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生要強的廉航人
當全網都在喊「有錢去馬代,沒錢買行李」時,就知道這屆年輕人把"該省省,該花花"玩明白了。
年輕人一邊搶199元特價票,一邊在機場表演「人類負重極限挑戰」:四層外套、三條褲子,外加兩頂帽子,身上還要背上幾台攝影裝備和改良版U型枕。
別懷疑,這就是廉航玩家的標準皮膚。
畢竟紀念品可以買LV聯名款,但行李超重費「噠咩」,多花一分錢都是對錢包的背叛。
眾所周知,廉價航空是牛馬們外出旅行的首選。
當傳統航空還在比拼誰的VIP廳更奢華時,廉航早已將打工人拿捏得死死的。
以5月10日上海出發前往新加坡的機票為例,春秋航空票面價格640元,而時間相近的東方航空票價則為1154元,價格幾乎相差一倍。
但廉航人真正的考驗從踏進機場那刻才剛剛開始。
相比自帶2件23kg託運行李額的傳統航空,廉價航空大多數不提供託運行李額,只有7公斤免費手提行李額度。
7公斤?怕是連帶回國的伴手禮都不夠裝。
但一生要強的廉航人怎麼會被區區7公斤行李難住?
「手提行李」不超過7公斤,那穿在身上的呢?
對於廉航人來說,疊穿法只是基操。
這位乘坐亞洲航空從廣州飛往馬累的姐,為了節省20斤800多塊的行李費,硬生生把自己穿成了行走的行李箱。
遠看是平平無奇的襯衫加長裙的基礎穿搭,掀開裙子腰上掛的,腿上綁的少說得有七八件,頭上光帽子就有三個。
另一位穿搭博主,一看行李超重近4斤,當場開箱把衣服翻出來穿在身上。
背心、襯衫、皮衣、夾克和兩件運動服全部穿上身,一頓套娃後完成疊穿大法,機場fit check一下,對自己今天的廉航穿搭很滿意。
嘴硬的廉航人即便快要熱暈在機場,也會輕描淡寫的來一句「這是我的outfit」。
最厲害的當屬這位,在35度的炎炎夏日,靴子、牛仔外套、連帽衛衣哐哐就是往身上整,外加switch、洞洞鞋等外掛,就這一身裝備,流浪1個月不成問題。
當然,除了基礎的疊穿,廉航人整外掛也是熟門熟路了。
比如,這位攝影發燒友把五、六台相機套在脖子上,瞬間變身人形三腳架,比西湖邊的長炮大爺還拉風;
還有「人生就是要充滿passion」的滑雪愛好者硬是把雪鞋直接穿上飛機了;
而這位小哥,拿起廉航作弊神器U型枕,咔咔就是塞,最後裝了8件秋季薄上衣,足足有4斤重。
不僅能節省行李額,還能當斜挎包。
「廉航穿搭」主打不多花一分錢。
在與廉航行李額的博弈中,每個廉航人都是「反消費主義戰士」,他們有著自己的當代旅行哲學——「可以買貴的、不可以買貴了」。
02戶外裝備,廉航穿搭的盡頭
在一眾廉航神器中,飽受詬病,連deepseek都要嘴幾句的戶外裝備竟然脫穎而出。
以前嫌戶外裝備又貴又裝,如今紛紛真香。
相比自重動輒幾斤的行李箱和皮質背包,主打輕量化的登山包堪稱專為廉航而生的打包神器。
看到下圖,你敢相信,這些東西能塞進一隻44升的背包里?
從牙線、指甲刀、隱形眼鏡到徒步鞋、潛水裝備,43天,旅行11國所需的裝備應有盡有。
但要想將繁雜的裝備打包好可是門學問,為此,戶外人發明了一套裝包口訣:上重下輕,里重外輕,左右平衡,常用外放。
將場景從戶外徒步切換到旅行,那行李就要這樣放:
輕薄的夏季衣物放在背包的最底下,洗漱包、厚重的衣物放在中間,證件、手機可以放到腰包部位,帽子、雨傘、水杯、洞洞鞋可以掛到背包上。
如果你想帶點旅行乾糧,也可以像這位姐一樣,掛幾張新疆大饢。
廉航不提供機餐?那沒事兒,撕幾塊饢充充飢。
不過想將登山包免費帶上飛機,這其中還有點門道。
大多數廉航的登機行李尺寸是20x40x55,也就是標準的20英寸登機箱。
而登山包為了滿足長途步行的需求,自帶背負系統,如果背負框架不能拆卸分離,就要選擇長寬高不超過廉航要求的。
相比行李箱,登山包的好處在於可以隨意壓縮,只要背板不超過高度,塞一塞就能擠進檢查框。
除了登山包,廉航人還盯上了8字扣、戶外露營杯、速干浴巾等戶外用品。
比如8字扣,不僅可以當密碼鎖防盜,還能掛帽子、拖鞋、雨傘等小物件;
在一瓶水動輒十多塊人民幣但提供直飲水的國家,一個戶外露營杯可以為廉航人節省不少錢;
「窮鬼專享」迪卡儂的速干浴巾是廉航人眼中的香餑餑,不僅可以減輕行李重量,實用性也槓槓滴。
當然,最受廉航人歡迎的要數釣魚馬甲。
別看布料不多,廉航人能用一件釣魚馬甲裝下整個家。
從必帶的護照、身份證、銀行卡,到常用的行動電源、充電線、創可貼、耳塞眼罩,再到各種護膚品小樣和補妝用品統統能裝下。
堪稱現代版哆啦A夢百寶箱。
不少商家看到商機,甚至推出「嗎嘍款」,在馬甲背面加了一個口袋,能放下13寸電腦。
原本平平無奇甚至有些丑的釣魚馬甲被廉航人捧紅,銷量回春。第三方數據機構魔鏡洞察顯示,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釣魚馬甲在淘寶、京東、抖音等電商平台上累計銷量為200.56萬件,累計銷售額為1.67億元,均價為每件83.46元,銷量同比增加超20%。
就說有些東西不按出廠設置使用,就會收穫意外的驚喜。
月薪5千的年輕人穿著釣魚馬甲,背著登山包,戴著U型枕,步伐堅定地走向機場稱重處,耳邊響起小學語文課上自己曾說的那句「我的夢想是環遊世界」。
03上班or躺平?年輕人決定先看世界
不起眼的廉航能有多賺錢?
2024年前三季度,春秋航空以26億元的淨利潤領跑全國其他航司。僅2023年,春秋航空通過行李託運、選座、客艙餐飲等輔助收入達9億元,占總營收的5%。
行李收費不僅幫助春秋航空轉嫁了部分成本,還直接提升了盈利水平。
但對廉航人來說,廉航除了呼吸和上廁所是免費的,一切在傳統航班能夠體驗到的服務都得氪金。
帶行李加錢,飛機餐加錢,一次性毛毯加錢,連喝口水都要加錢。
廉航,會懲罰每一個嘴硬的人。
除此之外,廉航最出名的要數堪比「站軍姿」的座椅空間,不僅座椅調節角度有限,整趟旅程飛完小腿發麻到起身拿行李都費勁。
即便如此,廉航人依舊難擋"百元"機票的誘惑。
航空公司和消費者之間形成一種隱秘的默契,你不嫌我窮,我不嫌你破。
對於當代年輕人而言,窮家富路的傳統如今早已不在,相比旅途的舒適,年輕人更在意如何低成本看世界。
曾經不理解為何老外鍾愛一隻背包滿世界串游,如今自己終於成了小時候不理解的背包客。
小紅書「歐洲窮游」相關話題瀏覽量近400萬,每條筆記的封面標題都十分醒目。
「歐洲20天只花了1.5W超省錢思路」「只花1.3萬在歐洲10國爽玩23天!」「月薪3K也可以去的9個國家」······
光看標題就足夠讓牛馬們興奮不已了。
有多少人月薪幾千,卻夢想環遊世界?這年頭要說幾十萬存款年輕人那不可能有,但幾萬塊剛好有。
旅行博主00後「小董」,從18歲開始就獨自背包旅行,至今遊歷過31個國家,甚至去過伊朗、印度、伊拉克和敘利亞。
在點讚最高的一篇筆記里,小董在伊拉克街頭和配槍士兵合影,照片中小董身穿黑色長袖上衣和迷彩長褲,笑容明媚,這條筆記獲得1.3萬點讚,近2千條評論。
評論區裡有各種聲音,「為什麼想到去伊拉克呢?」「女生一個人出去安全嗎」「看了你的照片才決定去的伊拉克哈哈哈」。
也有人不客氣地問道:「這種落後地區有什麼好看的麼?」
小董銳評「就跟沒禮貌的人一樣,該面對還要面對。」
對於像小董這樣的年輕人而言,窮游的目的不單是省錢,而是「選擇遇見更多未知」。
走街串巷可以和當地人聊天,住青旅可以快速獲知關於旅行地的生活信息,路邊搭車會遇見奇怪而有趣的人。
在上班躺平之間,年輕人決定先看看世界。
有人從央企辭職,低成本旅居歐洲,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有人曾懷抱留學夢想,但因為各種原因擱置,以環球旅行的方式完成夢想。
年輕人只身前往夢寐以求的異國他鄉,試圖尋找「朝九晚六」之外的生活。
就像梁永安在《閱讀、遊歷和愛情》中所說,「獨立探索最大的力量在於你要自己證明自己,因為這世界上你是最獨特的,別人無法證明你。」
而旅行,就是與世界碰撞,獨立探索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