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國內外巨大壓力齊襲!習近平違心表態

—習近平為何強調「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

3月2日,中共官方新華網在頭版位置刊登《「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習近平同志關心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紀實》一文,引發外界輿論關注。

文章收錄了習近平從「2007年4月到任上海市委書記剛滿一個月,前往寶山區調研」;以及「2016年3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等活動期間,對中國民企發展狀況作出的指示和表態。這也是自2月17日,習近平罕見主持民營企業座談會後,官方媒體再次對這位中共最高領導人營造支持民企的形象宣傳。

既然如此,習近平為何還要在當前強調「一貫支持」民營企業呢?

外界注意到,自習近平自2012年接任中共總書記後,中國經濟逐漸出現「國進民退」的現象,即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逐漸上升,而民營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自由亞洲電台此前報導,2018年,有關「民營經濟離場論」和「新公私合營論」等,在中國社會引發爭議。而近年來,多家知名民營企業也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打壓。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曾在公開場合「被消失」,其下屬螞蟻集團被處以超過70億元罰款;企業家孫大午因「妨害公務」等多項罪名被重判入獄18年。

顯然,習近平反覆表態「支持」民企的背後,有著複雜的國內外壓力。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衰退,而民營經濟不但領先科技領域創新,更素有對中國經濟貢獻50%的稅收、占GDP的60%以上,並創造80%城鎮就業的說法。「支持」民企不但能維持長遠經濟規劃,更是穩定中國政治、社會大局的需要。

而另一個國際壓力,似乎與即將到來的美國對華關稅措施有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周宣布,繼2月初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後,將於3月4日起再疊加10%,使加征幅度達到20%。上周五,中共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林劍在北京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就美方新關稅措施表達「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威脅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利益」。

自習近平(左)2012年接任中共總書記後,中國經濟逐漸出現「國進民退」的現象。(WU HAO/路透社)

上述新華社的文章坦言,中國經濟目前面臨「迎難而上、乘風破浪的關鍵時期」,然而如何在「國進民退」的背景下實現對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的保障,卻仍然是尚待實際行動的重要問題。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03/218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