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台灣準備為川普送上一份「大禮」

美國總統川普貿易戰2.0持續發酵,他威脅對台灣晶片祭出最高100%關稅,指控台灣竊取了美國半導體業務。美媒報導,台灣正準備從美國購買更多液化天然氣,以減少貿易順差並可能避免更高的關稅。

彭博社援引台媒報導的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商務部官員話稱,台灣經濟部門和中油公司(CPC)正在與阿拉斯加的一家出口工廠就物資進行談判。

韓國、越南和歐盟等能源買家正試圖安撫川普,並減少關稅威脅,他們希望增加對美國這個超低溫燃料最大出口國和原油最大生產國的購買量。川普上周末前表示,日本將購買創紀錄數量的美國液化天然氣。

2024年,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飆升逾80%,達到創紀錄的649億美元。去年,台灣約10%的液化天然氣來自美國,大部分貨物是根據長期供應合同從澳大利亞和卡達運來的。

Focus Taiwan引述三位高科技行業專家表示,川普最近承諾對台灣半導體徵收更高的關稅,是為了迫使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坐到談判桌前。

川普在1月27日對共和黨發表的演講中表示,他打算對台灣徵收關稅,以讓晶片生產回到美國。「這樣做的動機是,他們不會願意支付25%、50%甚至100%的稅,」他說。

台北亞太工商聯合會理事長、台中東海大學經濟學教授邱達生(Darson Chiu)周末表示,目前台積電的訂單已滿負荷,尤其隨著人工智慧(AI)的興起,高端晶片供不應求,而且沒有可行的替代品。

他指出,這意味著台積電是市場價格制定者,而不是價格接受者。因此,對台積電晶片徵收的關稅越多,美國進口商需要承擔的成本就越高,這可能導致通貨膨脹,並最終轉嫁給美國國內消費者。

他補充道,與美國對塑料等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不同,進口商可以轉向越南等國家的供應商,「台積電的晶片無法輕易被取代,就連英特爾也很難生產它們。」

他說,最終美國進口商將別無選擇,只能支付更高的關稅。

由於川普的顧問都是德高望重的經濟學者,肯定不會在不考慮對美國AI領域競爭力影響的情況下就出台關稅政策,因此邱達生認為,川普真正想要的是將台積電逼到談判桌前。

與此同時,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周六在台北對記者表示,他認為川普只是希望利用關稅威脅,向台積電施壓,迫使其增加在美國的投資。

他建議台積電向川普政府表達善意。

無獨有偶,前彭博觀點專欄作家、駐台北亞洲科技專欄作家蒂姆·庫爾潘也持有類似觀點。他在上周五評論文章中表示,如果川普進一步將進口關稅從獨立晶片擴大到更廣泛的半導體產品類別,包括GPU、模塊和子系統,那麼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他寫道:「美國根本沒有能力生產類似數量的同等設備。建造工廠、啟動工具,然後通過資格審查程序,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在這篇評論文章中,卡爾潘認為,美國可以對台灣晶片徵稅,但這將損害川普用來提升其科技聲譽的公司。

卡爾潘表示,如果川普真的提高關稅,台積電不會是遭受最大損失的一方。

他寫道:「該公司在AI晶片先進封裝方面的產能受限,客戶別無選擇。」

(示意圖/達志影像)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FX168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211/217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