不偏不倚地收集了一系列詳細的病例。……他可能無法說服懷疑論者,但他(史蒂文森)記錄了大量不容忽視的數據。」

史蒂文森的長期同事艾米莉‧凱利(Emily Kelly)博士2007年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The BMJ)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評論道:「他(史蒂文森)認為,如此充分的證據足以讓一個有理智的人相信輪迴轉世。」

輪迴轉生的案例還引起了印度聖雄甘地(1869—1947年)的關注,尤其關注印度女孩香蒂‧黛維(Shanti Devi)的奇特經歷。

一個讓聖雄甘地著迷的案例

香蒂‧黛維是一個女孩,1926年出生後一直住在印度德里市(Delhi)。在她三歲的時候,她開始回憶起自己過去作為一個名叫盧格迪(Lugdi)的女人曾經擁有的生活。起初,她的父母認為她生動的記憶只是孩子的幻想而已。

香蒂‧黛維三歲時開始回憶前世記憶。(John H. Manas, CC BY-SA4.0)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Yuhong Dong& Makai Allbert撰文/信宇編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208/214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