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針對美烏關係、礦產協議等等話題都是坊間討論的非常火熱的話題。下面我們請到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協會創辦人翁履中先生,來聽聽他的看法。
問題一:歐洲對於美國在停戰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有明確的認知?
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非常清楚的知道,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之下,歐洲的選擇將會變得非常有限。當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歐洲國家現在也在推動,烏克蘭在所謂的美國跟烏克蘭的礦產協議上,希望這個部分至少能夠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讓美國可以願意繼續留在歐洲。
問題二:在您看來,川普對澤連斯基最大的不滿是什麼?
如果把故事拉的時間軸拉的更長一些,把事件的前因後果完全的來做一個對照,就會發現川普團隊他有他對澤倫斯基不滿的理由跟原因,即便這個世界可能會覺得美國政府是仗勢欺人或者是趁人之危,事實上,澤倫斯基不僅是對美國提出這樣的一個條件的交換,我們如果再往前推,在今年的1月中,烏克蘭跟英國就已經達成了所謂的百年合作的條約,英國政府在百年合作的條約當中,其實就已經談到了烏克蘭稀土的開發權⋯⋯,並非在2月份,或者是並非只對美國提出。所以我們在檢視這個話題的時候,在當下看到的是川普團隊可能對澤倫斯基非常的不滿。
問題三:川普一再強調,自己並沒有為普京站台,他只是出於美國利益著想,希望儘快停止戰爭。您認為,接下來,川普會採取什麼行動來推動停戰呢?
以現在的氣氛來說,要讓烏俄雙方能夠坐下來理性的溝通非常的困難。所以川普所扮演的角色是希望能夠把氣氛創造出來,也就是至少烏克蘭跟俄羅斯的元首有機會可以雙方各自提出自己的條件擺在桌上再來進行斡旋跟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