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新聞哥|寒窗苦讀不敵她彎道超車,本科學經濟也能給你做手術

作者:
26歲的曹某某,心率150+、咳嗽胸痛卻還不能休息,拿起手術刀扎向自己的頸動脈;27歲的林某某,畢業想跳槽去其它醫院卻被卡住規培證,在洗手間割頸自殺;還有兩個被發現在出租屋燒炭自殺的。他們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兒,拿著一個月600塊的國家補貼和20塊一晚的夜班補助,掙扎在溫飽線上,唯恐哪天被退培。而有的同學卻可以繞開高考、申請4+4,考取醫師證,在頂好的醫院進行短了很多的規培,畢業要求也遠低於傳統醫學博士。千言萬語化作一句「憑什麼」。

CDT編者按:如果您或者您認識的人有輕生的念頭,請聯繫干預機構為自己和他們尋求幫助。

「我把麻醉後的病人晾在手術台40分鐘,但我醫德沒問題。」

這是中日友好醫院宣布開除肖醫生後,肖醫生對媒體發表的「異議」。

妻子實名舉報他婚內出軌,1號護士長、2號行政員、3號小護士、4號規培生……

圖文並茂的ppt傳了好幾天,相關醫院一直沒有回應,4月27日白天新聞哥聊這事的時候,都只敢說是「北京某知名醫院」。

當晚,中日友好醫院終於發文,肖某確實違反生活紀律和醫德醫風,開除黨籍並解聘。

在舉報材料里,肖某對4號規培生、也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董同學」過於袒護。

以至於她因操作問題被手術室一護士斥責,肖某就對該護士大吼大叫,丟下手術台上已被麻醉的病人不顧,帶她一起離開手術室。

病人:hello?

整個手術室等了40分鐘才重新開始,排在後面的手術病人也只能被迫延誤。

而在肖某的辯解中,是他跟那個護士積怨已久,多次在手術室發生爭執,那天他被氣到「頭暈、手抖得厲害」,離開是去跟領導協商能不能換掉護士。

不是大哥,都手抖了難道不是換掉你嗎?

這不是肖某唯一一次衝冠一怒為紅顏。

大伙兒應該有所耳聞,規培生需要在醫院的各科室輪轉,但董同學不用。

她在肖某所在的胸外科呆了一段時間後,本來該去脊柱外科,她不願意。

先是肖某跟那邊的教學秘書打招呼,被拒絕。

(一個彩蛋,這位教學秘書麻昊寧是盤尼西林樂隊的鍵盤手。)

她又通過自己的關係找了醫院大佬,成功留在胸外科,導致脊柱外科只有一個獨苗苗使喚。

麻大夫替獨苗苗主持公道。

肖某:還敢有意見?等他輪轉到胸外科,有他好果子吃。

儘管私生活上所託非人,需要先上車後補票。

但醫學牛馬代入董同學會發現,真的很爽。

家裡有背景有人脈,高中就出國,隨意申請個大學,大二轉到哥大下屬的巴納德女子學院讀經濟學。

2019年本科畢業後,再被北京協和的「4+4」項目錄取——專門招收非醫專業學生,4年本科後再接受4年醫學教育就有博士學位。

於是董同學第一年因疫情影響還在上網課,第二年就能參與癌症手術,或許真的是天才。

雖然博士論文只有30頁,但實力斐然,畢業典禮上還有幸被校長提及。

妹的本科論文都不止30頁……

普通醫學生規培3年,而她只需要1年。

不過肖某的瓜蓋棺定論後,協和醫學院校長對23屆畢業生的寄語裡又沒有董同學了。

再往深了扒,很難說協和的4+4一點問題沒有。

雖然在理論上,這是參照美國醫學生培養模式、在八年制本博連讀基礎上的學制改革。

要求也非常嚴格,本科要麼是國內985,要麼是國外知名高校,還需要有一些必修課程。

目前國內只有協和、上交、浙大三所頂級大學開設該項目。

信息差肯定有,但只要嚴格按照要求來,沒那麼容易出么蛾子。

去年有個新聞。

北大光華的尖子生陳如月,為學醫,畢業三年後再次高考進入上交。

她也申請過協和4+4,但「競爭激烈」未被錄取。

北大光華懂的都懂,掉塊招牌能砸到一堆高考狀元,想必錄取的董同學更為優秀吧。

但要知道,這都是「理論上」,國內這種抄作業抄一半的情況咱也不是沒見過。

國外的4+4在讀了4年醫學院後,通常還要做3年住院醫培訓、3年專科培訓,再考核。

國內的4+4說是要求本科要有一些必修課程,但妹摳破腦袋也想不通。

經濟學、西班牙語、傳媒學這種專業有什麼課程會跟醫學專業重合。

——而22級協和4+4項目就錄取了這幾個專業的本科生。

更離譜的是雙標的規培時間。

規培生的現狀我們討論過很多次:苦學八九十年醫,活得不如拉磨的驢。

在新聞哥公眾號里一搜,光是2024年就寫過四五個因壓力過大自殺的規培生:

26歲的曹某某,心率150+、咳嗽胸痛卻還不能休息,拿起手術刀扎向自己的頸動脈;

27歲的林某某,畢業想跳槽去其它醫院卻被卡住規培證,在洗手間割頸自殺;

還有兩個被發現在出租屋燒炭自殺的。

他們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兒,拿著一個月600塊的國家補貼和20塊一晚的夜班補助,掙扎在溫飽線上,唯恐哪天被退培。

而有的同學卻可以繞開高考、申請4+4,考取醫師證,在頂好的醫院進行短了很多的規培,畢業要求也遠低於傳統醫學博士。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憑什麼」。

張雪峰那段「家境一般的不要學醫」的建議,含金量還在上升。

那麼問題又要拋給協和了。

董同學的錄取和畢業有經過嚴格審核嗎?

4+4項目從2018年開始到2023年6月錄取的148人,錄取名單和就業去向可以公開嗎?

不攤開說清楚,真的很怕以後千辛萬苦掛上號,卻要在手術台上喊救命。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微信公眾號「新聞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429/221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