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文盲高玉寶去世了 杜撰周扒皮 害周家墜入無底深淵

—高玉寶去世了,他還欠周扒皮一個道歉

1948年文盲高玉寶參軍,1949年高玉寶開始動筆用字畫結合的方式撰寫自傳。1951年,高玉寶完成了長達20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草稿。後來經過周扒皮親屬孟令騫考證其故事都為杜撰,高玉寶根本沒有在他家打過工,所謂周扒皮也談不上大地主,開始定性的時候是富農,後來才變成地主。《高玉寶》這部所謂紀實文學出版後,可以說讓他們家就此墜入了無底深淵。

《半夜雞叫》作者高玉寶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2月5日16時12分逝世,享年92歲。

1948年文盲高玉寶參軍,1949年高玉寶開始動筆用字畫結合的方式撰寫自傳。1951年,高玉寶完成了長達20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草稿。後來經過周扒皮親屬孟令騫考證其故事都為杜撰,高玉寶根本沒有在他家打過工,所謂周扒皮也談不上大地主,開始定性的時候是富農,後來才變成地主。《高玉寶》這部所謂紀實文學出版後,可以說讓他們家就此墜入了無底深淵。

孟令騫最後發現,長篇小說《高玉寶》作者實為郭永江,1940年到延安,曾任《解放軍文藝》副總編。郭在與友人的信中稱,當年《高玉寶》一書13章均為他所寫。因為高玉寶是文盲戰士自學成才的典範,所以組織要求他來修改高玉寶的自傳,但他發現根本無法修改,還不如重新創作,他寫好一篇,高玉寶抄一篇,當時約定,書出版後,附錄郭永江的《我怎樣幫助高玉寶同志修改小說》,稿酬平分。後改為提供輔導,最後郭的名字從書中徹底消失。整個過程均由組織決定。郭臨終前,寫信給資陽文獻學會,鄭重聲明《高玉寶》是他的著作。

圖高玉寶的圖文版入黨申請書

「我從心眼裡要入黨」。除了一個「我」字外,其他都是用圖形畫出「毛毛蟲」代表「從」,「心形圖」代表「心」,「眼睛」代表「眼」,「梨」代表「里」,「咬」是要的諧音,「魚」是入的諧音,「鍾」代表有「鐘聲」,鐘聲「當」代表「黨」!

半夜雞不叫:一個普通中國人為家族正名的奮鬥故事

我當時想結識孟令騫——遼寧大連的一位七零後老帥哥,純粹被他「蚍蜉撼大樹」的較勁精神所打動。

孟令騫耗時五年寫了一本書,跟「雞」有關,這不,書名就是《半夜雞不叫》,但他可不是跟「雞」較勁,這只是一部特殊的普通中國人家族史。

說這部家族史普通,那是因為孟令騫的確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說這部家族史特殊,因為他的家族歷史與整個民族的集體記憶有關,而且多處涉及敏感區域。

一般人的家族史只要把家中故事娓娓道來即可,孟令騫的書不但有大量採訪,還需要對國史、黨史、地方史志進行考證和探尋。

孟令騫撰寫這部家族史相當艱辛,外人很難全面體察,最艱辛之處並不在於查訪與寫作,而是太多太多「你懂的」原因,如果你不懂,我也沒法一一告訴你。

很多人並不認識孟令騫,但中國大陸人民,只要受過些初小教育,鮮有人不知道孟令騫的外曾祖父——「周扒皮」。周扒皮的本名叫周春富,可他這綽號比真名還更廣為人知。

幾十年來,孟令騫的外曾祖父是大陸人民集體記憶中的符號化人物,文藝作品與各種似史非史的敘述中,周扒皮與「南霸天」、「黃世仁」、「劉文彩」並列為「四大惡霸地主」,在「新舊社會」對比的意識形態中,周扒皮是標誌性人物。今天用百度和谷歌搜索「周扒皮」,那仍然算是熱門的關鍵詞!

周春富顯然比那三位「惡霸地主」更加出名,甚至融入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天南海北的朋友,好好回憶一下,從小到大,你身邊是不是總有過綽號叫「周扒皮」的同學或同事?你在罵人時是否用過「周扒皮」這個稱謂。沒錯,這個周扒皮就起源於孟令騫的外曾祖父。

周扒皮這一人物,來自曾經走紅全國的自傳體小說《高玉寶》的第九章,《高玉寶》本身是部頗為獨特的作品——書名、主人公名、作者名三名同一,這樣的情況的確罕見。

附著在周春富身上最為「生動」的情節就是「半夜雞叫」,他為了催逼長工們早點下地幹活,經常三更半夜趴在雞窩上學公雞叫喚,引起公雞們打鳴,長工小玉寶看穿了周扒皮的伎倆,向大家揭示了真相,最後巧設妙計,將周扒皮好一頓痛打。這個情節體現「舊社會惡霸地主殘酷壓榨長工」,展示「勞動階層具有大無畏反抗精神和無窮智慧」,成為經典篇章。

好吧,說到這裡我可以點一下,孟令騫為家族正名之所以如此艱辛,簡而言之就是他的外曾祖父是個被強行附著了太多意識形態的「符號性人物」,Understand?

作為曾經的文學青年和新聞記者,孟令騫試圖探尋「半夜雞叫沒叫」、「周春富到底是何許人」、「《高玉寶》一書有什麼樣的創作過程」……他的書就圍繞這些核心話題展開敘述,抽線剝繭進行考證。《半夜雞不叫》不僅涉及家族史,還展現他家鄉遼南地區在清末、民國、偽滿、內戰、土改等時代的風貌。

到底是什麼促使孟令騫走上為家族正名的道路呢?說來還是跟自身經歷有關,可是有類似經歷的人很多,未必每個人都會做出孟令騫的抉擇。真的不是每一個受過苦難與傷害的人,都願意去追求公正和事實。還有些人走上了刷新人類三觀的道路,成為奇葩,這我就不點名了,微博上大有人在啊。

孟令騫有個表姐,近年承包了一片山林,跟他通電話時告訴他準備開個「野味店」,想把店名叫作「半夜雞叫」,孟令騫心裡相當不是滋味,趕忙叫她就此打住。他有朋友跟他開玩笑:「你外曾祖父說來還挺有創意的,居然還會趴在雞窩上學雞叫」,孟令騫內心總有壓抑不住的憤怒。

我對孟令騫的這種「較真」和「敏感」持一種敬佩的態度,因為在我們的社會中,實在太缺乏追求事實與常識的較勁精神了。

孟令騫兒時喜歡在鄰居的大孩子家玩,因為人家有一箱小人書,鄰家大孩子經常特意給他看課本《半夜雞叫》。他當時覺得這個故事特有意思,不認識的字還向對方請教,讀到小玉寶用計痛打周扒皮時,與大孩子一樣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次,跟村里孩子吵架,那些孩子突然指著他喊「周扒皮、周扒皮」。這時他有點回過神來,突然想起,儘管鄰家大孩子平時對他比較吝嗇,但每次給他看《半夜雞叫》課本時卻顯得格外豪爽大方,並且臉上還掛著奇怪的笑容……「自己母親不就姓周嗎?」

似乎悟出了點什麼,孟令騫倉皇逃回家問母親:「咱家是不是周扒皮」?母親先是怔住,然後重重地給了他一耳光。母親以前很少打他,孟令騫哭得很傷心,然後母親摟住他,跟他一起哭,他明白了不少事兒。

此後孟令騫變得敏感和自卑,不敢跟別人吵架,總覺著低人一等,好像有啥把柄被別人抓在手裡。

上小學四年級時,打開新發的語文教材,他的腦袋突然大了,自己最不願見到的那篇文章《半夜雞叫》赫然出現在課本上。離這一課的時間越來越近,孟令騫有種大限將至的感覺,希望自己病倒,希望老師請假,總之,出點什麼意外躲過這一劫最好。

沒想到,上這課的那天,老師第一個點了他的名字,讓他起來讀課文,他人生中首次深刻體會到何為「五雷轟頂」。

孟令騫回憶,他搖搖晃晃站起來,含著淚水讀完課文,兩腮發燙,就像著火一樣。那一節課老師說了什麼,他已聽不清楚,但同學們的竊竊私語他卻句句入耳。同學們目睹一個「傳聞」獲得證實,現場見證教科書著名反面人物的後代,大家好興奮!

他真是周扒皮的後代呢!

哇,終於見到周扒皮家的人了!

嘿嘿,他家祖上真是周扒皮喔!

這樣的經歷在孟令騫的成長過程中可以說屢見不鮮了,心中一大堆疑問伴隨著自己長大。孟令騫成人後,當過水手、國企宣傳幹部、都市報記者,後來定居在大連。

時光一轉眼到了2003年初,網際網路興起,孟令騫在大連地方的入口網站天健網發了篇五千餘字的貼子,名為《故事和半夜雞叫有關》,講述母親家族的故事。論壇一下子喧囂起來,參與討論者甚眾,文章頓時成為熱帖,形形色色的觀點紛紛登場。最終,這個帖子因為涉及敏感歷史而被刪除。

孟令騫說:「自己的家族故事,知道一些,不過要讓我把『半夜雞叫』有關的整個大背景和來龍去脈說個清楚,道個明白,當時真沒這個能力」。

高玉寶怎麼從家鄉走出去,外曾祖父的命運與時代有何關係,《半夜雞叫》的故事如何走向全國,每一個細節的真相如何?那時孟令騫對這些事也只有一些模糊印象,似是而非的概念。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weed123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05/215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