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女子遭拐賣13年生2子,警方通報寫「被收留」
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讀宋史,有時候也讀一讀宋人的筆記,裡面有一則關於收留落難女孩子的故事,我正好把它翻譯成現代文給大傢伙兒看看。
南宋時期,泰州有一個叫項四郎的鹽商,從荊湖地區做生意回來的時候,在今天的安徽當塗靠岸歇息。當天晚上月朗星疏,項四郎長夜漫漫無心睡眠,想到晶晶姑娘可能睡不著覺,便躺在船艙里遐想。
突然,他聽到有個東西撞在船上,便起身察看,發現有一個人形物體飄在長江之中。
項四郎趕緊讓艄公打撈上來,一看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自稱姓徐,澧州(今湖南澧縣)人,父親是辰州(今湖南懷化)的一個官員,任期滿了以後到臨安去找戶部報到等待考核之後重新分配工作。走到當塗附近遇到了劫匪,徐姑娘嚇得掉進江中,抱著一塊木板漂到了這裡,她的父母多半被害了。
看著這個十五六歲、來歷不明、長相姣好的小姑娘,項四郎決定收留她,給自己兒子當媳婦,於是就給她單獨安排了一個船室帶回了泰州。
回家之後,老婆說:「這種官宦人家的嬌貴小姐,怎麼能嫁給我們這種商賈人家,不如找富人家或者妓院賣個好價錢,再用這筆錢給兒子娶個門當戶對的媳婦。」
項四郎拒絕了老婆的提議,說:「人家遭了大難成了孤兒,我既然不能把她當兒媳,寧願賠一點嫁妝嫁給一個本分人,也不能讓她去當妓女婢妾啊,這哪裡是人幹的事。」
所以,儘管泰州周邊的夫人和妓院多次上門來談價錢,項四郎都堅決不答應,甚至跟老婆都吵了很多次架。
直到有一天,項四郎鄰居里一個姓金的武官,被任命為澧州安鄉縣的縣尉,因為剛剛喪妻,聽說項四郎家有個姑娘要嫁人,便上門提親。
項四郎一看這人不是文官是武官,而且剛死了老婆,覺得條件不夠好,不想答應。金縣尉也不氣餒,上門求了很多次。
徐姑娘知道之後,就對項四郎說:「阿爹,你養了我這麼久,我無以為報。你此前說要給我找個好人家,好人家也不知道我來歷,自然也不可能明媒正娶我。現在這個金官人看來也是一個誠心的人,既然是澧州這邊的縣尉,也許能幫我抓到強盜,為我報仇。我跟他回澧州去,興許還能探聽到父母的消息,不如就讓我跟了他吧。「
項四郎見徐姑娘心意已決,便同意了這門親事,叮囑金縣尉說:「你要是不喜歡她,記得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不要讓她再流離失所。」
金縣尉說:「咱們都是鄰居,你還不放心我嗎?你要多少聘禮啊?」
項四郎說:「我以前想的是賠一些嫁妝把她嫁出去,現在你既然不要嫁妝,我還要什麼聘禮,你們好好過日子就行了。」
徐姑娘跟著金縣尉走了以後深得寵愛,金縣尉對她說:「等我們去了澧州找到你的身世材料,我就明媒正娶你為正室。如果找不到材料,我也不會娶其他女人,今後就跟你過了。」
金縣尉帶著徐姑娘去了澧州以後,立刻開始查找徐家的下落。當地鄰居說:「我們這邊確實有一個姓徐的官人,從辰州通判的任上退下來之後,全家出發去臨安,至今沒有消息,不知道被安排到哪裡去了。」
徐姑娘一聽,徹底斷絕了希望,便不再尋找自己的父母。
一年之後,金縣尉抓著了一夥強盜,其中有兩個人招供,說他們曾經在當塗附近搶劫了一個徐通判的船,但是並沒有殺人,只是搶走了一擔行李就逃走了。」
徐姑娘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但是依然找不到父母的任何消息。
又過了一年,金縣尉因為工作出色,被任命為代理知縣,縣內有一個姓徐的備選官員要去岳陽任職,前來縣裡借腳夫幫忙擔行李。
徐姑娘在屏風後聽到聲音很耳熟,一看,長得很像自己的哥哥,便給金縣尉說了。金縣尉便將這人留下來吃晚飯,席間就問他的身世和籍貫。
這人說:「我在安鄉縣住了幾年了,父親當年在辰州做官,後來去臨安考核之後被安排去了鄂州。」
金縣尉問:「你們去臨安的時候坐船還是走路的?路上遇到什麼意外了嗎?」
這人哭著說:「坐船的去,在當塗這邊遇到一夥強盜,財物沒什麼大損失,但是我小妹妹掉進江里淹死了,找了很久走找不到屍體。」
金縣尉大喜,趕緊把他叫到後堂跟妹妹相認。
徐姑娘的哥哥認出妹妹之後,趕緊對金縣尉說:「你當初從鹽商這裡買我妹妹花了多少錢?我能不能把他贖回家?」
金縣尉說:「我已經跟你妹妹說好了,找到家人就明媒正娶她,現在她已經懷孕了,我怎麼可能還讓她嫁給其他人呢。」
一家人感慨萬分,抱頭痛哭之後,徐姑娘的哥哥說:「這個收留你的鹽商真的是高風亮節啊,很多士大夫都會見色起意,他比某些士大夫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這位項四郎,算得上你的再生父母。」
隨後,徐姑娘的哥哥給父母寫信告知了妹妹的情況,徐姑娘也和金縣尉選了一個吉日成婚。
而那位收留她的項四郎,被徐姑娘畫像立生祠,終身感恩。
相比幾百年前的項四郎,那種「收留」了一個姑娘,第二年就生孩子的人家,有什麼逼臉叫「收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