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喜歡安穩,但川普政府的改革必然帶來變化。(Shutterstock)
2025年4月,全球股市經歷了一場「地震」。美股、亞股和歐股在川普2.0政府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後,齊齊下跌,市場一片慘綠。隨後,川普(川普)宣布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以便與各國談判制定新貿易規則。各國紛紛向華盛頓示好,股市得以喘息,但整體仍跌多漲少,顯示市場仍然擔憂關稅會否帶來通脹和經濟衰退。
在川普1.0時期,股市表現輝煌,機構投資者和散戶通過股票或指數基金獲利頗豐。因此,2024年11月川普贏得大選時,市場一片歡騰,三大指數持續上漲,多隻股票創下新高。川普承諾開啟「新的黃金時代」,並推崇低利率、低通脹和減稅政策,這些利多消息令投資者興奮不已,紛紛加倉。
然而,4月股市的大跌出乎意料。經濟學家和華爾街人士批評「對等關稅」導致股市損失約5萬億美元,指責川普政策失誤。令人意外的是,川普官員對股市此次波動反應冷淡,稱其為「10%人的遊戲」,認為漲跌對普通民眾影響不大。
這種看法值得商榷。雖然直接參與股市交易的投資者占少數,但眾多養老金依賴股市投資,代表招數百萬普通人的生存利益。股市波動可能導致養老金回報縮水,影響深遠。
不過,所謂「5萬億美元損失」也不完全準確。若股票或指數基金下跌,投資者未賣出,僅為「浮虧」,並非實際損失。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許多投資者選擇持有基金未賣出,一年後市場回暖,損失得以彌補。
川普推動「對等關稅」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將製造業遷回美國。這不僅旨在振興「鐵鏽帶」,更關乎國家安全。回顧一戰和二戰,美國憑藉全面的製造業和靈活的民營企業迅速轉為戰時生產,製造武器和醫療物資,為勝利奠定基礎。如今,全球最完整的製造業和供應鏈在中共國。如果美中發生衝突或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製造業空心化的美國將難以應對。因此,高關稅政策旨在迫使企業回流。
然而,製造業回遷並非易事,磕磕碰碰難免。華爾街對這種顛覆性變革感到不安,數十年的全球供應鏈布局被打破,市場不確定性加劇,導致股市劇烈震盪。川普及其財政部長、商務部長呼籲市場保持冷靜,承諾在短暫陣痛後將迎來真正的經濟繁榮和股市復興。
目前,市場已逐漸穩定,但美聯儲主席警告關稅可能引發通脹,並拒絕川普迅速降息的建議,這可能會引發又一輪股市動盪。美聯儲主席的聲明引發川普不滿,甚至威脅解僱他。華爾街和精英階層則強調美聯儲的獨立性,認為不可動搖。
然而,這種「獨立性」值得審視。當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與政府政策背道而馳,是否真正對國家有益?2021年,美聯儲誤判通脹為「暫時性」,未及時加息,反而大放水和降息,導致2022年通脹失控,迫使美聯儲後來強力大幅度加息,重創企業和貸款人。如今,汽油、食品、房租價格已回落,美聯儲卻因擔心關稅引發通脹而遲遲不降息。這是否又是一次誤判?
股市喜歡安穩,但川普政府的改革必然帶來變化。在我看來,股市因為炒作AI,已經高回報了兩年,難免有一些泡沫。這次趁著高關稅把泡沫擠出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手上有現金,不妨趁低吸納;已經投入其中,就不要動,讓它暫時「浮虧」,耐心和冷靜會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