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小年將至,老祖宗說「做2事忌5事,一年保平安」,是哪5個禁忌?

臘月二十三小年,農村老人說「小年有五忌,照做保平安」,說的是哪5個忌諱?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爺要上天」,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到臘月二十三了,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北方傳統的小年,又名「祭灶節」。

在我國北方一般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這是由於在清朝中期帝王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祭,為了節省開支,會順帶把灶王爺給拜了,於是北方的百姓也效仿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在我國南方一直遵從「官三民四船五」的習俗,即官家的小年在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小年在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在臘月二十五過小年。

所謂的「祭灶節」說的就是這天要祭祀灶神,灶神也就是灶王爺,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其負責掌管各家的灶火,也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因此灶神在民間的地位是最高的。

小年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過小年的時間不一樣,但是這天的習俗都差不多。那么小年這天有哪些習俗?有哪些禁忌?早看早知道,平安過大年!

小年要做二樣

一、祭灶

祭灶是小年最核心的習俗,灶神的最初職責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灶神左右兩邊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小年這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的善惡(正月初四再迎接回來),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功多者,三年之後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秧」,因此灶神得到老百姓的頂禮膜拜,人們都要討好灶神。

怎麼討好灶神?那當然是祭灶了,祭灶很簡單,那就是小年這天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糕點等,同時把舊的灶神像換下來,貼上一張新的灶王像。祭拜灶神時要誠心禱告,並焚香祭拜,以順利把灶神送上天。

灶糖是一種性特別大的糖,入口粘牙,用又黏又甜的東西來給灶神吃,其目的就是塞住灶神的嘴巴,讓他上天時多說些好話,這就是所謂的「吃甜甜,說好話」。除了供奉糖瓜外,還會供奉酒水和豆子,供奉酒水是為了讓灶神喝得暈沉沉的,少說家裡的髒話;而供奉的豆子則是給灶神的坐騎吃的(講究的人家還要焚燒用稻草或者篾扎紙糊的馬,這是灶神上天的坐騎)。

祭祀灶神不僅反映了我國民間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的追求,而且反映了人們對平安健康的追求。

二、掃塵

掃塵也就是年前大掃除,「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而過年前無論家庭富裕還是家庭貧窮,都要進行掃塵,掃塵時要打掃庭院、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撣拂塵垢蛛網等。

「塵」與「陳」是諧音,因此掃塵的目的就是把不好的東西以及晦氣通通掃出門,寓意著「除舊迎新」。

小年這天的禁忌,主要有5個

一、忌不洗浴。小年這天的一個重要習俗是「掃塵」,掃塵除了要打掃家裡的衛生外,還要清潔個人衛生,因此這天要洗浴。洗浴最重要的就是「洗腳」,也就是說腳必須要洗,有句老話說「臘月二十三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雖然有點迷信,但是反映人們除舊迎新的思想,人們都希望新年有個好兆頭。

二、忌搗蒜。在小年這天,我國很多地區有忌搗蒜的習俗,「蒜」通「算」,也就是清算的意思,人們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

三、女不祭灶。小年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祭灶」,農村老話說「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說的就是男人不祭拜月亮,而女人不祭拜灶王爺,相傳灶神是著赤衣的男性,古代講究「男女有別」,不讓女人來祭灶有避嫌的意思。

四、小年忌殺生。在我國很多地方有小年忌殺生的習俗,也就是說這天不要宰殺牲畜,傳言這天不殺生能為自己積福。

五、小年不借債、不討債。小年和大年一樣,這天忌諱向別人借錢,也忌諱向別人討要錢,這天向別人借錢,意味著「來年一年四季要靠外援」,這天借給別人錢,意味著「財產外流一整年」。

總結,小年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天的習俗和禁忌有很多,祭灶和掃塵是核心內容,老祖宗說這天有5個禁忌,這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鄉村小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112/215899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