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生死賭局:馬斯克的暗殺警告與遺囑謎雲

當一位掌握衛星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神經科技和太空殖民技術的巨頭,選擇以血肉之軀對抗國家機器時,這已不僅是場個人生死較量,更是人類文明在科技倫理深淵前的終極覺醒。馬斯克的 X 帳號,此刻儼然成了照向黑暗森林的探照燈——每一束光線,都可能成為射向自己的子彈,但唯有持續照亮,才能阻止文明在無知中走向毀滅。

一場由當今美國政府一字並肩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引爆的輿論風暴,將美國政府機構、新冠病毒起源爭議與生物武器研究指控推向全球輿論的焦點。這位特斯拉與 SpaceX 的掌門人,在社交媒體平台 X(原 Twitter)上揭露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資助新冠病毒功能增益研究的黑幕,這場風暴撕開了美國生物實驗室資金鍊的隱秘面紗,更將一位科技巨頭的生死存亡與人類科學倫理的終極拷問緊密捆綁。

1 驚天指控:美國納稅人的錢如何製造"生物武器"?

馬斯克的指控始於一篇由獨立調查記者喬希·克里斯滕森(Josh Christenson)2023 年在《紐約郵報》發表的深度報導。文章揭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曾試圖賄賂情報分析師,要求其修改關於"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論"的調查報告結論。這一爆料被擁有 200 萬粉絲的獨立博主 KanekoaTheGreat 挖掘出來並轉發,進一步披露關鍵證據:美國國際開發署在 2015 年至 2020 年間,向非營利組織"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提供了高達 5300 萬美元的資金。而該組織將大部分資金轉投至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用於開展"冠狀病毒功能增益研究"——即通過人工手段增強病毒傳染性和致命性的高風險實驗。

Image

馬斯克在轉發該帖時尖銳質問:"您是否知道,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用您的稅金資助了包括 COVID-19 在內的生物武器研究,導致數百萬人死亡?"這條推文在 24 小時內獲得超過 1200 萬次瀏覽,將美國國際開發署推上國際輿論的審判台。

Image功能增益研究自 2014 年被歐巴馬政府暫停後,始終是科學界的禁忌領域。而生態健康聯盟負責人彼得·達薩克(Peter Daszak)被曝光的郵件顯示,其團隊曾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隱瞞關鍵實驗數據,這進一步佐證了研究可能突破倫理邊界的指控。

2生死賭局:馬斯克的"暗殺警告"與遺囑謎雲

對於拋出如此重磅指控,馬斯克的生命安全也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

網友調侃:這下馬斯克的安保人員們壓力更大了!

Image馬斯克在 2023 年 11 月的一次訪談中特別提及:過去 8 個月內遭遇兩次未遂暗殺。他在 X 平台直播中直言:"如果有人發現我中彈身亡,請記住那絕不可能是自殺。

Image"更耐人尋味的是,馬斯克公開表示已立下遺囑,「自己如果出事後,董事會知曉接任人,董事會也可以自己挑選,但是最終的目的是推動人類的進步」,這種近乎悲壯的宣言,與其 2022 年收購 Twitter 時宣稱"為人類打造言論自由堡壘"的立場形成強烈呼應。

分析人士指出,如今馬斯克面臨的威脅可能來自多重勢力:既包括因新冠溯源真相曝光而利益受損的生物醫藥集團,也不排除美國情報機構內部某些派系的報復行動。

值得關注的是,X 平台突然解封了大量關於"新冠病毒實驗室泄漏論"的敏感帖文,其中包括前白宮顧問史蒂夫·班農的訪談視頻。這種打破信息封鎖的舉動,必然會觸動了某些深層勢力的神經。

3   真相博弈:從科學爭議到地緣政治角力

2023 年 6 月,美國眾議院新冠病毒溯源特別委員會發布中期報告,首度承認"實驗室泄漏假說具有科學合理性"。而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多福·雷伊更在國會公聽會上公開表態,稱其"高度確信新冠病毒源自武漢實驗室事故"。這些官方表態與馬斯克的爆料形成微妙共振,卻刻意迴避了美國機構在病毒研究中扮演的角色。

更深層的矛盾在於,功能增益研究的軍事化應用陰影始終揮之不去。五角大樓 2021 年解密文件顯示,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AMRIID)早在 2018 年就啟動了"蝙蝠冠狀病毒疫苗"研發項目,而武漢病毒研究所恰是該項目的合作夥伴。這種軍民兩用生物科技的模糊邊界,使得 USAID 的資助鏈條被質疑為"生物防禦盾牌下的進攻性武器開發"。

4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科技狂人的終極賭注

在這場生死攸關的真相揭露中,馬斯克展現出科技寡頭罕見的理想主義色彩。他在遺囑中強調"繼任者必須延續人類進步使命",與其火星殖民計劃、腦機接口項目一脈相承。這種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姿態,恰似現代版的普羅米修斯——從權勢集團手中盜取真相之火,哪怕面臨被永恆折磨的風險。

只是這場博弈的結局遠未明朗。USAID 至今未對資金流向作出合理解釋。川普已經下令關閉USAID;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第二階段溯源調查因成員國抵制陷入僵局。在真相迷霧中,馬斯克能否躲過"被自殺"的厄運?美國生物實驗室的潘多拉魔盒是否已被打開?這些問題,或許將決定人類能否避免下一場全球性生物災難。

當一位掌握衛星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神經科技和太空殖民技術的巨頭,選擇以血肉之軀對抗國家機器時,這已不僅是場個人生死較量,更是人類文明在科技倫理深淵前的終極覺醒。馬斯克的 X 帳號,此刻儼然成了照向黑暗森林的探照燈——每一束光線,都可能成為射向自己的子彈,但唯有持續照亮,才能阻止文明在無知中走向毀滅。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白聊IT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06/217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