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生而為人,就該永遠按照天道的規律去做事,順勢而行,趨吉避凶,如此才能主動求取到更多的福氣。
一部分的福氣,是天生的;另外一部分的福氣,是自己爭取的。所謂「天意居半,人謀居半」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下半場,碰到這八個吉兆,預示了越來越好命。
01
靜心而活,不再急躁。
有道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要以靜氣來修養自己的身心,要以節儉來涵養自己的德行。沒有淡泊的品德,就無法明確志向,沒有沉靜的心境,就無法行穩致遠。
躁動,是人之本性。而如何抑制躁動,保持平靜,則是人之智慧。靜能生智,靜能生慧,靜能生財,一心靜而福澤生。
02
淡然隨緣,不再執著。
人吶,都容易偏執,動不動就勉強,強求不屬於自己,或者跟自己無緣的人與事兒。
越是勉強,越是強求,越是事與願違,越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導致人生的不幸。畢竟,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
有所經歷,上了一定的年紀,不妨保持「隨緣」的人生態度。該來什麼,就接受什麼。好也罷,壞也罷,其實都是老天爺最好的安排。
03
積穀防饑,未雨綢繆。
上文談到了「福自己求」。對於普通人來說,該如何自主求取更多的福氣呢?事先就需要做好準備。
所謂「積穀防饑,未雨綢繆。」吃飽飯的時候,就需要考慮餓肚子的時候;還沒有下雨的時候,就需要考慮下大雨的時候。
事先準備好糧食,才能避免餓肚子;事先修葺好房屋,才能有備無患。事先做好準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04
狡兔三窟,多留後路。
很喜歡這一個詞,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尚且有三個及以上的洞穴可以藏身。
人也應該如此,多留後路,哪怕遭遇了什麼困難,都有轉彎的機會,不至於讓自己走入到生活的死胡同當中。
永遠都不要臨時抱佛腳。對於平時不上心,臨時抱佛腳的人,佛只會一腳把他們踢走,而不會給他們任何的幫助。人生是自己的,只能自己對自己負責,佛也愛莫能助。
05
生活有度,勞逸結合。
身處於內卷時代的人們,最容易陷入到「只有勞,而沒有逸」的苦逼生活當中。過度透支身體,無奈造成了命苦福薄。
身體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花光了身體的能量,那身體就會走向崩潰。人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過了人生的承受能力,那人生就會轟然崩塌。
該工作的時候,理應努力工作;該休息的時候,理應好好休息。勞逸結合,生活有度,細水長流,才是利人利家的長久之道。
06
博覽群書,豐富精神。
20歲的時候讀書,功利性很強,就是為了考高分;30歲的時候閱讀,功利性也很強,為了提高領域知識水平。
40歲後博覽群書,功利性就不太強了,只是為了修養身心,豐富精神世界罷了。跟功利性讀書相比,豐富精神世界的閱讀,帶給人的益處更多。
不去閱讀,只是刷短視頻,容易越刷越空虛。空閒時間看點書,既能磨磨自己的性子,也能長點見識,有利於充實人生。
07
取悅自己,尊重他人。
每個人都想改變別人,可每個人都改變不了別人。試想,連改變自己都困難,又何談改變別人呢?
更何況,別人跟我們無關,我們也沒必要改變別人。有時間,不如取悅自己,三省吾身,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兒,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
妄想改變別人,或者取悅別人,這是神經質的行為。而主動取悅自己,讓自己快樂,不給人生留遺憾,才算是真正活明白了。
08
接納自我,握手言和。
人這輩子,就需要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所謂「見自己」,就是要接納原本的自己,哪怕平平凡凡,也不再抱怨,跟原本的自己握手言和。
唯有接納了自己的平凡,才能接納父母的平凡,接納愛人的平凡,接納孩子的平凡。大家都是平凡人,又何必排斥、要求太多呢?
最怕的,其實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野心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從而讓野心反噬了自己。接納平凡,並非認命,只是活在當下,回歸現實主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