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有錢的財團是哪個?或許你會想到美國的摩根、高盛,日本的三井、韓國的三星、中國的招商局、英國巴克萊集團,這些財團的規模固然不小。但是跟金融巨頭貝萊德財團相比,仍遜色不少。
作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財團成立時間不到40年,其掌握的資產規模已是日本GDP總量的2.5倍以上。
最近,貝萊德出資227.6億美元拿下了香港首富李嘉誠在全球23個國家布局的43個港口、199個碼頭泊位及配套資產。這筆交易達成之後,貝萊德將控制全球約10.4%的貨櫃碼頭吞吐量,躋身全球三大港口營運商之列。貝萊德為何如此之強,我們來看看它的發家史!
貝萊德的起家史
1988年4月,交易員出身的芬克和雷曼兄弟的前交易員拉爾夫-索斯特恩共同創辦了貝萊德。創業之初,兩人只有一間辦公室,還是設在了財務支持人百仕通集團的總部。百仕通授予了貝萊德500萬美元的信貸,如願拿到了貝萊德40%的股權,沒有人能想到後來它能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
90年代中期,貝萊德掌管的資產已經累積到200億美元。但隨著業務規模的壯大,貝萊德開始尋求企業的獨立自主性,百仕通當初給予的投資已經翻了幾十倍,它們將持有的股份以2.4億美元賣給了美國PNC金融服務集團。儘管賺取了近50倍的收益,後來百仕通的決策人蘇世民依然為出售股份的決定後悔不已。如今PNC成了貝萊德的最大股東,持股超過20%,在這筆收購交易中賺得盆滿缽滿。
1999年,貝萊德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彼時它已經管理著1650億美元的資產。這還僅僅只是開始,2006年,貝萊德與美林公司合併,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突破1.1萬億美元。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了貝萊德一飛沖天的機會。芬克當上了歐巴馬政府內閣的財政部長。隨後,美國政府與貝萊德簽約,讓其處理次貸危機後的事宜。
貝萊德集團藉助這次二戰後最大的金融大蕭條開啟了瘋狂併購之路,它貪婪地吞咽下自己的競爭對手。比較知名的例子有,2009年,巴克萊以135億美元將其全球投資者部門BGI出售給貝萊德。也是在這一年,貝萊德成為了世界最大規模的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模達到3.4萬億美元,在1800家公司中擁有5%以上的股權。從1988年初創,到問鼎全球,貝萊德只用了21年。
資產規模高達11.6萬億美元
2014年,貝萊德管理的資產超過了4萬億美元,差不多已相當於日本全年的GDP總量。在去年底,貝萊德集團資產管理規模來到了11.6萬億美元,全年資金淨流入達6410億美元,創歷史紀錄。
作為對比,2024年全球的GDP總量是109萬億美元,貝萊德管理的資產規模占到了全球一年GDP總量的十分之一,可見其實力有多雄厚。貝萊德通過「旋轉門」機制滲透全球政治體系,數十名前員工任職於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及中情局,93%的美國養老基金由其管理。這種政商一體化使其能左右政策制定,從而獲得更大的資金流入。
貝萊德投資的領域很廣,涉及到各個行業,以美國為例,它是美國航空航天和國防的最大投資者,美國的國防軍工業和武器製造商們都離不開貝萊德的資金。是蘋果、谷歌、微軟的第二大股東;持有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5%股權。
在中國市場,貝萊德基金管理的中國債券資產規模約1280億元人民幣,今年2月增持阿里,持股比例升至5.01%。在2024年三季度,持有中國人保7億股,持股比例為8%左右;持有中國人壽4.6億股,最新持股比例超6%。此外,貝萊德還持有國內造車新勢力、知名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股份。
眼下,貝萊德在全球服務的客戶超過100多個國家,近1.5萬名專業人士管理著這11.6萬億美元的龐大財產,每年都創造著不菲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