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有很多情節是殊堪玩味的,比如你也許注意到了,在距離起源版本最近的川劇版當中,小青其實是個男的,原型也不是青蛇而是大青魚,所以演員戲服的著裝也是青魚般黑色的。
其實可以再告訴你一個比較毀三觀的真相——在《白蛇傳》的最初版本中,這個故事本來無限接近於一個妖怪對人類的「仙人跳」:
在《唐傳奇》中有一篇名叫《白蛇記》,講一個書生進京趕考,路上遇到一個貌美又有錢的寡婦邀他歸宅同住,書生其實本來已經有了家室,但依然禁不住這等白揀便宜的好事誘惑,欣然前往。在人家家裡連住了三天三夜。待到回家之後,就身染重病、臥床不起,妻子從他身上聞到一股越來越濃烈的蛇腥味,就問其緣由,書生臨終前總算把事情和盤托出。隨後就一命嗚呼了,死後整個身體化成腥臭的膿水,只剩下一顆頭顱。
妻子看了甚為恐懼,就前往丈夫所說的寡婦住處,發現那裡是個荒廢已久的院子。
而周圍人都說,這裡平時沒人住,只有一隻大白蛇出沒……
所以這其實本來是個非常恐怖的故事,它被編出來的「勸世」意義其實也遠遠大於讚美。勸告出門在外的書生們不要輕信他人,更不要胡亂出軌,否則被妖物害了怕是也沒人埋。
而到了明代馮夢龍寫的《三言二拍》裡,《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故事得到了部分的修改,第一是白娘子誘惑許仙的動機,從惡意的仙人跳變成了的確動了人間的真感情。第二是許仙從有家室的出軌渣男改做了亞薩西純情男主,兩個人真心相愛。第三,就是法海這老和尚橫空出世。在許仙(其實這個版本裡還叫許宣)像原版那樣化成一灘膿水之前橫插上了一槓子,像防止早戀的班主任老師一樣告訴雙方你們不能在一起,然後懷著無限「慈悲善意」,把白娘子壓在雷峰塔下,又收了許宣上山當了和尚。
在這個故事的末尾,許宣寫了一首詩,大讚法海幫他了斷了紅塵、救他性命,讓他領悟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類的……
總之就是「感謝尊者,替我開悟」那個感覺。
法海大師在看著你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的後期改編里,又給《白蛇傳》增加了許多修改,其中最突出的有兩點。
第一就是白娘子生下兒子努力讀書考狀元,學成之後開塔救母的故事。
而另一個改編就是小青的加入和美化
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又經歷了歷次改編,《白蛇傳》終於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