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A股市場呈現震盪上行的走勢,但與此同時,許多大股東卻選擇減持股份,導致市場出現恐慌情緒。根據統計,2024年全年至少有1668家上市公司大股東進行減持,累計套現金額高達1701億元。2025年1月,約500家大股東繼續減持,套現約150億元。
這些大規模減持的案例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尤其是網際網路巨頭如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減持動作。阿里巴巴在年初發布公告,計劃以最高約131.38億港元出售高鑫零售股權,緊接著出售銀泰的股權,虧損約93億元。而騰訊則在近期減少了微盟集團和優必選的股份,套現16.6億港元。
尤其令人關注的是,優必選這家被譽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公司,2024年底大股東紛紛減持,導致公司股價暴跌50%,市值縮水超過千億港元。騰訊也參與了減持,累計套現超10億港元。
除此之外,部分其他大股東也進行了大規模減持,比如中科曙光的大股東減持2926萬股,套現金額約18.35億元,盛科通訊和達利凱普的大股東也大幅減持,造成市場的緊張局勢。
這一系列的減持行為讓投資者感到恐慌,尤其是在市場看似升溫的時期。網民紛紛批評:「原來爆拉是為了給資本家跑路。」此時,許多散戶在股市上追逐盈利,卻被大股東套現行為所震驚。
總結來看,A股市場的減持潮,特別是大股東和機構的集體撤離,正加劇了市場的不安和恐慌,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的信心逐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