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降級,許多中國民眾「五一」假期選擇窮游,在外面搭帳篷過夜。(網絡視頻截圖)
中國經濟持續惡化,民眾消費不斷下降,中共文旅部公布「五一」假期出遊數據,稱「欣欣向榮」,被批編造數據,漏洞百出。
5月6日,中共文化和旅遊部公布2025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稱,經測算,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遊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還稱「文化和旅遊消費欣欣向榮」。
該數據惹來網友一片質疑聲,「一直有個疑問這個數據是怎麼統計出來的,比如重慶,有1858萬人去了重慶,去洪崖洞只有70萬,那剩下的1790萬人去重慶旅遊都不去洪崖洞呢。」「我回河南老家算旅遊嗎?」「比如我坐一趟京滬線的高鐵,是不是就意味著我變相充當了一下蘇州、無錫、南京、徐州、棗莊、濟南等城市的遊客?」「天津這麼多遊客?不可能,天津市人口才1300萬,市區平時就很堵了,真來1700萬人次遊客還給不擠爆了。實際上體感有點像過年時一樣,除了少數幾個景點人多,路上的人和車都少了很多。除非有坐高鐵去北京的,路過天津這一段,就算進旅客數了。」
還有網友扒出往年中共文旅部公布的相關數據,指出人均消費574,還不及疫情前,「我做了個合訂本,數據來源於文旅部2019年,人均消費603.4元,像一座大山一樣橫在那裡」。
(網絡截圖)
網友分析說,「2018年,只有3天的五一假期,人均消費達到了593元,2025年5天長假的人均574元旅遊花費,¥115的人均每天花費,對上8年前,¥197的人均每天花費,他告訴我們說日子越來越好了,他告訴我們說經濟增長了。」「編數據的時候,多往回看幾年行麼,這麼經不起推敲。」「但是現在的人均工資高啊,比18年高出不少,人均消費反倒沒漲。」
(網絡截圖)
有網友分析,「怎麼可能花幾百塊呢,一晚上住宿都不止了,這是怎麼統計出來的呀。」「平均每人花費600大洋,假期五天也就是每人每天交通、吃飯、賓館、購買紀念品等等全部開銷人均120。」「人次多屬於口紅效應,大家放棄結婚生娃買房換來的低消費放鬆,說明經濟更不樂觀。」
很多網友諷刺,「知道數據是假的,給他做假,都做不漂亮。」
(網絡截圖)
近幾年來,由於收入下降,消費降級,中國民眾在假期紛紛選擇「窮游」,即花最少的時間和費用,遊覽最多的景點。
今年「五一」進一步流行自帶帳篷旅遊的遊客,他們不訂酒店,也不住民宿,而是相約自帶帳篷和用品,到了景區後就安營紮寨。
5月3日,有博主發視頻說,出門時發現景區馬路邊上到處是搭帳篷的人,「搭帳篷超級多。我還納悶為什麼搭帳篷?最後才知道為什麼,旅遊景區酒店平時一兩百元一間,現在漲到個七八百,兩三百的漲到千把塊,漲得比較厲害,經常出來玩的人聰明,都帶個帳篷睡外邊省個千把塊,那麼多人搭帳篷原來如此,都是高手」。
從事酒店行業的博主「酒店軍師」表示,「五一」假期的第一天的時候,他觀察平台的數據,竟然發現大部分的城市的滿房率非常低。比如像成都,平時可訂的酒店有44,839家,可是到「五一」當天竟然沒有一家酒店是滿房的。當然有一些酒店僅剩下高價房了,但是仍然沒有滿,也就是說今年整個「五一」期間,高溢價能力的或者高消費的客群還是相對乏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