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臉書3萬則廣告遭下架!詐騙廣告五大話術曝光

作者:
刑事警察局統計,114年第一季通報下架的投資詐騙廣告中,以Meta(臉書)平台最多,達3萬6824則,Google則為1576則。警方指出,詐騙集團近年轉向使用美女圖片與虛構粉專名進行誤導,搭配誘導性的關鍵字語句,製造專業或公益形象,如公益送書等,意圖欺騙民眾。

刑事局統計,今年首季臉書下架3萬6824則投資詐騙廣告,詐團多以美女圖與假粉專配合誘導話術,如公益送書等,混淆民眾視聽。(圖為示意)圖:ChatGPT AI生成/曾郡秋製作

刑事警察局統計,114年第一季通報下架的投資詐騙廣告中,以Meta(臉書)平台最多,達3萬6824則,Google則為1576則。警方指出,詐騙集團近年轉向使用美女圖片與虛構粉專名進行誤導,搭配誘導性的關鍵字語句,製造專業或公益形象,如公益送書等,意圖欺騙民眾。

刑事局分析,這些詐騙廣告最常使用以下五大關鍵詞:

①「立即免費領取」

利用限時字眼製造緊迫感,誘使點擊。

②「最強黑馬股」

宣稱掌握飆股內線,吸引投資興趣。

③「專業導師一對一指導」

包裝為投資輔導,實則引誘加LINE或私訊。

④「免費贈書或公益送書」

用贈書名義掩飾行銷目的,吸引點擊。

⑤「知識成就更好的未來」

營造教育公益形象,模糊廣告性質。

警方指出,詐騙廣告中,以轉用美女圖與虛擬粉專命名最為常見,占整體72.80%。其中冒用財經名人占13.25%、媒體網紅11.25%、企業領袖1.80%、政治人物0.91%。

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30與31條,廣告平台不得刊登詐欺內容,並須建立防詐與揭露機制,否則恐涉違法。刑事局呼籲業者應積極配合法規,從源頭防堵詐騙內容擴散。

最後,警方提醒,股票投資應透過合法券商,民眾勿輕信廣告話術。可透過粉專建立時間、更名紀錄與廣告出資者資訊查驗真偽,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詐騙廣告中,以轉用美女圖與虛擬粉專命名最為常見,占整體72.80%。其中冒用財經名人占13.25%、媒體網紅11.25%、企業領袖1.80%、政治人物0.91%。圖:刑事警察局/提供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426/221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