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氏5度的寒風細雨中,數千名示威者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外吶喊,當中不少都是由其他城市長途拔跋涉到倫敦的香港人。 RFA圖片
周六(8日)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 Court)外的示威,除了是近年最大規模的海外港人示威,更罕有地連結英國兩黨國會議員及當地居民。他們都希望在周二(11日)舉行的規劃公聽會前,以行動反對中國在倫敦市中心興建全世界最大的「超級大使館」。而他們對這個計劃的顧慮,同時顯示出西方社會對中國政府的不信任。
在攝氏5度的寒風細雨中,數千名示威者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外吶喊,當中不少都是由其他城市長途拔跋涉到倫敦的香港人。全英國多地,包括曼徹斯特、列斯及錫菲市都有地區港人組織包車到倫敦。
2025年2月8日,數千名示威者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外抗議,他們拉起橫額及吶喊口號反對興建中國「超級大使館」。(RFA圖片)
外地港人長途跋涉赴倫敦示威:盡移英港人責任
趙女士就坐了7個小時車,專程由紐卡素(Newcastle)到倫敦,再花了1個小時邊走邊找路才來到集會現場。她說,這個中國「超級大使館」方案,讓她感到恐懼。
趙女士說:「你有問題,中國是不會和你解釋的。那她要一個這麼大的中國大使館來做什麼?已經有人想,是否(要建)監獄?進去就出不來?我覺得要讓英國政府知道,為何我們作為中國人、香港人是那麼擔心,而非人多人少(上街抗議)。始終英國很大,你要集中很多人來到這裡很難。然後很多人很擔心(安全)所以不敢來、不敢露面。即是很多人很多擔心,我覺得我很明白他們,所以唯有就是誰膽子較大、誰沒那麼害怕、誰較有勇氣,就走出來發多一點聲,有一些行動。」
Liza也從曼城坐了4個小時旅遊巴到倫敦,即晚北上回家。她和朋友一起手持標語,向路過的大陸旅行團大叫「8964」等口號,又向好奇的途人解釋。她說,即使最終未必能撼動工黨政府,也要盡移英港人的責任。
Liza說:「我要讓其他地方所有人、包括旅遊人士知道,宣傳大陸的監控有多厲害。如果最後要讓她在這裡建(大使館),那就看之後每一次遊行會發生什麼事吧。我都明白如果她建了(大使館)是趕不走的,易請難送,但我盡做吧。我在香港承受了這麼多(打壓),我來到(英國)這邊,我必須要為在香港不能發聲,以及被收押或者坐牢的人,為他們發聲。」
2025年2月8日,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 Court)外發生近年最大規模的海外港人示威,更罕有地連結英國兩黨國會議員及當地居民。(RFA圖片)
兩黨議員撐場施志安:工黨向中國「叩頭」不智
英國工黨和保守黨共4名國會議員現身支持示威者,包括前保全事務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主席麥道國(Blair McDougall)、影子司法大臣鄭偉祺(Robert Jenrick),和前保守黨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
施志安向本台表示,該選址所屬的倫敦塔村市議會(London Tower Hamlets Council)、當地居民和大批國會議員都反對這個方案,批評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為了兌現對習近平的承諾,不惜動用一切權力欺凌(bully)所有反對團體,試圖要讓規劃案「闖關」,是自損(self-harm)和背叛英國國民的所為。
施志安說:「這個示威是我們嘗試向政府施壓的行動之一,政府要為英國國民的安全作出決定。如果政府決定把這裡交給中國政府,即無視英國國安,只為他們新的『叩頭行動』著想,中國想要什麼就給她們。這是不智的,不會促進商貿,使我們顯得軟弱,也使政府顯得絕望。」
他指英國安全部門已警告,中國「超級大使館」或會成為巨型「間諜基地」(spy base),批評工黨政府漠視。
中國政府在2018年買入位於倫敦黃金地段、有超過200年歷史的舊皇家鑄幣廠,計劃興建面積為原使館10倍、屬中國全球最大外交設施的「超級大使館」。當地議會曾兩度否決規劃申請,不過工黨政府卻全力護航,由英國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Angela Rayner)介入申請,從地區政府手中收回決定權。
2025年2月8日,數千名示威者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外抗議,反對興建中國「超級大使館」。有示威者指,中國會奪走他們原有生活方式。(RFA圖片)
當地穆斯林:中國會試圖剷除清真寺、奪走我們原有生活方式
住在該區超過40年的居民Nas向本台表示,這次示威已足以使倫敦主要幹道被封,可以預見日後頻繁的示威將使居民不勝其擾,也危及他們的安全。而作為穆斯林,他指倫敦塔村區是英國其中一個最大的穆斯林社區,認為中國使館的存在對他們極其不利。
Nas說:「她們(中國政府)會試圖把她們的意識形態強加於我們身上,她們會試圖剷除這裡的清真村。如果塔村區有這樣一個巨型使館,她們(中國政府)會試圖奪走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我們希望施紀賢、林德偉和顧綺慧這些向市議會及大倫敦警方施壓的政府官員,意識到這個示威和公聽會值得重視,而不要再為中國政府強推新使館方案。」
他批評中國政府沒有諮詢居民意見,已委派律師在周二(11日)的公聽會上代表居民表達反對意見。
街頭示威過後規劃會議成新戰場
根據程序,英國規劃檢察院(Planning Inspectorate)會在周二起舉行一連6日的公聽會(Public Inquiry)。規劃檢察專員Claire Searson將主持會議、聽取各方意見併到現場視察,再撰寫報告提交給韋雅蘭。韋雅蘭將決定是否批准申請,若有人不滿結果,可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Judicial Review)。當地居民正眾籌律師費,但目前只籌到目標金額的4%。
而多個在英港人組織計劃3月15日再在舊皇家鑄幣廠外舉行示威,盡全力阻止中國「超級大使館」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