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國軍隊大整肅不斷 習在做保江山的最壞打算?

中美貿易戰步步升級,美國對中國產品的課稅率從上個月加征10%的基礎上再加征10%,累計20%,尤其這一稅率的驟然升級發生在北京召開一年一度「兩會」的時候,有如當頭一棒!

北京幾乎即刻作出反擊,宣布將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和棉花加征15%的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和乳製品加征10%的關稅。

中國的新關稅將於3月10日生效。官媒形容這是針對川普選民農民的「精準打擊」,並宣布對一些美國公司實施管制。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三稱:「我們奉勸美方收起霸凌的嘴臉,趁早回到對話合作的正確軌道上來。」他還說:「施壓、脅迫和威脅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貿易戰硝煙初起,顯示中國仍希望對話。況且,儘管川普步步逼近,北京的反擊措施更像是試探性出擊。一方面對川普的懲罰性措施採取反擊,一方面又留下談判的空間。華爾街日報援引澳新銀行經濟和市場研究部(ANZ Research)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表示:這仍然是對美國關稅非常溫和的回應,因為這不是針對美國的廣泛關稅。

另外,被中國列入出口管制和實體清單的美國公司,也被指更具象徵性,「新瓶裝舊酒」,其中一些公司已經被制裁過不止一次了。

當川普一月份宣布將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稅時,加拿大和墨西哥立即與美方溝通,表示將強化邊境管制和強化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川普隨即表示對加墨的加稅延期一月執行,而北京按兵不動。10%的對華關稅按期實施,北京適度反擊。

川普3月4號宣布對加墨加稅正式實施,並對北京再加收10%的關稅,加墨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國,反應強烈,加拿大立即對等反制,美方幾小時後卻表示有意願與加墨達成妥協,北京反征的關稅低於20%,且涉及美國商品範圍有限,似乎並不希望局勢升級。

從川普第一次宣布對華產品加稅10%到第二次再追加10%,中方的態度一直比較謹慎。川普曾表示,將很快同習近平溝通,但並未實現。一些分析認為,中方一直在評估川普到底想從中國這裡得到什麼,因此格外小心,川普的財政部長貝森特、國務卿魯比奧以及川普的顧問都已同中方同級官員通了電話,但川普與習近平的通話至今未能實現。

紐約時報援引分析指出,中方不願主動對話,因為他們不想被視為在懇求,而且,在摸不清底的情況下,並不想急於作出讓步。中方通過官員和其他人士與對方進行私人談話,試圖確定川普的動機。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亦表示,中國人懷疑這裡面有什麼陷阱。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川普不斷提高關稅使得中方妥協的可能性降低,因為習近平不想讓人覺得他在向川普屈服。

其實,與川普在第一次貿易大戰交手的北京一方面期待著某種談判,滿足川普的某些條件,從而實現某種交換,減輕貿易大戰的強度,一方面應深知川普的不可預測性,以及川普現在的這個團隊針對中國窮追猛打的決心,是故北京恐有做最壞的打算的準備。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警告:「美方如果別有所圖,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或者別的什麼戰,中方將奉陪到底」。這句話里暗含著最壞的可能,比如川普團隊會不會端出被北京視為「核心的核心」的台灣問題上做文章。

在中國內部,經濟形勢嚴峻,北京當局制定出年增長5%的目標,能否達到,是一個未知數,北京似乎以此想要告訴外界的是,即便遭遇貿易戰,仍對經濟發展抱有信心,儘管外界對此懷疑重重,房地產危機持續,房價仍在下跌,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李強總理雖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鼓勵消費,但在缺失安全感的情況下,民眾消費意願很難提升。

不過,北京當局看起來比西方觀察人士所分析的要「淡定」,有分析指,北京政權不是一個建立在民意基礎上由民眾選舉的政權,經濟好,可以強化他的合法性,經濟不好,它也可以轉嫁危機,可以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只要經濟不要到了崩潰的地步。而且,美國不斷加征關稅也給當局提供了最好的口實。最關鍵的是,這個政權並不把民生看得至關重要,習近平在新冠疫情最猖獗的時候也曾經表示,經濟不是首要的,他最關心的是政權的安全。而在強大專制體制下人民的地位低下,幾乎沒有多少公開表達不滿的權利,零星的反抗也會遭到瞬時鎮壓。

兩會開幕前,習近平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已經定了調。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了幾個「安全」,諸如「政權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但一切都服從於「政權安全」,而「軍事安全」是這個政權安全的保障,這就是為什麼軍費聯繫幾年持續增長,2025年繼續保持7.2%高水平的原因。

數月來,中國軍隊大整肅沒有停止過,旨在要讓「槍桿子」掌握在對習「絕對忠誠」的人手上,這不僅是針對台灣,也是在做「保江山」的最壞打算。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法廣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306/218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