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時節,天寒地凍,最適合圍爐煮茶!
此時節,最適合讀的一本書,莫過於《圍爐夜話》,烤著火,讀著智慧之言,整個人都會升華很多。
《圍爐夜話》的52個名句,讓你在這個冬天升華起來。
1.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於靠他人。——《圍爐夜話·第五七則》
敬重他人,便是敬重自己;依賴他人,倒不如靠自己去努力。
2.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圍爐夜話·第九九則》
世人所相信的,是那些凡事都能實踐得很成功的人,並不是那些嘴裡說得好聽的人。
3.有才必韜藏,如渾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圍爐夜話·第十四則》
有才能的人必定勤於修養,不露鋒芒,就如未經提煉琢磨的金玉一般,雖不炫人耳目,但日久便知其內涵價值了。
4.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學業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丟不開。——《圍爐夜話·第十六則》
一個人品格之所以不高,總是因為無法將一個「利」字看破;而學問之所以不長進,就是因為偷懶不精勤的緣故。
5.讀書不下苦功,妄想顯榮,豈有此理?——《圍爐夜話·第一一四則》
讀書若沒有下功夫苦讀,卻非分地想要顯達榮耀,天下哪裡有這種道理呢?
6.為學無間斷,如流水行雲,日進而不已也。——《圍爐夜話·第十四則》
做學問一定不可間斷,要像不息的流水和飄浮的行雲,永遠不停地前進。
7.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圍爐夜話·第四一則》
與其交往不正派、品行不好的朋友,還不如整天讀書來得更好。
8.大丈夫處事,論是非,不論禍福。——《圍爐夜話·第二五則》
有志氣的人在處理事情時,只問如何做是對的,並不問這樣做為自己帶來的究竟是福是禍。
9.神閒氣靜,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幹大事的本領。——《圍爐夜話·第一七六則》
心神安祥,氣不浮躁,擁有深刻的智慧和沉毅的勇氣,這是做大事所須具備的主要能力。
10.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終為禍;困窮之最難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圍爐夜話·第十則》
得到不該得的名聲和利益,福氣終會成為禍患。耐得了最難以忍受的貧窮和困厄,苦難定會轉變為甘美。
11.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禍。——《圍爐夜話·第一三O則》
有不忍指出別人錯誤的想法,就必定會有因此而招致的禍患。
12.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醫。——《圍爐夜話·第一二九則》
一個人只要有了隨便的毛病,便無法振作起來了;一個人的心性只要流於俗氣,就是用藥也救不了。
13.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語言深刻,終為薄福之人。——《圍爐夜話·第二九則》
脾氣性情怪僻或是執拗的人,多半是短命之人。講話總是過於尖酸刻薄的人,可以斷定他沒有什麼福分。
14.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病。——《圍爐夜話·第五四則》
對人對事不能忍受麻煩,是一個人最大的缺點。
15.正而過則迂,直而過則拙,故迂拙之人,猶不失為正直。——《圍爐夜話·第一一O則》
做人太過方正則容易不通世故,行事太過直率則顯得有些笨拙,但這兩種人還不失為正直的人。
16.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則舍近圖遠,難期有成矣。——《圍爐夜話·第三十則》
一個人的野心不可太大,如果野心太大,那麼便會捨棄切近可行的事,而去追逐遙遠不可達的目標,很難有什麼成就。
17.心能辨事非,處事方能決斷;人不忘廉恥,立身自不卑污。——《圍爐夜話·第二十則》
心中能辨別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能毫不猶豫地決定該怎麼辦;人能不忘記廉恥心,在社會上為人處世,自然就不會做出任何卑鄙污穢的事。
18.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謂予智,終是糊塗。——《圍爐夜話·第一二五則》
甘願受人欺侮的人,不一定是軟弱無能的人;自認為聰明的人,終究還是糊塗之輩。
19.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圍爐夜話·第八五則》
只責備自己,不責備他人,是遠離怨恨的最好方法。
20.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圍爐夜話·第十五則》
積累善行的家庭,一定會有多到自己享用不了還能留給子孫享用的福德,不積累善行的人家,則會有多到能夠自己遭受不了還能留給子孫遭受的禍患。
21.用功於內者,必於外無所求。——《圍爐夜話·第一八八則》
在內在方面努力求進步的人,必然對外在事物不會有許多苛求。
22.語言多矯飾,則人品心術,盡屬可疑。——《圍爐夜話·第四十則》
一個人的言語如果虛偽不實,那麼,無論他在人品或是心性上表現得多崇高,一樣令人懷疑。
23.暗昧處見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圍爐夜話·第七八則》
在昏暗不明的環境裡,要能保有光明的心境,內心就能像青天白日般明亮無染。
24.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圍爐夜話·第三則》
貧窮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解脫,只能節儉生活,天性愚笨沒有什麼關係,只要勤奮學習就可以改變。
25.知足之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圍爐夜話·第一五九則》
易於滿足之心,可以用在適應環境上,不可用在讀書求知上。
26.存為善之心,不必邀為善之名。——《圍爐夜話·第五五則》
心中存有行善的思想,就不必刻意求得好的名聲。
27.言不可盡信,必揆諸理;事未可遽行,必問諸心。——《圍爐夜話·第二OO則》
言語不可以完全相信,一定要在理性上加以判斷、衡量,看看有沒有不實之處。遇事不要急著去做,一定要先問過自己的良心,看看有沒有違背之處。
28.看書須放開眼孔,做人要立定腳跟。——《圍爐夜話·第四二則》
看書必須要放開心胸,才可能接受並判斷新的觀念。做人要站穩自己的立場和把握住原則,才是一個具有見地,不隨波逐流的人。
29.世風之狡詐多端,到底忠厚人顛撲不破;末俗以繁華相尚,終覺冷淡處趣味彌長。——《圍爐夜話·第八九則》
世俗的風氣愈來愈流於狡猾欺詐,但是,忠厚的人誠懇踏實,他們的穩重質樸,永遠是世人行事的橫范。近世的習俗愈來愈崇尚奢侈浮華,不過,還是寂靜平淡的日子,更耐人尋味。
30.君子有過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無過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圍爐夜話·第三三則》
有道德的正人君子稍有差錯,小人就會因嫉妒而以此作為攻擊的把柄;但即使有德之人不犯錯,小人也是會由於嫉妒之心而不會去容忍的。
31.有真性情,須有真涵養:有大識見,乃有大文章。——《圍爐夜話·第一六二則》
要有至真無妄的性情,一定先要有真正的修養才能達到;要寫出不朽的文章,首先要有不朽的見識。
32.人生不可安閒,有恆業,才足收放心。——《圍爐夜話·第八三則》
人活在世上是不可閒逸度日,有了長久營生的事業,才能夠將放失的本心收回。
33.博學篤志,切問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圍爐夜話·第一七六則》
學識廣博,志向堅定,切實地請教,認真地思考,這是研究學問的重要工夫。
34.無論作何等人,總不可有勢利氣;無論習何等業,總不可有粗浮心。——《圍爐夜話·第三五則》
不論選擇什麼樣的做人方式或是做哪一種人,都不可以有趨炎附勢、追逐名利的習氣;無論我們選擇什麼樣的事業,同樣也不能夠有粗浮輕率的心思。
35.末俗以繁華相尚,終覺冷淡處趣味彌長。——《圍爐夜話·第八九則》
近世的習俗雖然越來越奢侈浮華,但處在清靜平淡中的日子還是值得人回味的。
36.無執滯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氣,便非本色人。——《圍爐夜話·第八六則》
沒有固執滯礙之心,才是通達事理的人;有矯揉造作之氣,便無法做到樸實無華。
37.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運不及我,則可以知足矣;常思某人德業勝於我,某人學問勝於我,則可以自慚矣。——《圍爐夜話·第六一則》
常想到有些人的處境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運也不如自己,就感覺到自己很知足了;常想到某人的品德比自己高尚,某人的學問也比自己豐富,心裡也就有種慚愧的感覺。
38.為學不外靜敬二字,教人先去驕惰二字。——《圍爐夜話·第一四八則》
做學問不外乎在「靜」和「敬」兩個字上下功夫;教導他人應先去「驕」和「惰」兩個毛病。
39.莫之大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圍爐夜話·第一六六則》
不管多大的災禍,都是由於一時不能忍耐導致的,所以凡事不可不謹慎。
40.能脫身牢籠外,便是大英雄。——《圍爐夜話·第二八則》
能不受世俗人性的束縛,超然於俗務之外的人,便可以稱之為傑出的人。
41.淡中交耐久,靜里壽延長。——《圍爐夜話·第一一六則》
在平淡之中交往的朋友,往往能維持很久,在平靜祥和中度日,壽命必定綿長。
42.待人宜寬,惟待子孫不可寬;行禮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圍爐夜話·第一七八則》
對待他人應該寬厚,但是對待子孫千萬不能寬容;禮節要周到厚重,但辦婚事不必大肆鋪張。
43.養心須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為也。——《圍爐夜話·第九八則》
要以淡泊寧靜的境界涵養自己的心胸,凡是那些拖累自己身心的事都不要去做。
44.凡事謹守規模,必不大錯;一生但足衣食,便稱小康。——《圍爐夜話·第五三則》
凡事只要謹慎地遵守一定的規則和模式,就不會出現大的差錯;一輩子衣食無憂的話,也可稱得上是安逸的小康家境了。
45.所行無一毫苟且處,便為鄉黨仰望之人。——《圍爐夜話·第十七則》
做事穩重踏實、一絲不苟,便會成為鄉鄰們所敬仰的榜樣。
46.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圍爐夜話·第一六三則》
立身處世的方法也很多,只要做到一個「敬」字,事事便能規範起來。
47.穩當話,卻是平常話,所以聽穩當話者不多。——《圍爐夜話·第四則》
平實穩妥的話語,是既沒有吸引力也不令人感到驚奇的言語了,所以喜歡聽這樣話的人很少。
48.立業無論大小,總要此身做得來。——《圍爐夜話·第三九則》
創立事業的時候,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能力應付。
49.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薩。——《圍爐夜話·第二八則》
肯盡心盡力救助陷於苦難中的人,便如同活菩薩在世。
50.為人全無好處,欲邀福慶,從何得來?——《圍爐夜話·第一一四則》
做人對他人毫無一點好處,卻妄想得到福分和喜事,問題是沒有付出,這些福分根本無處生起,又能從哪裡得來呢?
51.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無庸徒事言詞也。——《圍爐夜話·第三三則》
長輩教晚輩,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為來率領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學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辭上白費工夫,不能以身作則。
52.與朋友交遊,須將他們好處留心學來,方能受益。——《圍爐夜話·第二則》
和朋友交往,必須仔細觀察他的優點、長處,並且用心學習,這樣才能取長補短,獲得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