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唐納德·川普總統在華盛頓白宮就互惠關稅發表講話時手持圖表。
美國川普總統關稅政策推動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安聯貿易(Allianz Trade)全球最新調查顯示,十分之九的美國公司表示,他們將把部分或全部生產或採購轉移回美國國內,以應對關稅政策。
5月20日,安聯集團旗下子公司安聯貿易發布調查顯示,隨著川普政府全球關稅政策實施,美國企業回流加速。
安聯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美國政府4月2日發布全球關稅公告後,約90%的美國公司計劃將業務轉移回國內或轉向國內供應商。
報告說,「話雖如此,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報告列舉了美國企業回流的最大障礙包括供應商問題、成本上漲問題和勞動力問題。
超過四分之三的公司指出,供應連結構(其複雜性、集中度或競爭)是離岸生產面臨的主要威脅,而大量宣布回流意向的公司表明,川普的貿易政策讓他們看到了國內供應鏈的好處。
同時,大多數美國公司表示計劃提高價格以抵消關稅的影響,54%的美國公司表示將在4月份關稅上調後提高價格,高於之前的46%。
安聯貿易執行長艾琳·薩默桑·科基(Aylin Somersan Coqui)在一份聲明中說,「與4月2日關稅浪潮之前的樂觀情緒相比,今年的全球調查情況是:不確定性和碎片化正在蔓延。」
自1月份上任以來,川普試圖重塑全球貿易,以保護美國工人,鼓勵國內製造業。他對幾乎所有進口產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某些國家實施了更高的關稅。
批評者表示,總統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引發經濟動盪和消費者價格上漲。
安聯的調查指出,除了漲價之外,企業還採取了一系列緩解策略,包括改變貨運路線以避開高關稅港口、從低關稅國家採購、提前進口以應對進一步的關稅上漲,以及重新談判合同以將關稅和貨幣風險轉嫁給供應商和客戶。
科基表示,「企業不會停滯不前。自2020年以來,他們經歷了接連不斷的衝擊,如今再次調整策略,實現合作夥伴多元化,重新配置物流,並在整個價值鏈中嵌入風險共擔。在當今的貿易環境中,成功越來越取決於適應能力。」
美國財政報告顯示,4月份關稅收入達到163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這一增長推動當月聯邦預算盈餘達到2,580億美元,較2024年4月增長23%。