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早上,你終於拉完了宿便,站在馬桶前的你選擇:
A、按下沖水閥,如常走出衛生間,深藏功與名
B、拍下心愛的屎照,發布到標記便便APP「Poop Map」,順便寫下20字感言,與全世界分享你的「成就」。
從學生時代起,「一起拉屎」就是增進友情的絕佳手段,「Poop Map」就是一款立志於讓全世界人民一起「拉屎打卡」的社交APP。
熱衷於賽博社交的你願意錯過如此獵奇的軟體嗎?畢竟,拉屎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01 全世界都在玩的「大便社交」,到底是啥?
打開Poop Map,你會看到密密麻麻笑容明媚的「屎」。
縮小地圖範圍會發現屎也有不同的表情,開懷大笑、俏皮可愛。
每一泡屎都能看出主人拉完之後的心情。
比如這位來自法國的「groscaca30」,1月21號明顯拉得有些不開心;
而這位來自美國的「Doungbeetlebitch」,好像拉了個大的,這屎的表情像極了便秘的我。
相比東亞國家,歐美國家幾乎被屎包圍了。
喜歡研究世界地圖的朋友可有的玩兒了。
Poop Map用的是谷歌地圖數據,你不僅可以點開Poop Map看地圖,還可以點擊「屎」進入「屎主」的主頁,瀏覽對方的排屎量和日常生活。
高中地理學世界地圖的時候,如果有Poop Map這麼好玩兒,我的地理成績還能再上十分。
如果你也想找「屎友」,可以點擊底部的「Drop the poop」按鈕打卡。
記錄自己拉屎的時間、地點和心情,Poop Map甚至還可以打分、添加照片。
這一套流程下來誰還分得清是大眾點評還是「拉屎點評」?
這位來自美國的Joe,有著1037泡便便的戰績,獲得過36項拉屎比賽殊榮。
在去年11月份,他記錄了自己非常美妙的拉屎體驗,甚至用上了「peaceful」這樣的形容詞。
事實證明,一個好的衛生間是多麼重要,在這麼好看的衛生間拉屎我也能多拉兩泡。
雖然排便量一般,平均一天拉不到一泡,但這哥們兒很愛記錄自己的排屎量,26號這天拉了兩泡,還順便給昨天晚上拉的屎補了個卡。
除了記錄自己拉屎,在Poop Map還可以社交。
每個用戶都會有自己的個人主頁,顯示自己的拉屎總數,
在哪些國家拉過屎,每天/周/月的平均拉屎次數。
既然是社交軟體,自然會有關注和粉絲。這位「ring stinger」拉屎泡數高達4772,有3260個粉絲,一泡屎就能擁有41個點讚,比我朋友圈點讚數還要高。
閒逛Poop Map發現,要說整活還得看老外。
這位德國大爺,從2023年6月開始玩兒Poop Map,雖然只記錄了502泡屎,但大爺卻實打實地用照片記錄了自己的每一泡屎。
論重口味,還得看咱大爺。
這位來自加拿大的姐,熱衷於和廁所拍合照,這傲嬌的小表情,感覺對自己的屎很是滿意。
而這位拉過兩千多泡、蓄著絡腮鬍的老哥,拍下了自己拉屎時的表情,盲猜他可能有點便秘。
在描述拉屎感受時,大哥也是不把網友當外人,通過他的描述我知道一個遠在千里之外陌生人的屎「粗壯」且「很臭」。
02 「在線拉屎」,賽博社交
這麼抽象的APP是誰琢磨出來的呢?
2013年捷克帥小伙Nino Uzelac腦洞一開,琢磨出了Poop Map,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款屎味太沖的APP常年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
直到2021年12月,Poop Map被串流媒體Sip&Gossip在視頻節目中引用才被人發現,當時立刻在法國引起了一波下載熱潮。
隨後,各種搞笑玩法在TikTok上出現,引發病毒式傳播,Poop Map大火。
只有1千多粉絲的博主「hspray」,隨便發一條Poop Map的九秒視頻,就獲得2萬多點讚。
下面的網友關心的重點是,自己咋沒有能分享拉屎的朋友呢?
而這位在TikTok擁有1萬多粉絲的博主,僅僅發了一張自己的「屎照」就獲得了7萬多點讚。
小姐姐表示,這是她拍過最好的照片之一。
來自的katie更是直言,拉屎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Poop Map爆火後,曾有投資人在X(推特)上說「忘記Club House吧,Poop Map才是社交賽道的未來」。
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如今的Poop Map確實堪稱頂流。
懂點營銷數據顯示,爆火後的Poop Map在Apple App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首位,收穫了4.8的高分,並在Google Play商店的下載量超過100萬次。
連下載量名列前茅的Instagram和WhatsApp都被Poop Map擠下去了。
說到底,Poop Map之所以如此火爆,源自它自帶的社交屬性。
同賽道的社交APP如此之多,靠屎出圈的它是第一個。
全民「拉屎打卡」,順便和朋友們比比誰的屎拉得更有味兒。
熱衷談論排便是否通暢的Pauline,在得知Poop Map可以滿足自己的小癖好時毫不猶豫地下載了。每次排便後,Pauline都會給自己的便便認真打分,描述便便的狀態。
每次發帖,Poop Map上的好友就會收到通知,「一想到他們每次都得到通知,我就要笑死了」。
事實證明,枯燥的生活偶爾需要點惡趣味。
忠實用戶Doriane也熱衷於在Poop Map上互相點讚,「祝你拉得順暢」是Doriane和朋友們心照不宣的祝福。
Doriane會認真查看Poop Map出的統計數據,平均每天排便1.97次讓她自覺十分健康。
在外網社媒Threads上,很多像Doriane一樣的年輕人分享他們玩Poop Map的體驗。
自從2024年12月以來,Poop Map在台灣年輕人之間火了起來,他們稱Poop Map是「這個月最潮的社交方式」。
家住台北的莎莎立馬註冊了一個帳號,在Poop Map的世界裡,幾乎沒有便秘煩惱的莎莎是朋友圈裡的「便便達人」。
她每天雷打不動地打卡,上班摸魚的時候也會關注朋友們誰又拉了便便。
朋友們常常因為便秘而無法按時打卡,便便質量也不高。所以每當莎莎打卡時,朋友們都會紛紛點讚,希望能接住她的「拉屎好運」。
Poop Map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抽象和搞笑,更重要的是它抓住了人們對社交和健康的需求。
在某種程度上Poop Map確實改變了人們對「拉屎」這件事的看法。
它讓一個原本私密的話題變得公開化、社交化,甚至讓人在「便便」中找到了一種新的社交方式。
03 拉屎,一件值得慶祝的小事
2023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在與前舊金山市長加文·紐瑟姆的辯論中,拿出了一張「舊金山糞便地圖」圖片。
在圖片中,舊金山被近乎黑色的糞便覆蓋,「這是他們在一個應用程式中繪製的在舊金山街頭發現的人類糞便,」德桑蒂斯說道。
注意,是街頭,而不是家中或公共廁所,舊金山早已成為「被糞便包圍的城市」。
大便能夠反映出的問題遠比我們意識到的要多。
「便便城市學」讓「便便」從一種生理現象變成了觀察社會的獨特視角。
畢竟,誰能想到,一坨便便竟然能成為理解一座城市的鑰匙呢?
Poop map官方曾在感恩節前後做過數據統計,美國德克薩斯州位居榜首。
德州人能拉,與他們的飲食結構關係甚大。
被塔可、炸雞、牛排、BBQ燒烤等美食包圍的德州人,在感恩節後進行了6413次排便打卡,評價均分達到了3.61分。
便便打卡還拓寬了人類旅行足跡。
比如,人們驚奇地發現朝鮮竟然出現了便便標記;戶外徒步者更是樂忠於在山脈小徑之間標記自己拉下的便便,這讓他們有「征服了山脈的快感」。
2019年,第一百萬個便便標記出現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Poop map官方特地發布了數據榜單以作紀念。
官方甚至將全世界排名前10名的國家做了統計,美國以60多萬泡便便,位居榜首。
此外,Poop map官方還舉辦「便便聯盟」。
用戶們可以組建「便便聯盟」,和別的賽區比誰拉得最多,聯盟中便便次數最多的前500名會登上榜單。
打開Poop Map的官方網站會發現,他們竟然還出了「便便周邊」,只是款式相對基礎。
這些周邊大多印著一句便便宣言:「I dropped a poop and I mapped it.」(我拉了一次便便並標記了位置)。
顯然,在Poop Map的世界裡,「拉便便並標記」不僅是一件值得公開宣揚的好事,更是一種值得慶祝的成就。
在用戶的個人頁面,Poop Map設置了一系列「便便成就徽章」,每完成一件與便便相關的「大事」,用戶就能解鎖一個獨特的徽章。
比如,一位用戶在生日和萬聖節當天都標記了拉便便,分別獲得了「Birthday Pooper」(生日便便達人)和「Spoopy Pooper」(萬聖節便便達人)的成就。
這位用戶因為在五個不同地區標記過便便,還額外獲得了「Traveler」(旅行便便達人)的徽章。
甚至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艱難時期,Poop Map依然不忘為用戶帶來歡樂。
Poop Map官方曾在Instagram上發布了一條推文:「新冠病毒可能讓世界放緩,但你知道什麼沒有放緩嗎?我們的腸子。」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拉便便的快樂永遠不會消失。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裡,或許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種簡單而直接的快樂。
PS:如今,Poop Map已經開始了變現之路。
在訂閱側用戶可以選擇支付0.99美元為自己的便便圖標定製顏色,Poop Map還在底部接入橫幅廣告,用戶可以花費1.99美元去除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