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賈明冬:是什麼讓一位美國老兵加入ISIS 並恐襲美國人民

ISIS在做大後,從未對以色列發起過恐怖襲擊,而以色列也從來不襲擊ISIS,甚至在ISIS開始攻擊美國地區盟友,使得美國開始親自下場攻擊ISIS後,以色列也沒有加入打擊ISIS的陣營。這也使得ISIS在網上獲得了一個梗,ISIS的含義其實是Israeli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以色列秘密情報單位。當然,從開源信息分析來看,我們也只能說,ISIS能夠壯大主要與美國混亂的中東政策有關。

新年伊始,美國就在同一天遭遇了兩場恐怖襲擊。其中一起是發生在路易斯安娜州紐奧良的卡車衝撞行人事件,15死,35傷。另一起是發生在拉斯維加斯川普國際酒店外的自爆卡車襲擊,1死7傷,死者是卡車司機,車輛是特斯拉的電動皮卡。兩起案件有沒有關聯,目前仍在調查中,可以確認的信息是兩輛皮卡都是在同一租車平台租賃的。同時FBI認為,衝撞行人的案子可能並非獨狼作案,有與其他組織或個人關聯的可能。

然而,這兩起襲擊在美國社交平台上的討論,卻充斥著意識形態分裂。在襲擊剛發生時,僅根據較為模糊的信息,川普就發帖暗示襲擊是移民所為,還說他對於非法移民的譴責得到了證實。但是隨著案件信息的進一步披露,川普迅速翻車了。發動襲擊的是42歲退伍軍人沙姆蘇德·丁·賈巴爾,純正的美國公民。他開車衝撞人群後,持槍與警方交火併被擊斃。事後警方還從他的車上發現了一面恐怖組織ISIS(伊斯蘭國)的黑旗。

雖說川普想靠這起案件黑移民的企圖落空了,但是仍有許多美國右翼人士在利用案件炒作極端保守主義議題。一位MAGA女將就拍了一段呼籲持槍對抗恐怖分子的短視頻,還有保守派人士譴責民主黨的片面性敘事,並堅稱襲擊者賈巴爾的穆斯林恐怖分子身份和ISIS旗才是事件的重點。也有藉由此議題對DEI(多元、平等和包容)政治正確開火的,因為FBI一開始並沒有立刻將案件定義為恐怖襲擊,而在早期公開宣布「非恐怖襲擊」聲明的FBI人員是一位黑人女性,因此保守派就開始攻擊FBI瞎搞DEI導致胡亂斷案。

而與之相對的白左陣營則是不斷強調川普此前的發言在胡扯,這跟移民沒什麼關係,也有人否認ISIS黑旗的存在,說卡車上只是懸掛了一件黑色的夾克,當然這種說法現在已經遭打臉了,黑旗似乎是在車裡面發現的。

也有從地緣政治視角解釋襲擊的,一位開辦自媒體的退役美軍軍人表示,恐怖分子掛著ISIS旗說明他忠於以色列,因為ISIS是以色列和美國聯手建立的,最近還被用以推翻敘利亞政權,這意味著美國人被以色列極端分子殺害了,事實就是事實。

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強行關聯的意思,但以色列和ISIS之間的關係確實說不清道不明。目前已知的事實是,在敘利亞內戰期間,以色列向反政府武裝分子提供了醫療救治,以色列《國土報》的記者曾在以色列侵占的戈蘭高地附近觀察到,以軍直接用救護車輛運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分子。《華爾街日報》也曾報導過,以色列直接向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提供資金援助。而ISIS就是靠著反阿薩德起家的,裡面收攏過數不清的各種反政府組織。這波推翻了阿薩德政權的HTS的匪首朱拉尼,也曾宣布過效忠ISIS。

同時,以色列早年在加沙扶植出來的,意圖用來分裂法塔赫統治的哈馬斯,也曾和各路敘利亞反對派一起蹲過戰壕反阿薩德,還被伊朗革命衛隊打死過人。今天的朋友,明天的敵人,這種現象在中東簡直太常見了。

一個客觀事實是,ISIS在做大後,從未對以色列發起過恐怖襲擊,而以色列也從來不襲擊ISIS,甚至在ISIS開始攻擊美國地區盟友,使得美國開始親自下場攻擊ISIS後,以色列也沒有加入打擊ISIS的陣營。

這也使得ISIS在網上獲得了一個梗,ISIS的含義其實是Israeli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以色列秘密情報單位。當然,從開源信息分析來看,我們也只能說,ISIS能夠壯大主要與美國混亂的中東政策有關。根兒上,可以追溯到中情局直接給聖戰分子塞錢反蘇,近一些的可以追溯到在阿富汗、伊拉克的治理失敗。這使得中東的恐怖主義向全世界擴散,美國也沒少受其害。

根據美媒CNN的報導,發動此次紐奧良恐襲的賈巴爾從事房地產和IT行業,他還是一位小企業主,但因為經營失敗欠下了許多債務,公司倒閉。至少在2012年之前,賈巴爾就離婚了,但現在他還要繼續支付撫養費,房貸也已經逾期了。CNN的報導還提到,賈巴爾在1月1日的早上,也就是襲擊之前,錄製了一系列錄音,其中提到了離婚的事情以及他加入了ISIS。他原計劃召集家人並殺害他們,但後來改變了計劃。

也就是說,讓賈巴爾投身恐怖主義的動機,很可能是企業經營失敗,外加離婚帶來的經濟問題。普遍來講,在美國的階級跌落是可以很快的,小企業主因為經營不善而把全部身家搭進去還債,並且迅速淪落街頭,不是什麼新鮮事。只能說,經濟下行給美國社會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性,疊加上恐怖主義的反噬,治安狀況的前景很難談得上是樂觀。

然而,這類本該嚴肅討論並治理的社會問題,早已在美國政治極化的環境中,變得無法嚴肅討論,也無法正常治理。右翼沉迷於極端民族主義敘事,軟左翼沉迷打文化戰爭,雙方談得攏的話題只剩反華。那麼在這種環境下,我們除了說尊重他人命運外,還能怎樣呢?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觀察者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03/215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